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共賞文明交流互鑒之美

李誌偉 發布時間:2024-02-20 08:3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2月3日,在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走進中心過大年”活動中,學員體(ti) 驗中國書(shu) 法。

  本報記者 尚凱元攝

  1月25日,在泰國國際旅遊展上,參觀者體(ti) 驗中國剪紙。

  本報記者 白元琪攝

  1月29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亞(ya) 舉(ju) 行的2024年“歡樂(le) 春節”活動上,工作人員向參觀者介紹書(shu) 法和剪紙。

  本報記者 閆韞明攝

  2月1日,在沙特阿拉伯智慧宮中文教育學院吉達學院,孩子們(men) 用中文合唱歌曲《新年好》。

  馬 寧攝

  2月3日,巴西民眾(zhong) 在累西腓春節廟會(hui) 活動現場體(ti) 驗製作手工龍頭。

  本報記者 陳海琪攝

  1月30日,在塞爾維亞(ya) 諾維薩德,一位女士在“歡樂(le) 春節”活動展板前留影。

  本報記者 謝亞(ya) 宏攝

  2月3日,在印尼雅加達翠貝卡廣場上,人們(men) 舉(ju) 行舞獅表演喜迎新春。

  本報記者 曹師韻攝

  2023年12月22日,第七十八屆聯合國大會(hui) 協商一致通過決(jue) 議,將春節(農(nong) 曆新年)確定為(wei) 聯合國假日。春節走向世界,世界擁抱春節。許多國家和地區把春節作為(wei) 法定節假日,全球約1/5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春節。

  寫(xie) 春聯、貼窗花、掛燈籠、逛廟會(hui) ……各國人民共同品味春節。以春節為(wei) 載體(ti) ,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動人畫卷徐徐展開。

  走近春節,感受節日氛圍

  本報記者 李誌偉(wei)

  去年底,聯合國通過決(jue) 議將春節(農(nong) 曆新年)作為(wei) 聯合國假日。春節之際,在世界各地的聯合國相關(guan) 機構紛紛舉(ju) 辦各類節慶活動。在聯合國的平台上,更多人走近春節,感受節日氛圍。

  2024年1月,聯合國郵政管理局在紐約發行中國農(nong) 曆甲辰年特別版郵票版張——龍票版張,慶祝中國農(nong) 曆新年的到來。

  1月31日,中國常駐維也納代表團與(yu) 維也納聯合國中文會(hui) 共同舉(ju) 辦春節招待會(hui) 。奧地利維也納國際中心莫紮特廳裏,大紅燈籠、中國結、剪紙“福”字等充滿中國風的裝飾,傳(chuan) 遞出濃鬱的年味兒(er) 。喜慶歡快的《春節序曲》、婉轉悠長的《茉莉花》,京劇演出、敦煌舞蹈表演……豐(feng) 富多彩的文藝演出收獲陣陣掌聲。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總幹事瓦利向中國人民致以新春問候和美好祝願,她表示,中國鼓舞人心的發展故事給世界帶來正能量。

  2月2日,在意大利羅馬,聯合國糧食及農(nong) 業(ye) 組織(糧農(nong) 組織)舉(ju) 辦的春節招待會(hui) 上,太極拳、茶藝和剪紙等表演精彩紛呈,中國傳(chuan) 統特色美食讓大家體(ti) 驗春節的色香味兒(er) 。糧農(nong) 組織總幹事屈冬玉表示,組織本次招待會(hui) 既是積極響應將春節確定為(wei) 聯合國假日的決(jue) 議,也借此機會(hui) 向各成員國展示中國傳(chuan) 統文化。

  聯合國文明聯盟高級代表莫拉蒂諾斯表示,當前世界麵臨(lin) 前所未有危機,我們(men) 需要春節精神的感召,需要龍所代表的力量、勇氣和智慧等可貴品質。感謝中國和中國人民為(wei) 聯合國事業(ye) 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文化”

  本報記者 楊 謳 閆韞明

  “繪製京劇臉譜時,每種顏色都有不同的含義(yi) 。紅色代表英勇、忠誠,黑色象征正直、無私,紫色寓意沉穩、剛正……”聽著工作人員的介紹,南非姑娘卡尼塔拿起一張空白紙漿麵具,用筆刷蘸了蘸紫色顏料,提筆在麵具眼部勾出一道流暢的線條。

  1月29日,中國駐南非使館在南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ya) 舉(ju) 行2024年“歡樂(le) 春節”活動。現場的“文化大集”上,京劇臉譜、少林功夫、書(shu) 法剪紙、民族服飾等各色展台吸引了眾(zhong) 多觀眾(zhong) 。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卡尼塔非常激動。“以前從(cong) 沒了解過京劇,沒想到這麽(me) 有趣。有機會(hui) 一定要去中國親(qin) 身體(ti) 驗一下!”

  隨著一陣整齊的“哼”“哈”聲起,少林功夫展台旁的觀眾(zhong) 發出陣陣叫好。身著武僧服飾的表演者在一招一式中展現中國功夫風采,約翰內(nei) 斯堡大學的學生班迪勒看得格外專(zhuan) 注。“我從(cong) 小就喜歡中國功夫,看過好多李小龍和成龍的電影。”班迪勒學著表演者的樣子比劃了一下,他告訴記者,今年9月他即將赴華留學,“到時候,我要在課業(ye) 之餘(yu) 學習(xi) 武術。”

  “龍”“福”“春”……在書(shu) 法剪紙展台上,一幅幅書(shu) 法作品傳(chuan) 遞著節慶的氛圍。當地居民拉莫爾拿起一張“福”字,向工作人員詢問寓意。拉莫爾就職的企業(ye) 與(yu) 中國有頻繁的業(ye) 務往來,他曾兩(liang) 次到訪中國。他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人有著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希望多多舉(ju) 辦這樣的活動,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文化。”

  “傳(chuan) 遞了節日的喜悅”

  本報記者 白元琪 楊 一 張矜若

  2月2日上午,在泰國曼穀市中心的鵬蓬輕軌站,由中國駐泰使館和泰國曼穀大眾(zhong) 運輸係統公司(BTS)共同主辦的“中泰共迎春 吉龍送祝福”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輕軌站的跨街平台上人潮湧動,精彩紛呈的舞龍舞獅表演獲得陣陣喝彩。站內(nei) ,液晶屏幕上滾動播放著2024“歡樂(le) 春節”吉祥龍動態視覺和“你好!中國”動畫視頻,吸引了不少乘客駐足欣賞。中國駐泰國大使韓誌強、泰國旅遊和體(ti) 育部部長素妲婉等嘉賓為(wei) 大家送出新春祝福,並加入乘客行列,搭乘輕軌前往艾卡麥站。其間,嘉賓們(men) 向乘客贈送吉祥龍手辦,車廂內(nei) 歡笑聲、喝彩聲此起彼伏。

  來自西班牙的遊客阿斯帕諾觀看了舞龍舞獅表演,近距離感受春節。他說:“這樣的活動傳(chuan) 遞了節日的喜悅,也表達出對多元文化的尊重。”

  BTS集團控股公眾(zhong) 有限公司副總裁老永剛告訴記者:“我們(men) 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泰國民眾(zhong) 體(ti) 驗春節的魅力與(yu) 歡樂(le) 。”輕軌列車司機薩維崔表示,非常高興(xing) 能在日常工作的地方參與(yu) 春節慶祝活動。她說:“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到泰國旅遊,期待能與(yu) 中國遊客開展更多交流。”

  “精彩紛呈的活動令人期待”

  本報記者 尚凱元

  賞年畫、猜字謎、學剪紙……2月3日,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裝飾一新、喜氣洋洋,“走進中心過大年”活動拉開帷幕。一大批中國文化愛好者盛裝出席,他們(men) 有的身著漢服、有的穿上唐裝,用精心裝扮傳(chuan) 遞出對春節的重視。

  已經退休的羅內(nei) 是中心的一名老學員,到文化中心“過大年”是他每年都不會(hui) 錯過的活動,“要說今年的特色,當數學員的傳(chuan) 統樂(le) 器表演。學員拉二胡、彈古箏、吹葫蘆絲(si) ,贏得滿堂喝彩。”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遊年,各項春節慶祝活動文化味兒(er) 特別濃,為(wei) 法國民眾(zhong) 送上一份份難忘的新春禮物:埃菲爾鐵塔劇院舉(ju) 辦“琴歌雅韻”新年音樂(le) 會(hui) ,古琴演奏和詩經吟誦讓法國民眾(zhong) 沉浸在中國傳(chuan) 統藝術的高雅意境之中;文化中心舉(ju) 辦“茶和天下·歡春雅集”活動,法國民眾(zhong) 一邊品茗聞香,一邊觀太極表演,賞剪紙、麵人、京繡等非遺項目;“豫園燈會(hui) ”首次走出國門,在巴黎風情園點亮,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帶來一場充滿東(dong) 方美學色彩的新春遊園盛會(hui) ;“絲(si) 路瓷行”中國景德鎮陶瓷文化特展上,一件件陶瓷精品講述著中國“瓷都”千百年來的傳(chuan) 承、創新與(yu) 融合。

  “對於(yu) 喜歡中華文化的法國人來說,今年精彩紛呈的活動令人期待。”羅內(nei) 說。

  “雅文化是今年春節活動的突出特色,也是未來中心開展活動的主題之一。”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劉紅革表示,雅文化體(ti) 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審美情趣。文化中心不僅(jin) 要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文化,也要展現中國國家形象。

  “長大也要去中國看看”

  本報記者 管克江

  2月1日,沙特阿拉伯智慧宮中文教育學院吉達學院張燈結彩,一些小小中文愛好者正在這裏體(ti) 驗春節。在觀看了舞龍舞獅表演視頻後,孩子們(men) 紛紛拿起彩筆,描畫龍、燈籠等圖案。

  11歲的拜德細心地勾勒著龍的輪廓。他說:“我知道十二生肖,龍在中國文化裏代表著力量和好運。”正在學寫(xie) “福”字的愛麗(li) 說:“我爺爺和爸爸都去過中國,說那裏風景很美,我長大也要去中國看看。”

  春節都有哪些習(xi) 俗?聽到老師的提問,孩子們(men) 爭(zheng) 先恐後地發言:“過年要包餃子”“過年全家要一起拍照”“孩子們(men) 會(hui) 收到紅包”……

  智慧宮中文教育學院院長助理阿比拉說,中文已經被納入沙特國民教育體(ti) 係,“中文熱”在沙特持續升溫。在吉達學院學習(xi) 中文的孩子們(men) 年齡從(cong) 4歲到12歲不等,每周3次課。舉(ju) 辦春節主題活動,是為(wei) 了讓孩子們(men) 更好地、更直觀地了解中國。

  阿比拉是2023年“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沙特賽區冠軍(jun) 。她說,阿拉伯國家和中國都創造了燦爛文明,阿中文化交往曆史悠久。通過學習(xi) 中國文化,她加深了對中國的了解,決(jue) 定把阿中文化交流作為(wei) 自己未來的事業(ye) ,為(wei) 增進沙特人民和中國人民的友誼貢獻自己的力量。

  “希望有更多機會(hui) 體(ti) 驗春節”

  本報記者 謝亞(ya) 宏

  婺劇經典劇目《天女散花》《三打白骨精》,民間舞蹈《九節龍》、嗩呐獨奏《打棗》、徽胡獨奏《徽調》……春節前夕,塞爾維亞(ya) 第二大城市諾維薩德的城市音樂(le) 廳內(nei) ,500多名中塞觀眾(zhong) 齊聚一堂,欣賞“歡樂(le) 春節”浙江婺劇專(zhuan) 場演出。浙江婺劇研究院的藝術家們(men) 唱做結合、歌舞結合、文武結合的精彩演出,配以塞文介紹及唱詞翻譯,讓觀眾(zhong) 在品味中國戲曲藝術魅力的同時,感受濃濃的春節氛圍。

  當地觀眾(zhong) 特奧朵拉·班科維奇是第一次觀看婺劇,但對這種藝術形式並不感覺陌生。“演員們(men) 的唱腔和動作既有東(dong) 方韻味,也和西方歌劇有許多共通之處。這些劇目的情節內(nei) 容很有趣,幫助我了解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班科維奇表示,近年來,諾維薩德的中國元素越來越多,“諾維薩德至貝爾格萊德的鐵路由中國企業(ye) 修建,而我所在的公司也與(yu) 中國企業(ye) 有貿易往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歡樂(le) 春節’活動,希望有更多機會(hui) 體(ti) 驗春節。”

  據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王衍良介紹,2024年塞爾維亞(ya) “歡樂(le) 春節”活動在塞4座城市舉(ju) 辦,展示中國民族音樂(le)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地方傳(chuan) 統特色文化,讓當地民眾(zhong) 近距離感受豐(feng) 富多彩的中國文化。

  塞爾維亞(ya) 文化部部長助理布拉戈耶維奇表示,在諾維薩德舉(ju) 辦文化交流活動將為(wei) 塞中在文化領域的合作帶來更多活力。

  “促進兩(liang) 國人民心靈間的交流”

  本報記者 陳海琪

  2月3日晚,巴西東(dong) 北部城市累西腓的著名地標——林度夫人公園的廣場上燈火通明,春節燈光秀匯演精彩開幕。以金龍迎春為(wei) 主題的開場舞點燃了在場4000多名觀眾(zhong) 的熱情,隨後中巴表演藝術家又相繼獻上了民族舞、拉丁舞、爵士舞等精彩紛呈的節目。歌舞表演間隙,燈光秀璀璨登場,絢爛的光彩照亮累西腓的夜空。演出在《茉莉花》的動人旋律中步入尾聲,演員們(men) 身著旗袍,用歌聲表達對中巴友誼的美好祝願。

  巴西文學最高獎獲得者、累西腓市議員茜達·佩德羅薩表示,舉(ju) 辦春節慶祝活動有助於(yu) 促進巴中兩(liang) 國人民的交流與(yu) 理解。

  廣場邊,詹尼特·科斯塔畫廊大廳裏人頭攢動,沉浸式體(ti) 驗展正在舉(ju) 行。紅色的燈籠、金色的福字、騰飛的巨龍……幕牆上,五彩斑斕的燈光勾勒出豐(feng) 富的春節元素,足不出戶就能暢遊中國壯麗(li) 河山。當地青年盧卡斯十分感慨:“中國傳(chuan) 統藝術元素和現代技術的創意融合,讓人耳目一新。”

  畫廊外,春節廟會(hui) 活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攤位上,考古盲盒“發掘”、手工製作、書(shu) 法體(ti) 驗等一係列活動吸引眾(zhong) 多民眾(zhong) 參與(yu) 。伯南布哥大學孔子學院巴方院長伊戈爾·拉普斯基向記者表示:“春節廟會(hui) 活動不僅(jin) 僅(jin) 是一場文化展示活動,更能促進兩(liang) 國人民心靈間的交流。”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