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加沙2月17日電 熱點問答|以色列高調威脅地麵進攻拉法有何考量
新華社記者柳偉(wei) 建 呂迎旭
連日來,以色列連續襲擊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及周邊地區。繼12日軍(jun) 事行動造成上百人死亡後,以軍(jun) 16日又對拉法實施空襲,造成至少11人死亡。以色列針對拉法的軍(jun) 事行動引發國際社會(hui) 廣泛擔憂。與(yu) 此同時,以色列在北部與(yu) 黎巴嫩真主黨(dang) 的衝(chong) 突也在加劇。
在國際輿論和地區軍(jun) 事壓力下,以色列仍高調宣稱將對拉法發動地麵進攻。對以色列來說,攻打拉法要實現什麽(me) 目標?其背後有哪些考量?
拉法為(wei) 何重要
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衝(chong) 突爆發以來,以軍(jun) 在加沙地帶由北向南發動地麵攻勢,目前戰火“燒”至最南端的城市拉法。以總理內(nei) 塔尼亞(ya) 胡反複強調,以軍(jun) 終將對拉法展開地麵進攻。以國防部長加蘭(lan) 特16日說,以色列正對地麵進攻拉法“製定詳細計劃”。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此前已表示,不殲滅巴勒斯坦伊斯蘭(lan) 抵抗運動(哈馬斯)在拉法駐紮的4個(ge) 營,就不可能實現清除哈馬斯的目標。此外,有分析認為(wei) ,以色列意圖“決(jue) 戰”拉法,其重要原因是想奪回費城走廊。
費城走廊是指在加沙地帶與(yu) 埃及邊界延綿14公裏的狹長地帶。根據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簽訂的和平協議,這一地帶被定為(wei) 由以軍(jun) 控製和巡邏的緩衝(chong) 區。2007年,哈馬斯獲得加沙地帶控製權,進而控製費城走廊。
內(nei) 塔尼亞(ya) 胡曾多次表示,以色列必須控製費城走廊,以確保加沙地帶在戰後保持非軍(jun) 事化。以色列國家安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科比·邁克爾說,以方認為(wei) 費城走廊是哈馬斯走私武器的通道,“不進攻拉法,戰爭(zheng) 不可能結束”。
提高談判籌碼
本輪巴以衝(chong) 突爆發之初,以方有200多人被巴勒斯坦武裝組織扣押,以色列把解救己方所有被扣押人員確立為(wei) 重要目標。去年11月開始的臨(lin) 時停火期間,雙方已多次互換被扣押人員。目前,大約130名以方被扣押人員仍在加沙地帶,其中四分之一據稱已經死亡。
就在以軍(jun) 12日對拉法實施打擊後,埃及、卡塔爾、美國和以色列代表13日在開羅就促成停火等事宜再次開始談判。以方消息稱,談判並未取得進展。內(nei) 塔尼亞(ya) 胡說,“強大的軍(jun) 事壓力和強硬的談判”將是確保被扣押人員安全獲釋的重要前提。
據以色列媒體(ti) 報道,內(nei) 塔尼亞(ya) 胡指示談判代表團在哈馬斯態度軟化前不要回到談判桌前。但有以方被扣押人員家屬批評說,拒絕談判相當於(yu) 給被扣押人員“判了死刑”。不少以色列民眾(zhong) 呼籲內(nei) 塔尼亞(ya) 胡政府將爭(zheng) 取被扣押人員獲釋列為(wei) 首要議題,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軍(jun) 事進攻上。
然而有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威脅地麵進攻拉法,一大目的就是在同哈馬斯圍繞交換被扣人員的交涉上占據主動。以方在軍(jun) 事上保持高壓的同時,也在談判中展現強硬姿態。
多方因素掣肘
為(wei) 躲避以色列軍(jun) 事行動,大量加沙民眾(zhong) 逃到拉法避難,這裏幾乎成為(wei) 加沙人最後的避難地。拉法此前隻有30萬(wan) 居民,如今有上百萬(wan) 人在此避難,大多住在簡易帳篷裏。
正因如此,以軍(jun) 對拉法的軍(jun) 事行動引發國際社會(hui) 廣泛擔憂。除地區國家外,歐盟和歐洲多國也明確表示反對。美國方麵也表示,在製定出計劃確保拉法平民獲得安全保障和所需支持之前,以方不應推進在拉法的軍(jun) 事行動。
巴勒斯坦分析人士艾曼·拉加布認為(wei) ,目前製約以軍(jun) 在拉法開展軍(jun) 事行動的最大外部因素,就是該行動對以色列和美國及埃及關(guan) 係的影響,尤其是埃及先前已警告,將巴勒斯坦人趕到埃及將威脅埃及與(yu) 以色列之間的和平協議。
除輿論和外交壓力外,以色列在北麵還麵臨(lin) 與(yu) 黎巴嫩衝(chong) 突加劇的風險。近日,以色列與(yu) 黎巴嫩真主黨(dang) 相互襲擊對方多處目標。黎真主黨(dang) 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13日表示,如果以色列尋求擴大軍(jun) 事衝(chong) 突,該組織已做好準備。
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在其分析文章中指出,以軍(jun) 未來在拉法的軍(jun) 事行動勢必會(hui) 造成大量人員傷(shang) 亡,因此不排除以軍(jun) 利用其與(yu) 黎真主黨(dang) 的衝(chong) 突來轉移輿論視線的可能性。(參與(yu) 記者:郭倩、喬(qiao) 本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