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2月25日電(記者 袁秀月)從(cong) “手把手教你做XX”的付費課程,到分享經驗的“副業(ye) 失敗的一天”討論小組,再到“感謝副業(ye) 讓我月入X萬(wan) ”的網紅貼,近年來,“副業(ye) 熱”正不斷從(cong) 社交媒體(ti) 延伸到現實生活中。
年輕職場人搞副業(ye) 大概是這樣的畫像:大部分是為(wei) 了增加收入,也有人是為(wei) 了探索更多的職業(ye) 可能性,還有人是為(wei) 了提升自我、增加人生體(ti) 驗、創業(ye) ,等等。自媒體(ti) 運營、電商、網文寫(xie) 手、視頻剪輯等線上靈活類的工作成為(wei) 很多人的選擇。而據一項報告顯示,相比一線城市,很多新一線城市的年輕人更熱衷於(yu) 搞副業(ye) 。
中新網記者采訪了多位副業(ye) 者,可以看到,當代年輕人做副業(ye) 也折射出他們(men) 對於(yu) 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探索與(yu) 思考。
“不想一輩子打工”,我嚐試做100種副業(ye)
來自成都的李樂(le) 在“副業(ye) 失敗的一天”豆瓣小組有條熱帖,標題是《100種副業(ye) 的坑我先幫大家踩了》,她在帖子中記錄了自己的副業(ye) 實踐日常,同時還立下flag,嚐試做100種副業(ye) 。
李樂(le) 最開始做副業(ye) 是讀研期間,申請國外學校要從(cong) 網上找資料,她發現有同樣需求的人很多,於(yu) 是就把收集到的資料筆記掛上二手平台。正式做副業(ye) 始於(yu) 去年7月,她從(cong) 深圳回到成都,新的工作收入打了對折,但空閑時間也變多了。抱著“不想一輩子打工”的美好願望,她開始認真探索副業(ye) 之路。
五花八門的副業(ye) 她都嚐試過,目前比較穩定、收入占比最大的是去年11月開始做的夜校。那段時間,年輕人上夜校的話題火爆,她發現成都還沒有,於(yu) 是第一個(ge) 在成都建起夜校社群,以組團的人數優(you) 勢去找商家談低價(jia) 課,類似於(yu) 興(xing) 趣班的拚多多,目前社區差不多有5000人。
夜校課程。受訪者供圖
跟李樂(le) 相似,來自杭州的肖珊也是讀研時開始做副業(ye) ,在外兼職做家教,在教培機構做實習(xi) 老師,兩(liang) 個(ge) 副業(ye) 加起來賺了7萬(wan) 多元,也是她做副業(ye) 以來最大的一筆收入。但因為(wei) 她是個(ge) “i人”,不太擅長和家長打交道,做老師的副業(ye) 便被擱置。
工作5年,肖珊並沒正經搞過副業(ye) ,隻是有十多年的書(shu) 法功底,偶爾給做文創的朋友寫(xie) 寫(xie) 書(shu) 法。從(cong) 去年起,因為(wei) 換了工作,主業(ye) 工資還房貸比較吃力,她開始和朋友一起研發國風文創產(chan) 品,這也是她目前比較穩定的副業(ye) 收入來源。此外,她還兼職寫(xie) 策展方案、給專(zhuan) 欄投稿。三項加起來,每個(ge) 月的副業(ye) 收入在3000元以上。
而對於(yu) 福州的林亮來說,做副業(ye) 更像是一個(ge) 過渡。去年他研究生畢業(ye) ,由於(yu) 對第一份工作的內(nei) 容不是很滿意,加上女朋友馬上畢業(ye) ,兩(liang) 人商量好換個(ge) 城市生活,所以他選擇辭職。在這個(ge) 空檔期,他做起了副業(ye) ,做數據分析、搞科研服務、寫(xie) 代碼、給別人做網站、賣自己錄製的教程。
剛開始單量來源單一,收入勉強維持生活,隨著曝光量增加和單量穩定,現在月收入最高可以過萬(wan) ,比之前的工資還多一點。
主業(ye) VS副業(ye) ,熱愛VS現實
“新型靈活就業(ye) 已經成為(wei) 傳(chuan) 統就業(ye) 的重要補充,甚至在個(ge) 別特定行業(ye) 或職業(ye) 已經占據主要地位。”《2023中國新型靈活就業(ye) 報告》提出,如何規範好新型靈活就業(ye) 的發展,是數字經濟時代的一個(ge) 重要命題。記者也發現,伴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副業(ye) 熱”正成為(wei) 年輕人職業(ye) 變動過程中的一個(ge) 緩衝(chong) 帶。
在李樂(le) 看來,做副業(ye) 可以去體(ti) 驗不同的職業(ye) ,增加更多的人生體(ti) 驗,順便搞錢,在不影響主業(ye) 的情況下,壓力會(hui) 小很多。“我雖然才工作一年半,但我覺得現在年輕一代從(cong) 工作本身去找意義(yi) 是很難的,大家對工作的期待太高就會(hui) 產(chan) 生內(nei) 耗,然後就擺爛、裸辭。我對本職工作的要求就是不討厭,有一定的報酬支撐生活就行,剩下的人生意義(yi) 和搞錢快樂(le) 就交給副業(ye) 。”
文創產(chan) 品。受訪者供圖
與(yu) 李樂(le) 不同,肖珊是把主業(ye) 、副業(ye) 與(yu) 興(xing) 趣愛好結合起來的人。她在一家文化類國企工作,在麵試這家公司時,她之前做的策展方案幫了不少忙,公司還看了她的自媒體(ti) 賬號,認為(wei) 與(yu) 他們(men) 的企業(ye) 文化非常匹配。
“集團方麵也覺得有自己的興(xing) 趣愛好是很好的事,所以不管是主業(ye) 還是副業(ye) ,我做得至少不痛苦,有的時候還挺開心。”肖珊說,她的副業(ye) 都是可控的,一周寫(xie) 書(shu) 法,一周做策展,一周寫(xie) 文章,一個(ge) 月花費30個(ge) 小時左右。
“我有很多興(xing) 趣愛好,也需要花時間去提高各種技能,才能保持主副業(ye) 的輸出。”她表示,自己的副業(ye) 屬於(yu) “多勞多得”,但她目前還是希望平衡生活和工作,如果將來主業(ye) 的收入足夠,她可能不再考慮做副業(ye) ,或去探索更有性價(jia) 比的副業(ye) ,比較自由地做一些喜歡的事情。
相比肖珊,林亮花費的時間可能更長些。辭職後做副業(ye) ,他反而更忙了。一般早上沒什麽(me) 事,下午和晚上他經常要坐在電腦前處理事情,空餘(yu) 時間還要去學習(xi) 一些新的知識和技能。不過,目前的副業(ye) 算是他比較感興(xing) 趣的領域,也和他以後想長期從(cong) 事的行業(ye) 高度重合。
“幫別人解決(jue) 一些問題,他們(men) 挺高興(xing) ,我也會(hui) 很開心。”和之前那份工作相比,這更讓林亮感覺到價(jia) 值感。用他的話來說,既能繼續學習(xi) 自己感興(xing) 趣的東(dong) 西,也能用技能去服務別人。
肖珊的書(shu) 法。受訪者供圖。
做好被卷和失敗的準備
副業(ye) 有著更高的靈活性和容納度,但同時也意味著不確定性更大。這也是林亮目前煩惱所在,父母一直想讓他去考公或當老師,但他的興(xing) 趣並不在此,也不想活在外界的要求和期待下。所以這段時間,他一直沒將辭職的消息告訴父母。
但工作的空窗期還是給他帶來一些壓力,他給自己定了個(ge) 計劃,如果月收入保持穩定上升,他就繼續做副業(ye) ,不然就去找個(ge) 工作,做多手準備。
“要想清楚目前最重要以及能長期產(chan) 生複利的事情是什麽(me) ,比如大學生因為(wei) 做兼職影響學業(ye) ,可能得不償(chang) 失,職場新人本可以通過學習(xi) 考證快速晉升提高收入,卻用下班時間做沒有成長性的勞動型副業(ye) ,也不劃算。”在李樂(le) 看來,做副業(ye) 也要講求投入產(chan) 出比,需要謹慎做選擇。
除了社會(hui) 壓力,做副業(ye) 還有很多現實中的“坑”。在網上搜索副業(ye) ,會(hui) 出現大量的付費課程,每年關(guan) 於(yu) 做副業(ye) 被騙的新聞也有不少。
肖珊分享,她就曾報過一個(ge) 有聲書(shu) 的課程,學費幾千元,號稱會(hui) 安排單量,學後快速回本。“事實上我們(men) 那個(ge) 班一百多個(ge) 人,最後回本的幾乎沒有。”在她看來,做副業(ye) 還是盡量結合自己擅長的領域,不要跟風看別人做什麽(me) ,更不要冒險違法。
“如果真有很賺錢的副業(ye) ,大家都是偷偷做,到了賣課階段就說明這個(ge) 賽道已經特別卷了,那就要做好被卷以及失敗的準備。”嚐試了幾種副業(ye) ,李樂(le) 最大的感觸是,不要去擠成熟的賽道。
在她看來,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錢自然就會(hui) 來。“現在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隻要去搜都會(hui) 找到方法,但願意去做並堅持下去的人很少。雖然各個(ge) 賽道都很卷,賺大錢可能需要天賦運氣等因素的疊加,但如果想賺小錢,隻要找到一件喜歡的事堅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實現。”(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名均為(wei) 化名)(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