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25日電(邵萌 張鈺惠)隨著期末考試和寒假的到來,首都兒(er) 科研究所(以下簡稱“首兒(er) 所”)的學習(xi) 困難門診“一號難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不斷”“閱讀、書(shu) 寫(xie) 有困難”“成績怎麽(me) 都上不去”......帶著這些問題的家長和孩子紛紛來到門診,尋求專(zhuan) 業(ye) 幫助。
學習(xi) 困難是病嗎?出現哪些情況需要治療?孩子成績不理想就是學習(xi) 困難嗎?看了學習(xi) 困難門診,能否讓“學渣”逆襲?帶著這些疑問,中新健康來到首都兒(er) 科研究所附屬兒(er) 童醫院,跟該院保健中心副主任醫師張麗(li) 麗(li) 聊了聊。
學習(xi) 困難門診一號難求
每年接診8000餘(yu) 名患者
走進首兒(er) 所兒(er) 保樓8樓,映入眼簾的是海洋主題的裝飾、擺放著繪本的書(shu) 架、各類益智玩具和角落裏的綠植。包含學習(xi) 困難門診、睡眠門診、生長發育門診等特色門診的保健中心就位於(yu) 這裏。
兒(er) 童保健中心裏,海洋主題的裝飾和擺放著繪本的書(shu) 架。張鈺惠 攝
自2022年5月開設以來,首兒(er) 所的學習(xi) 困難門診每年接診8000餘(yu) 名患者。門診旨在通過多方麵檢查評估,尋找造成孩子學習(xi) 困難的原因、排查影響學習(xi) 表現的疾病,針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學習(xi) 障礙等進行診斷評估、幹預指導、家長教育及藥物治療綜合幹預。
張麗(li) 麗(li) 介紹,該門診接診的患者主要是學齡期的孩子,大部分集中在小學階段,也包括部分初中和高中生。在這些患者中,約有60%以上是因為(wei) 注意力問題前來就診的,多動症(ADHD)的孩子所占比例較高。
“不過最近我們(men) 看的門診中,中學生會(hui) 更多一些,尤其是初中生。臨(lin) 近期末考,有些孩子會(hui) 擔心自己考不好,或者生病後心理狀態不好,相對來說有情緒問題的孩子會(hui) 比較多。”張麗(li) 麗(li) 說。
約有1/3的孩子因家長焦慮而來
成績不理想不等於(yu) 學習(xi) 困難
除了神經係統發育缺陷、心理問題等,也有因為(wei) “成績焦慮”帶著孩子前來就診的家長,據張麗(li) 麗(li) 觀察,這類孩子在門診中約占1/3。
“有些孩子學習(xi) 很好,但家長覺得他應該更好,家長的想法是‘你應該能到100分,為(wei) 什麽(me) 隻考了95分?’”張麗(li) 麗(li) 無奈地說,孩子是不同於(yu) 父母的個(ge) 體(ti) ,學習(xi) 能力也不同,家長要求太高、過於(yu) 焦慮,也會(hui) 讓孩子感到落差,甚至自暴自棄。她會(hui) 耐心跟家長溝通,告知他們(men) 孩子學習(xi) 能力沒問題,建議家長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學習(xi) 困難門診所在的心理及發育行為(wei) 中心。邵萌 攝
也有家長抱著讓成績不理想的孩子盡快提高成績的想法而來。張麗(li) 麗(li) 強調,成績不理想不等於(yu) 學習(xi) 困難,學習(xi) 困難門診並不能一次性解決(jue) 一切學習(xi) 問題。
如何辨別孩子是否存在學習(xi) 困難?在張麗(li) 麗(li) 看來,如果老師和父母雙方都覺得孩子學習(xi) 、注意力等方麵有問題,就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家長往往對孩子期望值較高,但老師看到的是孩子大部分時候的學習(xi) 狀態、學習(xi) 能力、人際關(guan) 係,如果老師也反映孩子注意力有問題,學得不好,一定及時來看,不要拖。”
越早幹預越好
藥物治療並非萬(wan) 能
關(guan) 於(yu) 學習(xi) 困難,張麗(li) 麗(li) 強調,早期識別和幹預非常重要。“一般越早調整越好。藥物治療對於(yu) 多動症的孩子來說比較有效。但如果是學習(xi) 技能方麵的問題,盡量要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來就診,一旦到了中學,調整起來就很難。”
張麗(li) 麗(li) 在看診。首兒(er) 所供圖
據她介紹,學習(xi) 困難門診主要通過藥物治療、行為(wei) 治療等手段幫助孩子。“但治療的藥物不是萬(wan) 能的。多動症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執行力不夠,我們(men) 需要幫助孩子養(yang) 成良好的學習(xi) 習(xi) 慣,讓孩子認識到學習(xi) 是自己的事情,真正要改變的是孩子的自驅力。”張麗(li) 麗(li) 說,到了學齡期,特別是一二年級,就要重點培養(yang) 孩子學習(xi) 任務安排、計劃的能力和人際交往的能力。
良好的家庭氛圍也同樣重要。張麗(li) 麗(li) 指出,多動症屬於(yu) “慢性病”,治療是一個(ge) 長期的過程,和睦的家庭關(guan) 係、輕鬆的家庭氛圍也是治療的重要一環。她發現,家長心態比較好的,孩子往往預後較好;家長很焦慮的,孩子有時候用藥效果就不是那麽(me) 好。
她強調,盡管家長主要從(cong) 成績是否提高來評估治療效果,但實際上,兒(er) 童自信心、自尊心、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也是評估的重要標準。通過學習(xi) 困難門診,一方麵是治療,另一方麵則是指導孩子怎麽(me) 去做,在藥物輔助的基礎上,家長、老師、醫生共同幫助孩子進步,治療的效果會(hui) 比較理想。(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