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記者手記|鮮活中國傳統文化助燃美國春節熱

楊士龍 發布時間:2024-02-18 09:24:00來源: 新華網

2月11日,參觀者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舉(ju) 行的龍年迎新春活動上觀看刺繡作品。新華社發(周煥新攝)

  2月11日,參觀者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舉(ju) 行的龍年迎新春活動上觀看刺繡作品。新華社發(周煥新攝)

  新華社紐約2月14日電 記者手記|鮮活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助燃美國春節熱

  新華社記者楊士龍

  捏米塑,寫(xie) 春聯,觀宋代點茶,賞蘇州評彈……因為(wei)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藝術家們(men) 的到來,美國紐約、費城、洛杉磯和舊金山等地龍年春節慶祝活動更加豐(feng) 富多彩。近距離體(ti) 驗“中國人的絕活”,也成為(wei) 美國民眾(zhong) 近來的熱門家庭親(qin) 子休閑活動。

2月11日,書(shu) 法家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舉(ju) 行的龍年迎新春活動上為(wei) 參觀者書(shu) 寫(xie) 對聯。新華社發(周煥新攝)

  2月11日,書(shu) 法家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舉(ju) 行的龍年迎新春活動上為(wei) 參觀者書(shu) 寫(xie) 對聯。新華社發(周煥新攝)

  “藝術家們(men) 從(cong) 中國遠道而來,(給大家)帶來平時不容易看到的表演,非常吸引人。”費城藝術博物館策展人木下弘美11日在該館首次龍年迎新春活動結束後對新華社記者說。當天活動吸引了近千名家長和孩子參與(yu) 。

  活動當天上午10時開始,到了下午3時原定結束時間,溫州米塑、糖畫糖人、中國書(shu) 法、木板年畫、台州刺繡、宋代點茶、青瓷(南宋官窯)和泰順木偶戲等展台前依然人頭攢動。

2月11日,參觀者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舉(ju) 行的龍年迎新春活動上觀看瓷器製作。新華社發(周煥新攝)

  2月11日,參觀者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舉(ju) 行的龍年迎新春活動上觀看瓷器製作。新華社發(周煥新攝)

  “我想不出比讓藝術家們(men) 親(qin) 自展示其技藝更好的方式了。這種人與(yu) 人的互動非常重要。”在費城藝術博物館工作了12年的木下弘美認為(wei) ,這個(ge) 活動有助於(yu) 促進美中兩(liang) 國人民對彼此文化的更好理解。

  “我們(men) 應該經常舉(ju) 辦這樣的活動,我們(men) 需要了解其他文化。”屬虎的伊達尼邊說邊向記者展示中國藝術家為(wei) 她做的生肖虎的米塑。“中國曆史悠久,文化極其豐(feng) 富。我們(men) 應該向這樣曆經多年的文化學習(xi) 。”

  在信息科技公司工作的保羅和來自鄭州的夫人特地帶著他們(men) 兩(liang) 歲的女兒(er) 參加活動。“這個(ge) 活動太棒了。我們(men) 喜歡分享中國文化……我一直認為(wei) ,通過藝術和文化交流,我們(men) 可以架起溝通的橋梁。”

2月11日,參觀者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舉(ju) 行的龍年迎新春活動上觀看中國傳(chuan) 統服飾。新華社發(周煥新攝)

  2月11日,參觀者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舉(ju) 行的龍年迎新春活動上觀看中國傳(chuan) 統服飾。新華社發(周煥新攝)

  費城是“歡樂(le) 春節”浙江省文化展演團10天美國之行的第七站,也是最後一站。此前,他們(men) 已參加了在紐約大都會(hui) 藝術博物館、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和華美協進社以及新澤西表演藝術中心等慶春節活動。

  “當地觀眾(zhong) 的熱情完全出乎我們(men) 的預料。每一個(ge) 項目都受到特別歡迎。原定2小時的活動,往往都延長到3小時到4小時,”展演團團長、浙江省文化館館長阮靜說,“不過,我們(men) 的表演藝術團隊也忘記了疲憊。讓更多的世界人民知曉中國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我們(men) 最大的快樂(le) 。”

2月11日,孩子們(men) 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舉(ju) 行的龍年迎新春活動上體(ti) 驗木偶戲。新華社發(周煥新攝)

  2月11日,孩子們(men) 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舉(ju) 行的龍年迎新春活動上體(ti) 驗木偶戲。新華社發(周煥新攝)

  阮靜介紹說,展演團9名成員不僅(jin) 技藝精湛,對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理解也很深刻,其中“80後”占多半,英文好,與(yu) 美國民眾(zhong) 交流非常通暢,互動性特別好。

  “這次美國之行給了我們(men) 很大的觸動。一方麵中國文化需要走出去,我們(men) 優(you) 秀的文化要讓更多的人知曉;一方麵我們(men) 的文化需要創新,需要轉化,更好地與(yu) 時代緊密結合。”阮靜說。

  同樣於(yu) 春節期間率團在美國演出的上海評彈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高博文也有同感:“每次演出,我們(men) 都準備了唱詞的中英文字幕,幫助當地觀眾(zhong) 更好地理解表演曲目。”

  訪美10天內(nei) ,高博文率該團8名國家級演員在紐約、洛杉磯、拉斯維加斯和舊金山展開巡演,曲目既有傳(chuan) 統經典選段《楊八姐·比武》《長生殿·絮閣》等,也有現代時尚的金曲集萃《聲聲慢》《花好月圓》,尤其是以吳儂(nong) 軟語演繹的國產(chan) 劇《繁花》片段更是再次放大了該劇在美國的外溢效應。

  紐約華美藝術團團長張慧珠說,評彈團4日在紐約市政廳演出結束時,在場觀眾(zhong) 齊聲喊好,不少人眼裏含著淚水,還有觀眾(zhong) 主動上台獻花。

  “美國記者”網站對中國藝術家美國之行予以深刻評價(jia) :他們(men) 所做的不僅(jin) 僅(jin) 是對中國古代藝術的簡單呈現,還揭示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動態演繹。“這不是傳(chuan) 統的被動呈現,而是試圖創造一個(ge) 沉浸式環境,讓過去和現在交匯融合,啟發對文化的深刻理解,激發年青一代去創新和創造。”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