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3年中亞(ya) 地區經濟有望實現3.9%的增長。中亞(ya) 國家持續出台一係列提振經濟的政策措施,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降低外部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地區整體(ti) 經濟複蘇勢頭較為(wei) 明顯。
絲(si) 路新發展
中亞(ya) 是古代絲(si) 綢之路的十字路口,現在正在重新發揮其作為(wei) 全球貿易重要中轉地區的作用。中亞(ya) 五國經貿數據凸顯其貿易地位的顯著提升。
據外媒報道,2023年前10個(ge) 月,哈薩克斯坦的貨運量達到2250萬(wan) 噸,同比增長19%。預計到2029年,哈薩克斯坦過境運輸量將增至3500萬(wan) 噸,鐵路貨運量將增長3%,總量達到2.46億(yi) 噸。
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統計委員會(hui) 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該國外貿總額同比增長27%,達94.07億(yi) 美元。
歐亞(ya) 開發銀行分析,2023年前三季度,塔吉克斯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8.3%,貿易作出重要貢獻。
土庫曼斯坦是中亞(ya) 地區最大的能源出口國。根據土庫曼斯坦官方發布的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該國天然氣產(chan) 量同比增長9.4%,出口同比增長14.3%。
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統計署網站數據顯示,2023年1—10月,烏(wu) 外貿額約510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5.2%,增加103億(yi) 美元。
此外,據《經濟學人》報道,包括中國、美國和歐盟在內(nei) 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正積極參與(yu) 途經中亞(ya) 的跨裏海國際運輸路線(TITR)的建設。TITR又稱“中間走廊”, 是一條連接亞(ya) 洲和歐洲的運輸和貿易路線。中亞(ya) 國家正多措並舉(ju) 加快TITR建設。相關(guan) 數據顯示,2023年前9個(ge) 月,TITR沿線貨物運輸量同比激增88%,達到200萬(wan) 噸。
物流新通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ya) 社會(hui) 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兼中亞(ya) 研究室主任許濤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中亞(ya) 地區自古以來扮演著世界文化和交通十字路口的角色。“受烏(wu) 克蘭(lan) 危機影響,中亞(ya) 地區成為(wei) 中歐貿易的物流新通道。中亞(ya) 各國正大力發展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消除通關(guan) 貿易壁壘,以提高中亞(ya) 區域貿易路線的競爭(zheng) 力。”許濤說。
據東(dong) 亞(ya) 論壇報道,中亞(ya) 連接歐洲和亞(ya) 洲的重要市場,為(wei) 貨物運輸提供了比傳(chuan) 統海上路徑更短、更具成本效益的路線,因而受到了眾(zhong) 多國家的追捧。世界銀行報告顯示,中亞(ya) 地區通過“中間走廊”建設,到2030年可以大幅提升出行效率,並將貿易量增加兩(liang) 倍。世界銀行首席交通專(zhuan) 家查爾斯·庫納卡表示,“中間走廊”建設將增強整個(ge) 地區交通網絡的彈性,特別是歐洲、中亞(ya) 和東(dong) 亞(ya) 之間的連通性。
亞(ya) 洲發展銀行報告稱,中亞(ya) 五國通過貿易自由化的優(you) 惠政策、運輸和海關(guan) 過境方麵的區域一體(ti) 化合作、基礎設施的建設,增加了參與(yu) 國際貿易的收益,創造新的貿易機會(hui) 。
哈薩克斯坦總理阿利汗·斯邁洛夫表示,多斯特克—莫伊因蒂鐵路二號線工程計劃於(yu) 2025年底竣工,旨在促進中國和歐洲之間的過境運輸,預計在20年內(nei) 產(chan) 生88億(yi) 美元的經濟效應,也將極大帶動沿線經濟發展。
未來新機遇
中亞(ya) 地區貿易地位的提升對中亞(ya) 區域安全和國家間合作帶來新機遇。
許濤認為(wei) ,中亞(ya) 地區貿易地位正穩步提升,發展趨勢向好。作為(wei) 物流交通的樞紐和走廊,中亞(ya) 地區繼續發揮十字路口的作用,有利於(yu) 其經濟發展。“通過物流交通發展,中亞(ya) 有更多機會(hui) 參與(yu) 到高附加值的國際貿易中。”許濤說。
許濤也強調,中亞(ya) 地區貿易的長期發展需要中亞(ya) 五國的協調與(yu) 合作。“要抓住中亞(ya) 貿易地位提升帶來的機遇,中亞(ya) 各國需建設製度化合作平台和協調機製,保持友好與(yu) 合作的態度,加強區域國家間溝通與(yu) 交流,提高整體(ti) 服務貿易水平。”許濤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