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向“新”而行 以“質”取勝

孫小梅、陳曉萍 發布時間:2024-03-14 09:00:00來源: 泰州新聞網

  2024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新質生產(chan) 力”是備受關(guan) 注的熱詞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新質生產(chan) 力,特點在“新”,關(guan) 鍵在“質”,落腳點在“生產(chan) 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要堅持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不斷完善人才集聚機製,持續深化產(chan) 業(ye) 迭代升級,大力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新”字上求突破,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從(cong) 國產(chan) 大飛機C919完成商業(ye) 首飛、國產(chan) 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正式命名交付到“九州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問世、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創新捷報頻頻傳(chuan) 出,科創成果接連湧現,中國的科創實力攻克了一個(ge) 個(ge) “卡脖子”難題。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要堅持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不斷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讓科技創新這一“關(guan) 鍵變量”真正變成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加快形成更多的新質生產(chan) 力。

  在“質”字上下功夫,深化產(chan) 業(ye) 迭代升級。在國際競爭(zheng) 加劇的背景下,我國已進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與(yu) 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的交匯期,因地製宜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迫在眉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載體(ti) 是產(chan) 業(ye) ,要統籌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向“新”轉型、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布局建設未來產(chan) 業(ye) ,著力延鏈補鏈強鏈,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要聚焦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核心產(chan) 業(ye) 等,大力發展新材料、人工智能、數字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推動科技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創新的深度融合。要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加快綠色科技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做強綠色製造業(ye) 、發展綠色服務業(ye) 、壯大綠色能源業(ye) ,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ti) 係,實現經濟發展與(yu) 生態保護雙贏。

  在“力”字上見成效,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新質生產(chan) 力有別於(yu) 傳(chuan) 統生產(chan) 力,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科技創新是關(guan) 鍵要素,人才驅動是必要支撐。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歸根結底要依靠人才隊伍建設,尤其是高質量人才隊伍建設。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立足新發展階段,精準引進“高精尖人才,迭代優(you) 化人才培育政策,既要招引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jun) 人才等“領頭羊”,也要引育青年科技人才、高校畢業(ye) 生等生力軍(jun) ;既要在資源配置、服務保障等方麵優(you) 先保障,也要在項目支持、平台搭建等方麵予以傾(qing) 斜,推動創新要素向重點區域集中、向重點企業(ye) 集聚,著力打造一批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是一篇凝“新”聚力的大文章,我們(men) 要堅持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wei) 指引,勇爭(zheng) 先、善作為(wei) ,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硬核力”,提升產(chan) 業(ye) 體(ti) 係“競爭(zheng) 力”,激發人才支撐“內(nei) 動力”,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躍升。(孫小梅、陳曉萍)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