(觀察者網訊)1月17日,澳大利亞(ya) 前總理、現任澳大利亞(ya) 駐美大使陸克文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反駁了所謂“中國已見頂”的說法,並強調中國消費市場的“未開發潛力”可以推動經濟長期增長。
綜合美國市場觀察網站(MarketWatch)、《澳大利亞(ya) 金融評論報》18日報道,陸克文在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hui) 中一場名為(wei) “中國經濟增長新機遇”的分論壇上表示,自己從(cong) 未真正認可過所謂中國經濟“已見頂”的論調,他認為(wei) 這種說法“在理智上和分析上都存在缺陷”。
他指出,中國消費市場“前所未有”的規模和水平具有繼續推動經濟增長的潛力:“隻要中國消費者對未來有信心,那麽(me) 中國經濟就會(hui) 繼續保持相當良好的增長。這是一個(ge) 核心事實,別忘了,中國消費市場的規模在全球經濟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他進一步解釋說,中國消費者需求的“未開發潛力”是“中國未來經濟的最佳保障”:“未來的關(guan) 鍵問題是恢複中國國內(nei) 消費者信心,因為(wei) 這是中國最佳的長期保障,也是中國經濟政策的核心。”
陸克文將中國經濟發展近期放緩的原因歸結於(yu) 新冠疫情和房地產(chan) 市場低迷。
陸克文稱,他是以個(ge) 人身份在達沃斯發言,而不是以澳大利亞(ya) 駐美大使的“日常工作”身份。
不過,他談及地緣政治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時稱,中美已經在去年11月的舊金山會(hui) 議上“按下了地緣政治的暫停鍵”,但“我們(men) 不知道的是,暫停鍵還會(hui) 按下多久”。“這是未來12個(ge) 月的戰術轉變,然後我們(men) 就將回到前幾年的狀態,讓地緣政治破壞經濟信心和貿易正常?還是說,這將是更長期的轉變?”陸克文表示,他希望是後者。
陸克文是澳大利亞(ya) 工黨(dang) 籍政治家和外交官,曾任澳大利亞(ya) 工黨(dang) 領袖、澳大利亞(ya) 外交部長等要職,並在2007至2010年與(yu) 2013年兩(liang) 度出任澳大利亞(ya) 總理。因大學時期主修中國曆史及文學,以及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陸克文被稱為(wei) “中國通”。他的中文名取自其英文名KevinRudd(克文·陸)的諧音。
值得注意的是,圍繞中國經濟增長,倫(lun) 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金刻羽也在小組討論會(hui) 上表示,以今天中國的體(ti) 量,即使經濟增長放緩,中國仍能為(wei) 世界經濟貢獻巨大的力量。
她舉(ju) 例稱,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意味著,即使它持續以3%-4%的速率增長,而印度多增長4個(ge) 百分點,那麽(me) 等到2030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仍將比印度多130萬(wan) 億(yi) 美元。
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3年國民經濟運行的一係列重要數據,最受關(guan) 注的是全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5.2%,高於(yu) 去年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18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hui) 上表示,這充分說明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對世界來說,至少意味著三重利好:一是為(wei) 世界經濟提供驅動力,二是為(wei) 世界經濟帶來穩定性,三是同世界各國共享新機遇。
“我們(men) 相信,中國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推進,將給世界帶來更多利好,為(wei) 全球發展貢獻更多動力。”毛寧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