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3日電(陳彩霞 孟湘君)當地時間12日,美國又有三州迎來2024年總統選舉(ju) 民主黨(dang) 初選。據多家主流美媒測算,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已獲得足夠選舉(ju) 人票,正式鎖定民主黨(dang) 總統候選人提名。
美媒稱,預計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很快鎖定共和黨(dang) 總統候選人提名。這就意味著,拜登和特朗普在2024年11月大選中上演對決(jue) ,“幾乎不可避免”。這將是自1956年以來,美國總統選舉(ju) 中首次出現候選人“重賽”的情況,更是132年來,美國前任總統首次再度對決(jue) 四年前擊敗他的對手。分析稱,這勢必會(hui) 加深美國政治和社會(hui) 分歧,催生更多亂(luan) 象和風險。
隔空“鬥嘴” 拉開對決(jue) 序幕
在3月5日“超級星期二”的初選中,特朗普和拜登各自在黨(dang) 內(nei) 取得大勝,擴大領先優(you) 勢。3月9日,兩(liang) 人現身“搖擺州”佐治亞(ya) 州舉(ju) 行競選集會(hui) ,隔空“打嘴仗”,拉開對決(jue) 序幕。
當天,拜登在佐治亞(ya) 州亞(ya) 特蘭(lan) 大市集會(hui) 時表示,他和特朗普有著“截然不同的價(jia) 值觀”。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宮,美國將充滿“怨恨、複仇和報複。”拜登還抨擊特朗普在移民和墮胎等問題上的立場。
特朗普也不甘示弱,他當天在約100公裏外的羅馬市舉(ju) 行集會(hui) ,圍繞移民和邊境安全問題猛烈炮轟拜登,批評拜登“無意阻止這場致命的(移民)入侵”。
佐治亞(ya) 州是美國大選“搖擺州”之一,在2016年總統選舉(ju) 中被特朗普拿下。4年後,拜登又以微弱優(you) 勢贏得該州。當前,兩(liang) 人在該州競爭(zheng) 激烈。
“我們(men) 現在是一個(ge) 真正的戰場州。”亞(ya) 特蘭(lan) 大民主黨(dang) 眾(zhong) 議員兼州主席尼克瑪·威廉姆斯說道。
“總統拜登和前總統特朗普正在激烈對陣,”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稱,這預示著兩(liang) 黨(dang) 總統候選人將在接下來8個(ge) 月,踏上爭(zheng) 取佐治亞(ya) 州勝利的“艱苦競選之路”。
“最具分裂性”的大選
距離2024年11月美國大選投票日還有八個(ge) 月,拜登和特朗普提早鎖定總統候選人提名,意味著民主、共和兩(liang) 黨(dang) 正式對決(jue) 提前。
“這預計將成為(wei) 近年來曆時最長、成本最高、或許也是最具分裂性的總統競選。”《華盛頓郵報》評論稱。
民意調查機構蓋洛普公司早前的數據顯示,過去二十年來,美國共和黨(dang) 和民主黨(dang) 在聯邦政府權力、教育、墮胎、外貿、移民、槍支法律等重要問題上,已“高度極化”。
很久以前,在告別演說中,美國首任總統喬(qiao) 治·華盛頓就曾警告,“美國存在著黨(dang) 派分立的危險”。實際上,如今看來,一切爭(zheng) 議都可能成為(wei) 美國兩(liang) 黨(dang) 攻擊對手的“武器”。
3月7日,拜登在國情谘文演講中稱,他將努力推動恢複美國憲法對墮胎權的保護,並警告稱,特朗普再度上台必將推動實施全國性墮胎禁令。談到槍支暴力,拜登強調加強槍支管理的重要性,並指責特朗普執政時的不作為(wei) 。
而特朗普隨後猛烈回擊拜登,稱他的國情谘文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堪稱“國家的恥辱”。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也評論稱,拜登此次國情谘文“高度政治化”,人們(men) 更可能記住其基調而不是內(nei) 容。
“選民的擔憂”
“2024年總統選舉(ju) 將在嚴(yan) 重兩(liang) 極分化之際進行,”CNN稱,“選民將不得不在兩(liang) 種相互競爭(zheng) 的願景中做出選擇。”
盡管拜登和特朗普在各自黨(dang) 內(nei) 初選道路上一路猛進,但背後卻潛藏著“選民的擔憂”。
民主黨(dang) 一邊,選民對所謂的“拜登經濟學”並不買(mai) 賬,多數美國人仍在為(wei) 通脹高企感到痛苦。共和黨(dang) 方麵,特朗普官司纏身,共受到91項罪名指控。此外,他還在少數族裔和移民問題上“大放厥詞”,引發部分選民擔憂。
多項民調結果顯示,大多數美國人不希望拜登和特朗普“重賽”。據路透社/益普索最新民調,70%受訪者不希望拜登尋求連任,其中一半是民主黨(dang) 人;56%受訪者不支持特朗普參選,其中包括約三分之一的共和黨(dang) 人。
《經濟學人》日前評論稱,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ju) 與(yu) 其說是一場“人氣競賽”,不如說是美國選民的一場“公投”。然而不是投哪個(ge) 好,而是選哪個(ge) “最不壞”。
“拜登和特朗普的再次對決(jue) ,將使人們(men) 越發感到,美國政治體(ti) 係不是為(wei) 普通民眾(zhong) 服務的。”美國馬裏蘭(lan) 大學國際和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克萊·拉姆齊總結道。(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