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hui) 機構一份報告顯示,美國20世紀四五十年代在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進行數十次核試驗,“遺毒”未散,這一太平洋島國仍有地方因核輻射汙染無法居住,美方提供的輻射汙染信息讓人疑慮重重。
美國政府問責局1月31日發布這份報告,披露美國20世紀核活動迄今給馬紹爾群島、丹麥格陵蘭(lan) 島和西班牙造成核輻射危害和威脅。
美國1946年至1958年在馬紹爾群島進行多達67次核武器試驗。政府問責局的報告說,這些核試驗給當地“陸地和海洋環境造成重大影響”。馬紹爾群島官員去年7月在美國國會(hui) 出席聽證會(hui) 時說,這些核試驗造成的放射性物質的量相當於(yu) 12年中每天引爆一枚威力1.7倍於(yu)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jun) 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原子彈。
報告指出,美軍(jun) 核試驗造成的輻射汙染“在一些島礁仍然可測得,其中一些島嶼仍無法居住”。
美國政府隻承認核試驗給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等4個(ge) 環礁造成輻射汙染。但政府問責局調查發現,還有兩(liang) 個(ge) 環礁的輻射汙染水平與(yu) 這4個(ge) 環礁中的其中一個(ge) 相當。另外,馬紹爾群島方麵認定,至少還有6個(ge) 中等大小的環礁存在輻射汙染。
馬紹爾群島位於(yu) 太平洋中部,由大量島礁組成,有數萬(wan) 人口。1947年,聯合國將馬紹爾群島交由美國托管。1986年,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獨立。
馬紹爾群島政府和民眾(zhong) 擔心,氣候變化引發的海平麵上升和洪災會(hui) 導致埋於(yu) 地下的核廢物泄漏和輻射汙染範圍擴大。但美國能源部否認問題的嚴(yan) 重性。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學院2022年的一份報告顯示,馬紹爾群島政府指認美國能源部淡化輻射汙染危險。
政府問責局在報告中說,馬紹爾群島政府和民眾(zhong) “普遍”對美國能源部提供的輻射汙染信息持懷疑態度,認為(wei) 這些信息數量少,且晦澀難懂,美方顯然沒有努力把專(zhuan) 業(ye) 術語轉化為(wei) 讓當地民眾(zhong) 更容易理解的語言。
另外,美國從(cong) 1959年至1967年在格陵蘭(lan) 島一座基地測試在冰蓋下部署核導彈的可行性,使用一座小型核反應堆為(wei) 基地供電。其間,這座基地和反應堆產(chan) 生核廢料和生化垃圾,被美方封存於(yu) 冰蓋下。
由於(yu) 氣候變化,對於(yu) 冰層融化、上述有害廢物泄漏的擔憂日益加劇。政府問責局報告說,一些專(zhuan) 業(ye) 研究數據顯示,至少從(cong) 1990年以來,格陵蘭(lan) 島冰蓋累計融化了數以十億(yi) 噸計的冰。
針對這一擔憂,丹麥政府已經建立長期觀測措施。美國政府問責局援引2021年的一份報告稱,冰層下的汙染物可能在2100年前不會(hui) 移動。
1966年1月17日,一架美國空軍(jun) B-52型戰略轟炸機運載4枚氫彈,在西班牙上空與(yu) 一架美軍(jun) 空中加油機相撞。兩(liang) 架飛機墜毀,4枚氫彈散落在西班牙帕洛馬雷斯鎮周圍。氫彈沒有發生核爆炸,但其中兩(liang) 枚氫彈的引爆裝置爆炸,造成輻射汙染。
雖然美方采取了措施以消除汙染,但政府問責局報告說,西班牙20世紀90年代重新評估,認定汙染水平超過歐洲聯盟規定標準。由於(yu) 這起事故,帕洛馬雷斯鎮的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困難。
西班牙方麵要求美方采取更多補救措施,雙方2015年就此簽署一份意向聲明,並啟動對話,但至今沒有達成協議。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