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縱論天下|王帆:中國外交為國際亂局注入確定性

餘申芳 發布時間:2024-01-26 10:45: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25日電(記者 餘(yu) 申芳)外交學院院長、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會(hui) 副會(hui) 長王帆近日在參加新華網第十四屆“縱論天下”國際問題研討會(hui) 時表示,2023年,在動蕩不安的國際形勢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方位推進,為(wei) 國際亂(luan) 局注入了確定性,中國成為(wei) 迷茫世界的航行燈塔與(yu) 提質增速的持久動力。

新華網第十四屆“縱論天下”國際問題研討會(hui) 近日在北京新華網總部舉(ju) 辦。圖為(wei) 外交學院院長、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會(hui) 副會(hui) 長王帆在進行主題演講。新華網 楊霽昕 攝

  新華網第十四屆“縱論天下”國際問題研討會(hui) 近日在北京新華網總部舉(ju) 辦。圖為(wei) 外交學院院長、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會(hui) 副會(hui) 長王帆在進行主題演講。新華網 楊霽昕 攝

  王帆認為(wei) ,過去一年,在激烈競爭(zheng) 、有的國家大搞“小院高牆”和脫鉤斷鏈的國際大背景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方位推進,為(wei) 國際亂(luan) 局注入確定性,充分展現了中國作為(wei) 負責任大國的使命擔當,亮點突出,世界矚目。

  一是引領。所謂引領就是指出正確的發展方向。中國外交的引領,首先是元首外交的引領。繼2022年底中國領導人訪問沙特後,中國與(yu) 伊朗領導人於(yu) 2023年2月在北京會(hui) 晤,奠定沙伊和解的政治基礎。中國元首外交促成了中東(dong) 地區曆史性大和解。2023年5月在西安舉(ju) 行的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決(jue) 定建立中國—中亞(ya) 元首會(hui) 晤機製,為(wei) 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ya) 命運共同體(ti) 注入強勁動力。2023年8月21日至24日,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hui) 晤並對南非進行國事訪問。2023年10月在北京舉(ju) 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新階段。

  從(cong) 首屆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到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從(cong) 金磚國家領導人約翰內(nei) 斯堡會(hui) 晤到舊金山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hui) 議,中國主張和中國理念廣得人心,中國建設性大國作用更為(wei) 凸顯,元首外交體(ti) 現出中國在變亂(luan) 交織的世界中負責任大國的責任擔當。

  二是普惠。親(qin) 誠惠容理念落地生根,周邊外交開拓新局麵。周邊在中國外交全局中居於(yu) 首要位置。2023年是習(xi) 近平主席提出親(qin) 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10周年。10年來,中國同周邊國家廣泛建立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同東(dong) 盟國家、中亞(ya) 、瀾湄五國的命運共同體(ti) 建設紮實推進。中國周邊外交取得巨大的成績。

  三是增速。“一帶一路”建設高歌猛進,為(wei) 世界經濟提質增速。世界銀行研究報告指出,若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全部得以實施,到2030年,每年有望為(wei) 全球產(chan) 生1.6萬(wan) 億(yi) 美元的收益,占全球GDP的1.3%,其中90%由夥(huo) 伴國分享。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力、為(wei) 各國共同發展帶來寶貴機遇、為(wei) 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可行方案。共建“一帶一路”正在全麵深化拓展,提升了全球互聯互通水平,推動了國際投資貿易繁榮發展,為(wei) 國際局勢增添了更多確定性。

  四是回暖。2023年11月,中美元首舉(ju) 行舊金山會(hui) 晤。此次會(hui) 晤積極、全麵、富有建設性,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和深遠曆史意義(yi) ,明確了中美共同肩負的大國責任,形成了麵向未來的“舊金山願景”,為(wei) 實現中美關(guan) 係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五是擴容。金磚機製添磚加瓦,迎來強力增員。金磚國家合作機製成立以來,合作基礎日益夯實,領域逐漸拓展。中方倡議提出的“金磚+”合作模式得到各方積極支持和熱烈響應。去年8月,金磚五國領導人在南非約翰內(nei) 斯堡舉(ju) 行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hui) 晤,推動金磚擴員邁出曆史性步伐。

  王帆認為(wei) ,中國外交成績顯著,但麵臨(lin) 的風險和挑戰也不容忽視。

  第一,競爭(zheng) 仍然是國際社會(hui) 的一條主線,多種不同發展道路和模式的競爭(zheng) 仍在持續,一些國家想以一元化的模式替代多元化的發展模式。

  第二,從(cong) 宏觀上講,當前正處於(yu) 國際政治轉型期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疊加,國際形勢因此發生轉變。在國際政治轉型期,大國關(guan) 係往往會(hui) 出現趨勢性緊張,守成國與(yu) 上升國關(guan) 係敏感,反映到當前的國際政治上就是中美關(guan) 係緊張。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些領域的競爭(zheng) ,比如高科技之爭(zheng) ,進入白熱化的階段。高科技領域已經明顯出現兩(liang) 個(ge) 平行市場,平行市場和交叉市場之間並不完全涇渭分明,實際上也有交叉,這種結合、以及不斷出現的新的組合和裂變給中國的發展也帶來壓力。

  第三,國際社會(hui) 存在一些將國別威脅置於(yu) 共同威脅之上的錯誤認知。一些國家誇大、渲染國別威脅,導致很多共同威脅被忽略不顧,尤其是非傳(chuan) 統安全威脅被嚴(yan) 重低估。實際上大量非傳(chuan) 統安全威脅的迫切性、現實性遠高於(yu) 國別威脅,全球安全治理赤字不斷擴大。有些大國有意識地轉移責任,想把中國列為(wei) 發達國家,其本意不是出於(yu) 對中國的認可,而是希望將超出中國能力所能承擔的責任轉嫁給中國。

  第四,中國麵臨(lin) 的部分輿論環境持續惡化,中國所秉持的公平正義(yi) 的外交政策被一些西方輿論扭曲為(wei) 站在錯誤的立場上,原本可以多元包容的中西方輿論敘事變為(wei) 對錯之爭(zheng) 。“一帶一路”被西方輿論汙名化為(wei) 債(zhai) 務陷阱。西方所謂的“去風險化”,實際上變成了“去中國化”,中國海外利益的保護麵臨(lin) 難題。在國際經濟和國際貿易領域,中國談高水平開放,西方一些傳(chuan) 統發達國家實際上在支持低水平封閉,搞貿易保護主義(yi) 。中國倡導真正的多邊主義(yi) ,一些發達國家卻強推“偽(wei) 多邊主義(yi) ”“小圈子多邊主義(yi) ”。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