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烏克蘭危機兩周年,專家:雙方已適應戰局,但都贏不了、退不得

發布時間:2024-02-25 09: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23日電 烏(wu) 克蘭(lan) 危機兩(liang) 周年即將到來之際,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錢峰撰文對這場危機進行回顧與(yu) 展望。他指出,兩(liang) 年來戰局依舊膠著,影響不斷外溢,已從(cong) 兩(liang) 國間的軍(jun) 事對抗,延伸至國家地區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博弈,加劇了百年變局之下世界格局的演變,進一步推動國際戰略力量和格局進行深度調整。

  文章全文如下: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wu) 克蘭(lan) 發起特別軍(jun) 事行動,烏(wu) 克蘭(lan) 危機升級。回望危機爆發兩(liang) 年來,戰局依舊膠著,影響不斷外溢,已不單限於(yu) 兩(liang) 國的戰場軍(jun) 事對抗,更延伸至國家地區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博弈,加劇了百年變局之下世界格局的演變,進一步推動國際戰略力量和格局進行深度調整。

 

  首先,在軍(jun) 事層麵,戰場局勢變化跌宕,呈現出的戰場形式備受關(guan) 注。2022年,俄先攻後守,烏(wu) 局部反攻。雙方見招拆招,戰場大開大合,對抗日趨白熱化。行動初期,俄對烏(wu) 全境重要目標實施突襲,派遣地麵部隊分四路對基輔等樞紐城市實施縱深穿插奔襲,力圖以閃電戰擊垮烏(wu) 抵抗意誌,實現速戰速決(jue) 。雖取得一定成效,但並未達成既定目標。烏(wu) 克蘭(lan) 則在美北約持續軍(jun) 援的支撐下,開始穩住陣腳,實施攻勢防禦,並通過秋季攻勢收複哈爾科夫、赫爾鬆等大片區域。俄此後收縮戰線、局部動員,放棄南北對進圍殲烏(wu) 東(dong) 重兵集團目標,在近千公裏戰線上逐步平推,並宣布“烏(wu) 東(dong) 四地公投入俄”,戰事再次陷入僵持。一方麵,在反複拉鋸爭(zheng) 奪中,雙方出現了類似一戰時期的塹壕戰戰況。另一方麵,民用衛星、人工智能、無人機的廣泛使用,大幅改寫(xie) 了現代戰爭(zheng) 的作戰方式。

  2023年,雙方穩住戰線,轉入重點試探,戰事逐步演變為(wei) 持久消耗的韌性比拚。烏(wu) 克蘭(lan) 動員更龐大的兵力,獲得了美北約更多的軍(jun) 事援助,6月開啟大反攻,目標旨在將戰線推進至亞(ya) 速海沿岸,奪回戰略重鎮梅利托波爾與(yu) 馬裏烏(wu) 波爾,一舉(ju) 切斷俄羅斯本土與(yu) 克裏米亞(ya) 半島的陸地運輸線,隨後利用非對稱戰術遏製俄黑海艦隊,海陸並進孤立克裏米亞(ya) 半島。但由於(yu) 俄軍(jun) 防守嚴(yan) 密,經過近半年反攻,烏(wu) 軍(jun) 在南部多條戰線推進緩慢,平均隻前進了不到20公裏,切斷俄軍(jun) 補給線的戰略目標更是遙不可及。由於(yu) 戰況持久,傷(shang) 亡日重,士氣低落,烏(wu) 軍(jun) 兵員短缺問題十分嚴(yan) 峻。俄羅斯國防部長12月在國務會(hui) 議上宣布,烏(wu) 軍(jun) 傷(shang) 亡已超過38萬(wan) 人。烏(wu) 克蘭(lan) 雖一直沒有公布傷(shang) 亡具體(ti) 數字,但總統澤連斯基2023年年末“考慮再征兵50萬(wan) ”的表態,從(cong) 側(ce) 麵印證了烏(wu) 軍(jun) 的困境。進入2024年,俄烏(wu) 軍(jun) 事對峙並無停歇之勢。兩(liang) 國動用導彈、無人機對各自後方的城市、港口、碼頭、軍(jun) 工設施發動空襲,這也是自烏(wu) 克蘭(lan) 年危機爆發以來,雙方持續時間最長、頻率最為(wei) 密集的一輪相互大規模攻擊,造成較大損失與(yu) 人員傷(shang) 亡,為(wei) 本就陰雲(yun) 密布的俄烏(wu) 局勢更蒙上濃重陰影。

  其次,在國際政治層麵,烏(wu) 克蘭(lan) 危機是冷戰結束以來最大的地緣政治衝(chong) 突,深刻影響國際安全形勢,不斷推動國際戰略力量和格局進行深度調整。兩(liang) 年來,國際安全形勢愈發尖銳對立。這場危機嚴(yan) 重加劇了國際政治中的集團對抗和陣營對立。圍繞烏(wu) 克蘭(lan) 危機,以聯合國安理會(hui) 為(wei) 核心的大國協商一致原則麵臨(lin) 艱難困境,集團對抗日益取代機製合作。烏(wu) 克蘭(lan) 危機升級讓大國關(guan) 係發生變化。一方麵,俄歐關(guan) 係、美俄關(guan) 係破裂,美歐關(guan) 係走近,歐洲陷入長久地緣政治衝(chong) 突漩渦,歐洲長期追求的戰略自主遭遇明顯挫折,對美戰略依賴程度加深。歐俄經貿合作徹底破裂、政治合作凍結,對抗取代合作成為(wei) 歐俄關(guan) 係的主基調,隔絕孤立恐將長期延續。另一方麵,美國沒有改變視中國為(wei) 最大競爭(zheng) 對手、改變遏製中國的主要戰略目標,打著“今日俄烏(wu) 就是明日亞(ya) 洲”的幌子,在強化亞(ya) 太雙邊同盟的同時,推動美英澳“三邊安全夥(huo) 伴關(guan) 係”(AUKUS)成型,撮合日韓關(guan) 係出現“戲劇性的改善”,加固美日韓軍(jun) 事同盟體(ti) 製,構建多個(ge) 如“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小院高牆”式排他性組織,助長了亞(ya) 太地區的集團化和陣營對抗局麵。

  第三,在國際安全層麵,烏(wu) 克蘭(lan) 危機反向助推了全球性軍(jun) 備競賽,增大了大國高強度對抗風險。受烏(wu) 克蘭(lan) 問題刺激,全球主要國家紛紛上調軍(jun) 費,軍(jun) 事化程度明顯提升。設在倫(lun) 敦的知名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在2024年軍(jun) 事平衡報告中指出,2023年,全球國防開支已升至2.2萬(wan) 億(yi) 美元,平均增長9%。最突出的是美國,其8860億(yi) 美元的國防預算已經超過排名其後9個(ge) 國家軍(jun) 費的總和。在歐洲,德國軍(jun) 費預算增長3.4%,達565億(yi) 美元;法國軍(jun) 費增長7.5%,達497億(yi) 美元;俄羅斯則增至約1200億(yi) 美元。在亞(ya) 洲,韓國發布《2024至2028年國防中期計劃》,計劃未來5年投入約2700億(yi) 美元用於(yu) 軍(jun) 費開支。根據日本內(nei) 閣會(hui) 議通過的政府預算草案,日本防衛預算2024財年為(wei) 559億(yi) 美元,比2023財年增長16.5%,再創曆史新高。

  第四,烏(wu) 克蘭(lan) 危機升級以來,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發起不間斷的極限製裁,把世界經濟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破壞國際貿易規則,增大國際債(zhai) 務和金融領域風險,對國際糧食價(jia) 格、能源價(jia) 格造成巨大衝(chong) 擊,令全球供應鏈“梗阻”越發嚴(yan) 重,造成部分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斷裂,給艱難複蘇中的世界經濟設置更多阻礙。在這場地緣經濟大震蕩中,世界經濟三極鼎立格局出現變化,歐洲一極分量減輕,歐洲經濟遭受多重衝(chong) 擊。受歐盟對俄製裁反噬效應影響,歐洲能源價(jia) 格飆升,通脹高企,企業(ye) 遭受巨大損失,民眾(zhong) 實際工資嚴(yan) 重縮水,購買(mai) 力下降。全球經濟重心進一步向亞(ya) 太傾(qing) 斜。發展中國家拒絕追隨美西方製裁俄羅斯,也顯示“全球南方”的經濟自主願望和能力增強。包括“去美元化”在內(nei) 的反對美國經濟霸權行動,日漸增多。

  烏(wu) 克蘭(lan) 危機爆發已兩(liang) 年,厭戰思和的情緒在世界範圍內(nei) 發酵,目前隻有和平的零星曙光,尚未看到局勢緩和的明顯跡象。俄烏(wu) 雙方現已逐步適應戰局。俄羅斯已逐步轉為(wei) 戰時體(ti) 製,各項經濟指標有所回升,軍(jun) 工行業(ye) 全力供應前線,後續兵源也持續補充。而烏(wu) 克蘭(lan) 盡管進入全麵防禦態勢,但國內(nei) 不接受談判、堅持繼續作戰的民眾(zhong) 仍占多數。美西方雖因國內(nei) 政治爭(zheng) 鬥、加沙衝(chong) 突等原因,對烏(wu) 支持力度有所下降,但出於(yu) 意識形態、地緣政治等因素,總體(ti) 上不會(hui) 停止。歐盟日前通過對烏(wu) 克蘭(lan) 500億(yi) 歐元援助,拜登也在力推新援烏(wu) 法案。美西方援助烏(wu) 克蘭(lan) F-16等裝備也即將到位。由此看來,2024年烏(wu) 克蘭(lan) 危機還會(hui) 持續。未來一段時間,這場危機或經曆冷熱交替、時緩時急的漫長過程。雙方均麵臨(lin) 贏不了、談不攏、退不得的尷尬境地,衝(chong) 突目標也異化為(wei) 讓對手流更多的血、承受更大的損失,最大限度消耗對方資源,在意誌和韌性的比拚中迫使對方退讓。2024年年底美國總統選舉(ju) 的結果會(hui) 否為(wei) 這場殘酷危機的最終停火息戰帶來積極變化,還有待觀察。

  中國不是烏(wu) 克蘭(lan) 危機的當事方,中國一貫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jue) 分歧和爭(zheng) 端。中國對俄羅斯堅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原則,與(yu) 烏(wu) 克蘭(lan) 也保持著溝通。中國的立場不取決(jue) 於(yu) 彼此關(guan) 係的親(qin) 疏遠近,而是基於(yu) 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中國一貫反對冷戰思維和集團對抗,主張妥善尊重和適當回應各國合理的安全利益和關(guan) 切。事實證明,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ti) ,隻有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wei) 核心的國際體(ti) 係,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wei) 基石的國際關(guan) 係基本準則,才能構建起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全球和地區安全架構,才能讓這個(ge) 戰火紛飛的世界變得和平、繁榮和美好。(本文作者係中國新聞網與(yu) 騰訊新聞聯合邀請)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