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兩會大家談 |老外“催更”,中國故事如何“乘風破浪”

王詩堯 發布時間:2024-03-11 16:4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 王詩堯)“看不夠,求更新!”近年來,隨著中國網絡文學、中國影視劇及微短劇在海外走紅,各大網絡平台上,不同語言的“催更”紛至遝來,中國故事“接單量”劇增。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如何接住這一波流量,在國際舞台講好中國故事?

  2023年3月,北京,觀眾(zhong) 在第六屆中國“網絡文學 ”大會(hui) 網文企業(ye) 特色展區參觀。易海菲 攝

  中國網文如何“乘風破浪”

  中國網文在海外有多火?先來看一組數據:

  據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發布的《2023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2023年中國網文出海市場規模超過40億(yi) 元,海外訪問用戶約2.3億(yi) ,覆蓋全球200+國家及地區。

  此外,2022年,16部中國網絡文學作品首次被大英圖書(shu) 館收錄,內(nei) 容涵蓋科幻、曆史、現實、奇幻等多個(ge) 網絡文學題材。

  在國家文化政策扶持下,網站簽約作者高達數百萬(wan) 人。龐大的創作隊伍、豐(feng) 富的題材類型,讓中國網文在激烈的競爭(zheng) 中不斷創新、進步。

  連續兩(liang) 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hui) 副主席吳義(yi) 勤的兩(liang) 會(hui) 提案都聚焦網絡文學。在他看來,相較於(yu) 傳(chuan) 統文學,中國網文在海外的市場化程度更高,且受眾(zhong) 多為(wei) 年輕群體(ti) ,是中華文化走出去最具活力和創新性的載體(ti) 之一。

  然而,麵對著數百萬(wan) 海外讀者的閱讀需求,中國網文想要更好地“乘風破浪”,還需要解決(jue) 翻譯人手不足的難關(guan) 。

  吳義(yi) 勤給出的建議是采用AI翻譯。 “AI翻譯可以讓網絡文學實現規模化出海。以英語AI翻譯為(wei) 例,與(yu) 人工翻譯相比,僅(jin) 需原來10%的成本,效率提升百倍,準確率可達90%。”

  當地時間2023年9月18日,《封神第一部》在倫(lun) 敦舉(ju) 辦英國首映禮。歐陽開宇 攝

  中國電影如何“披荊斬棘”

  不僅(jin) 中國網文,近年來,中國電影也在海外吸引了大量粉絲(si) 。

  以真情打動億(yi) 萬(wan) 觀眾(zhong) 的《你好,李煥英》,用拳擊打破生活困境的《熱辣滾燙》,先後被索尼影業(ye) 購買(mai) 翻拍權和全球發行權;講述中國神話史詩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yun) )》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電影市場最佳類型片“藝術貢獻獎”;展現東(dong) 方文化家國情懷的《流浪地球2》海外票房超1億(yi) 元……

  隨著全球電影市場的不斷完善,海外觀眾(zhong) 對中國電影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國政協委員、演員甄子丹談及,過去海外接受度較高的是中國武打片,如今湧現出更多新類型的中國影片。“現在觀眾(zhong) 更聰明了,對電影提出了更高要求,那就是能打動觀眾(zhong) 。”

  全國政協委員、演員張凱麗(li) 說,自己應該是最早一批享受“出海”紅利的演員。20多年前《渴望》最早走出國門,在朝鮮、越南深受當地人民喜愛。她鼓勵影視工作者不斷提升內(nei) 容製作力、平台傳(chuan) 播力、IP影響力,積極向世界講好暖人心、聚人心的中國故事。

  “走出去的文化作品越多越好,雅要出去,俗也要出去。”全國政協委員、作家蔣勝男建議,“隻有‘出海’的東(dong) 西夠多,海外民眾(zhong) 才能接觸到更多來自中國的作品,才能從(cong) 中找到最大公約數。”

  誠然,中國電影從(cong) “出海”到“出圈”還有一段路要走,文藝創作者們(men) 應借助時代東(dong) 風,在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優(you) 渥的創作土壤上穩紮穩打,踏實走好每一步。

  從(cong) 小踏步到大跨步,期盼越來越多“走出去”的中國故事可以迎風奔跑,成為(wei) 海外受眾(zhong) 了解中國的文化之窗。(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