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兩會觀察)京津冀協同發展下一個十年如何再出發?

陳杭 李玉素 黃鈺欽 發布時間:2024-03-07 09: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 題:京津冀協同發展下一個(ge) 十年如何再出發?

  中新社記者 陳杭 李玉素 黃鈺欽

  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十周年。作為(wei) 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京津冀地區生產(chan) 總值突破10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下同),經濟總量連跨5個(ge) 萬(wan) 億(yi) 元台階。2024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代表委員熱議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言麵向下一個(ge) 十年如何再出發。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開幕。 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下好產(chan) 業(ye) “一盤棋”

  產(chan) 業(ye) 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三個(ge) 率先突破領域之一。2023年,京津冀地區工業(ye) 增加值達2.43萬(wan) 億(yi) 元,是2013年前的1.43倍。在此基礎上,京津冀如何畫好產(chan) 業(ye) “同心圓”?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工商聯主席婁傑建議,建立適應京津冀協同持續發展的製度機製,消除行政分割與(yu) 障礙,破除市場藩籬、打通循環堵點,積極打造京津冀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形成合理的區域統一市場體(ti) 係,統籌規劃區域內(nei) 產(chan) 業(ye) 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滄州市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梁英華表示,要進一步明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產(chan) 業(ye) 分工定位,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和空間布局,理順產(chan) 業(ye) 鏈條,完善產(chan) 業(ye) 生態,實現資源優(you) 化配置。

  產(chan) 業(ye) 升級方麵,梁英華提到,三地要深化產(chan) 業(ye) 鏈區域協作,協同培育氫能、生物醫藥、網絡安全和工業(ye) 互聯網、高端工業(ye) 母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重點產(chan) 業(ye) 鏈,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zheng) 力。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開幕。圖為(wei) 北京一戶外大屏播放開幕會(hui) 。 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展優(you) 勢地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作為(wei) 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京津冀如何“燃”動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引擎?

  婁傑建議,天津應立足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的功能定位,主動承接和吸納北京科創資源,協同開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提升科技成果區域內(nei) 轉化效率和比重,讓越來越多科技成果從(cong) “實驗室”快速走向“生產(chan) 線”,讓創新成果更快更高效地轉化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

  數字化是新質生產(chan) 力形成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引擎。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創始院長連玉明表示,應以國際信息產(chan) 業(ye) 和數字貿易港為(wei) 戰略製高點,以數字化賦能新質生產(chan) 力,更好發揮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的主導作用。研究製定配套政策,為(wei) 京津冀在數據跨境傳(chuan) 輸、數字產(chan) 品安全檢測與(yu) 認證、數據服務市場安全有序開放等方麵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提供支持。

  深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養(yang) 老等公共服務與(yu) 千家萬(wan) 戶緊密相連,如何推進共建共享,提高民眾(zhong) 的獲得感與(yu) 幸福感?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副檢察長郭書(shu) 宏表示,京津冀應構建多元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加大區域內(nei) 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扶持力度,合理布局養(yang) 老資源,優(you) 化養(yang) 老服務供給結構,培育養(yang) 老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加強職業(ye) 規範和就業(ye) 保障,加快養(yang) 老服務信息化建設,拓展智慧養(yang) 老服務領域。

  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ti) 係中處於(yu) 基礎性、先導性地位。全國人大代表、石家莊外國語學校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裴紅霞建議,共享京津冀三地中小學優(you) 質研學基地資源,遴選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優(you) 質研學基地資源,支持三地中小學校定期組織學生開展京津冀研學實踐活動。三地教育、科技、文旅、財政等部門應給予保障和支持。(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