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國際觀察:堅持普惠包容 推動經濟全球化行穩致遠

發布時間:2024-01-23 08:52:00來源: 人民網-國際頻道

  近年來,世界經濟遭受重創,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各種經濟社會(hui) 矛盾激化,由此導致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明顯上升,經濟全球化步伐明顯放緩,甚至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去全球化、全球化分裂現象,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人類又站在了曆史的十字路口。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chan) 力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以中國為(wei) 代表的一些新興(xing) 經濟體(ti) 迅速崛起,成為(wei) 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更成為(wei) 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在經濟全球化高歌猛進的同時,全球範圍內(nei) 的發展失衡問題也日益凸顯。

  從(cong) 國家之間的層麵來看,發達經濟體(ti) 利用其領先的經濟、科技優(you) 勢和對其有利的國際經濟規則、國際經濟秩序,成為(wei) 經濟全球化的巨大受益者。以中國為(wei) 代表的部分新興(xing) 經濟體(ti) 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積極推行對外開放,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中的位置不斷攀升。許多發展中經濟體(ti) 尤其是低收入經濟體(ti) 、最不發達經濟體(ti) ,由於(yu) 其在發展水平、經濟結構等方麵的“先天”不足,加之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規則、國際經濟秩序的影響,因而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zheng) 中獲益相對較少,甚至被“邊緣化”或被排斥在發展進程之外。

  從(cong) 國家內(nei) 部的層麵來看,在市場開放條件下,財富愈發向少數人或集團集中,形成嚴(yan) 重的社會(hui) 分配不公。經濟全球化促使不同國家、不同社會(hui) 群體(ti) 之間調整利益格局,加劇收入鴻溝,二者相互疊加,導致近年來極端民族主義(yi) 、民粹主義(yi) 抬頭趨勢明顯,令國際社會(hui) 在經濟全球化問題上嚴(yan) 重撕裂,迅速崛起的新興(xing) 經濟體(ti) 則成為(wei) 了少數國家推行去全球化、全球化分裂政策的矛頭所向。

  然而,世界繁榮穩定不可能建立在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基礎之上。推行去全球化、搞全球化分裂,隻會(hui) 導致一損俱損、一輸俱輸,甚至可能會(hui) 使本已複蘇艱難的世界經濟陷入長期蕭條的深淵。

  因此,在世界經濟何去何從(cong) 的十字路口,為(wei) 了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人類社會(hui) 的唯一正確選擇是,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攜起手來,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向著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發展。必須維護所有國家包括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和國際分工、在國際競爭(zheng) 中推動本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體(ti) 係中位置上升的正當權利,堅決(jue) 反對以“脫鉤斷鏈”、構築“小院高牆”或推行所謂“去風險化”政策來限製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快速發展的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正當發展權利。同時,正視發達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之間存在的巨大發展鴻溝。考慮發展中國家的特殊需求,堅決(jue) 維護發展中國家的“特殊與(yu) 差別待遇”地位,切實增加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從(cong) 而推動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保護那些具有嚴(yan) 重脆弱性的低收入經濟體(ti) 、最不發達經濟體(ti) ,防止其因自身“能力不足”而被排除在經濟全球化的獲利範圍之外,甚至成為(wei) 經濟全球化不利後果的被動承受者。

  要推動經濟全球化向著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發展,關(guan) 鍵是要積極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ti) 係改革,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切實推動提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真正促進各國權利平等、機會(hui) 平等、規則平等。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全世界人民隻有攜起手來,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推動經濟全球化向著普惠、包容的方向發展,讓世界各國人民共享經濟全球化發展成果,經濟全球化才能夠行穩致遠,人類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是國際關(guan) 係學院經濟學院院長、教授)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