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台商二代黃光誌深耕重慶 冀拓多領域交流合作

鍾旖 發布時間:2024-01-23 09:4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重慶1月21日電 題:台商二代黃光誌深耕重慶  冀拓多領域交流合作

  中新社記者 鍾旖

  “深耕重慶是我們(men) 台商的堅定選擇。”正在此間舉(ju) 行的重慶市政協六屆二次會(hui) 議上,已多次特邀列席的台籍人士、重慶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黃光誌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作為(wei) “新重慶人”,一家三代7人是渝台融合發展的見證者,冀渝台持續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為(wei) 台商在渝發展提供新機遇。

  黃光誌是台商二代,父輩30年前到重慶,創立重慶理想液化石油氣實業(ye) 有限公司。20年前,黃光誌來渝,擔任重慶好年代實業(ye) 有限公司董事長,開啟在渝創業(ye) 路。

  “我每年在重慶生活超過300天,和台灣鄉(xiang) 親(qin) 們(men) 紮根、融入重慶,孩子也在這裏生活、學習(xi) 。”黃光誌說,在陸台胞是兩(liang) 岸關(guan) 係和平發展的見證者、參與(yu) 者。生活方麵,台灣居民居住證推出後,其一家是重慶首批領取證件的台胞。事業(ye) 方麵,得益於(yu) 重慶經濟的穩健增長和廣闊市場空間,其家族企業(ye) 已從(cong) 做液化氣罐的小企業(ye) ,發展成雇員超700人、加盟經銷商超500家的中型企業(ye) 。

  “舒適安心”是黃光誌在渝生活的真實感受。他認為(wei) ,重慶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完善、交通便利,台灣味道的商業(ye) 體(ti) 、便利店也遍及全市各區縣,熱情的山城人、麻辣的火鍋、多彩的美景,都讓人流連不已。“在重慶,可以暢達四方,可以鄉(xiang) 愁一解,可以心生歡喜,生活在重慶真的‘巴適’(意為(wei) 舒適)。”黃光誌說。

  最新數據顯示,重慶市2023年GDP邁上3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新台階、同比增長6.1%。當地還提出要打造現代製造業(ye) 集群體(ti) 係,打造兩(liang) 岸交流新高地、台資西移集聚地、台胞築夢向往地……感受到發展機遇空前,黃光誌直呼“我們(men) 對未來充滿信心”。

  正在召開的重慶兩(liang) 會(hui) 上,黃光誌建言,渝台可持續加強經貿合作、文化交流、情感融合,造福兩(liang) 地同胞。

  “渝台融合發展的重要基礎是經濟融合。”黃光誌說,台灣的生技產(chan) 業(ye) 有相當的競爭(zheng) 力,但因市場受限,許多好產(chan) 品未發揮應有優(you) 勢,渝台可在該領域深化合作。

  黃光誌還認為(wei) ,文化體(ti) 育交流有助兩(liang) 岸融合。不論是馬拉鬆、羽毛球、慢速壘球等,都能創造兩(liang) 岸文化交流融合的機會(hui) 。此外,渝台還可共同開發文化產(chan) 品和項目,把銅梁火龍、重慶小麵、火鍋文化產(chan) 業(ye) 等特色帶至台灣。

  吸引台青赴渝學習(xi) 就業(ye) ,有助兩(liang) 岸情感融合。黃光誌稱,隻要台青來陸參訪、學習(xi) ,就會(hui) 有很大程度的認知改變。期待重慶出台更多政策,擴大台青在渝學習(xi) 、生活、就業(ye) 機會(hui) 與(yu) 路徑,增進台青對大陸的了解。(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