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黎2月16日電 題:反對以軍(jun) 行動 歐洲在巴以問題上與(yu) 美分歧漸顯
新華社記者喬(qiao) 本孝
近日以色列對加沙地帶持續打擊,造成大量人員傷(shang) 亡,引發國際社會(hui) 廣泛擔憂。特別是以軍(jun) 12日打擊加沙南部城市拉法以來,之前在加沙衝(chong) 突中相對支持以色列的歐洲更加明確地反對以色列的軍(jun) 事行動,甚至對以色列的最大靠山美國提出批評。有分析指出,由於(yu) 歐美在內(nei) 政需要和戰略利益等方麵的差異,兩(liang) 者在巴以問題上分歧漸顯。
歐洲發聲反對
此前為(wei) 躲避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jun) 事行動,大量民眾(zhong) 逃到加沙地帶南端的拉法避難,這裏幾乎成為(wei) 加沙民眾(zhong) 最後的避難地。正因如此,以軍(jun) 對拉法的軍(jun) 事行動引發國際社會(hui) 廣泛擔憂,歐盟和歐洲多國也明確表示反對。
歐盟外交與(yu) 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16日在一份聲明中說,歐盟要求以色列不在拉法采取軍(jun) 事行動,因為(wei) 這將使加沙地帶本已災難性的人道主義(yi) 局勢進一步惡化,並阻礙向該地區提供急需的基本服務和人道主義(yi) 援助。
圖為(wei) 2022年7月18日歐盟外交與(yu) 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主持歐盟外長會(hui) 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鄭煥鬆攝
法國總統馬克龍16日會(hui) 見到訪的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後發表聲明說,以色列襲擊拉法可能造成“前所未有的人道災難”,或成為(wei) 本輪衝(chong) 突的“轉折點”。馬克龍14日與(yu) 以色列總理內(nei) 塔尼亞(ya) 胡通電話時呼籲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帶的行動,並表示那裏的傷(shang) 亡情況和人道主義(yi) 局勢已“不可容忍”。
愛爾蘭(lan) 總理瓦拉德卡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14日聯名向歐盟委員會(hui) 主席馮(feng) 德萊恩致信,表示以色列在拉法的軍(jun) 事行動造成“嚴(yan) 重且急迫的威脅”,並提請歐盟委員會(hui) “緊急審查”以色列是否遵守了歐以相關(guan) 協議中的人權條款。
德國外長貝爾伯克14日在以色列對媒體(ti) 說,上百萬(wan) 人困在拉法,如果以軍(jun) 就這樣進攻拉法,將產(chan) 生嚴(yan) 重的人道主義(yi) 後果。德國總理朔爾茨5日與(yu) 內(nei) 塔尼亞(ya) 胡通話時表示,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yi) 局勢“非常令人擔憂”。比利時《政治報·歐洲版》網站指出,德國作為(wei) “以色列在歐盟最堅定的盟友之一”,正在“重新思考”對以色列在加沙軍(jun) 事行動的支持。
美歐差異明顯
新一輪巴以衝(chong) 突去年10月7日爆發後,歐洲對待衝(chong) 突的態度與(yu) 美國類似,即譴責巴勒斯坦伊斯蘭(lan) 抵抗運動(哈馬斯)針對以色列的襲擊,強調以色列的“自衛權”,支持以色列打擊哈馬斯的軍(jun) 事行動。但隨著以方軍(jun) 事行動在加沙造成的人員傷(shang) 亡和人道主義(yi) 危機日益嚴(yan) 重,國際社會(hui) 要求停火止戰的呼聲高漲,美國和歐洲的態度也都在發生變化,不過二者之間存在差別。
美國總統拜登近來多次表示,在製定出一項可靠且可執行的計劃以確保拉法平民獲得安全保障和所需支持之前,以方不應推進在拉法的軍(jun) 事行動。
2月13日,在加沙地帶拉法市,人們(men) 為(wei) 躲避以色列軍(jun) 事行動逃離家園。新華社發(亞(ya) 西爾·庫迪攝)
顯然,美國仍然支持以色列繼續推進在加沙的軍(jun) 事行動,包括進攻拉法,隻不過加入了要求其保護平民的“附加條件”。同時,美國並未實質性對以色列施壓,並且仍在向其提供軍(jun) 事援助。
對此,博雷利12日在一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質問,以方要把拉法的巴勒斯坦平民疏散到哪裏,“到月球上嗎?”他指出,如果美國認為(wei) 以色列軍(jun) 事行動導致太多平民死亡,就應該減少對以軍(jun) 援,而不是僅(jin) 僅(jin) 口頭批評以方軍(jun) 事行動“過分”。
英國《衛報》網站刊文指出,在歐盟內(nei) 部,愛爾蘭(lan) 、比利時、西班牙、斯洛文尼亞(ya) 、葡萄牙、馬耳他、盧森堡等國在加沙衝(chong) 突上對以色列持批評態度。文章引用比利時根特大學學者布麗(li) 吉特·埃勒曼的話說,歐盟內(nei) 部“親(qin) 美的國家往往也親(qin) 以色列”,而持不同看法的歐盟國家構成了“重要的製衡力量”。
背後利益不同
分析人士指出,歐美從(cong) 當初的挺以立場回調,從(cong) 內(nei) 部看有相似的政治需要。美國和歐洲今年都麵臨(lin) 重要選舉(ju) ,美國有總統選舉(ju) ,歐洲有歐洲議會(hui) 選舉(ju) 。美歐都有一定規模的猶太人和穆斯林群體(ti) ,此前美歐政府的挺以立場已引發各自內(nei) 部穆斯林群體(ti) 的不滿,因此需要在巴以問題上回調立場緩解這種不滿。
2023年10月22日,示威者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總部附近舉(ju) 行集會(hui) ,聲援巴勒斯坦。新華社記者趙丁喆攝
但美國持續支持以色列的內(nei) 部原因是要獲取財力和影響力強大的猶太利益集團的支持,而歐洲國家支持以色列很大程度上是出於(yu) 對曆史上曾經迫害猶太人的負罪感,因此當以色列軍(jun) 事行動造成的平民傷(shang) 亡和人道危機越來越大時,美國選擇繼續支持以色列而僅(jin) 僅(jin) 口頭“提醒”,歐洲則更加明確地反對以方軍(jun) 事行動。
從(cong) 對外政策角度看,美歐在中東(dong) 的戰略利益不同,中東(dong) 危機外溢效應的衝(chong) 擊大小也不同。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dong) 的重要戰略支點,美國通過以色列插手中東(dong) 事務,維護自身在中東(dong) 的戰略利益,因此長期持續給予以色列大量援助。相比之下,歐洲對以色列的戰略需求要小得多。
以色列堅持要通過軍(jun) 事行動消滅哈馬斯,使得本輪衝(chong) 突難以結束,呈現出長期化趨勢。這讓在烏(wu) 克蘭(lan) 危機中承受主要外溢衝(chong) 擊的歐洲更加難以招架。博雷利年初在法國《大洲》雜誌發文稱,身處兩(liang) 場戰火之間的歐洲“被置於(yu) 危險中”,歐洲不應過於(yu) 將巴以問題“交給”美國處理,而應更多參與(yu) 斡旋,因為(wei) 巴以衝(chong) 突“非常直接地影響我們(men) ”。(參與(yu) 記者:李驥誌、胡加齊、鄧仙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