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3月14日電 題:中國起重機為(wei) 何成為(wei) 美國的“眼中釘”
作者 三裏河
1994年,振華重工首次將中國大型集裝箱起重機帶入美國市場時,怎麽(me) 也想不到,30年後,中國製造的起重機成了美國的“眼中釘”。
今年2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提出,在未來5年內(nei) 投資200多億(yi) 美元用於(yu) 港口安全建設,其中包括在美國國內(nei) 生產(chan) 新的港口起重機,以更換全美各地港口的中國產(chan) 起重機,消除其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所謂“潛在威脅”。
美媒近日就該事件大肆炒作,稱產(chan) 自中國的起重機帶有先進的傳(chuan) 感器,安裝了可以遠程訪問的“蜂窩調製解調器”,可以記錄和追蹤集裝箱的來源地和目的地。
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重型裝備製造商之一,振華重工於(yu) 3月9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所提供的起重機不會(hui) 對任何港口構成網絡安全風險。截至2023年底,振華重工的港機設備在美國市場占比達80%以上,產(chan) 品遍布西雅圖、邁阿密、長灘等重要港口。
中國起重機矗立在世界各地
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振華重工的岸橋、場橋、運輸船。 振華重工供圖
美國或許很多人是從(cong) 奧巴馬的一次演講中認識了振華重工。
2013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在邁阿密港口發表演講,大談“美國製造”。結果一陣風吹落了奧巴馬身後港口起重機上的美國國旗,露出了“振華ZPMC”的標誌。隨後,現場工作人員迅速爬上起重機,再次用美國國旗遮擋住“振華”。這件事也讓振華重工名聲大噪,許多網民戲稱“奧巴馬免費為(wei) 中國製造代言”。
振華重工於(yu) 1992年正式成立,那時的港口機械市場主要由歐洲、日本、韓國的重工企業(ye) 覆蓋,占據了全球95%以上的市場。初出茅廬的振華一開始就瞄準了國際市場,在“搶灘”加拿大溫哥華港後,美國市場成了振華的第二個(ge) 目標。
美國是集裝箱機械的創始“前輩”,由於(yu) 勞動力日趨昂貴,在振華重工誕生之時,美國已退出起重機製造市場,其所需設備全部依賴進口,但美國在技術和法規方麵仍然有著嚴(yan) 苛標準。
1994年,振華重工在國際招標中一舉(ju) 中標,為(wei) 美國邁阿密港製造4台超巴拿馬型岸橋(岸邊集裝箱起重機),這是振華產(chan) 品首次進入美國,也是中國大型集裝箱機械首次進入美國市場。為(wei) 了按時交付這筆訂單,振華重工甚至自己打造了整機遠洋運輸船。
1998年,美國有6個(ge) 港機項目向全球招標,振華重工中了5個(ge) 。英國的行業(ye) 專(zhuan) 業(ye) 雜誌《World Cargo News》也因此刊登出:ZPMC(振華重工)“席卷”美國。
現如今,振華重工的產(chan) 品已進入全球107個(ge) 國家和地區。其中,岸橋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超過70%,連續27年保持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
在目前美國的港機市場中,除了振華重工,中國的三一重工、芬蘭(lan) 的科尼和卡爾瑪、德國的利勃海爾等都是“玩家”,這些企業(ye) 無一不是工程機械製造領域的龍頭企業(ye) 。
振華重工為(wei) 什麽(me) 能將港機設備做到全球第一?“一是因為(wei) 它已經形成規模效應,二是因為(wei) 它在技術創新和勞動力、運輸、原材料等綜合成本方麵具備比較優(you) 勢。”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南通大學長三角現代化研究院院長何建華告訴“三裏河”,中國龐大的市場以及中國人勤勞肯幹的性格,也為(wei) 培育世界級製造業(ye) 企業(ye) 提供沃土。
隨著中國工程機械製造能力持續增強,相關(guan) 企業(ye) 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中國工程機械工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工程機械累計出口額3414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8%。從(cong) 各企業(ye) 公布的數據來看,海外市場的拓展是工程機械企業(ye) 2023年業(ye) 績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
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振華重工建造的自動化岸橋。 振華重工供圖
“安全威脅”是個(ge) 筐
今年美國大選一開始,一些美國政客就開始提議拿中國汽車“開刀”,先有議案建議提高對中國汽車的進口關(guan) 稅,後有拜登宣布將“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動”,確保“來自中國等令人擔憂的國家的進口汽車不會(hui) 破壞我們(men) 的國家安全”。話術與(yu) 針對中國產(chan) 起重機時如出一轍。
何建華表示,現階段,世界大國已從(cong) 重視虛擬經濟回歸到重視實體(ti) 經濟發展,而工業(ye) 則是一個(ge) 國家強大的引擎。“美國過度‘去工業(ye) 化’的發展方式,使它處在相對不利的位置,所以美國要對工業(ye) 、製造業(ye) 最強大的中國進行遏製和打擊。”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中國製造業(ye) 增加值超過美國成為(wei) 第一製造業(ye) 大國。此後,中國製造業(ye) 連續14年位居全球首位。中國也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ye) 門類41個(ge) 工業(ye) 大類、207個(ge) 工業(ye) 中類、666個(ge) 工業(ye) 小類的國家。
這樣看,美方不斷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以至於(yu) 草木皆兵的邏輯其實很清晰。中國產(chan) 汽車、起重機等成為(wei) 美國的“眼中釘”,在大類上都屬於(yu) 製造業(ye) 。中國的製造業(ye) 太強了,市場競爭(zheng) 下的比較優(you) 勢極其突出,影響到了美國的利益,所以要千方百計地對中國進行打壓。
學界有個(ge) 詞來形容美國目前的競爭(zheng) 模式——“比爛”,也就是“傷(shang) 敵一千,自損八百”,看誰先撐不住。
何建華認為(wei) ,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決(jue) 策者某種程度上陷入了認知誤區。以振華重工為(wei) 例,雖然是中國企業(ye) ,但產(chan) 品卻是世界共享的。振華之所以能在美國占據很高的市場份額,是公平競爭(zheng) 的結果,“如果產(chan) 品又貴又不好用,美國也不會(hui) 購買(mai) 振華的產(chan) 品,所以這本身是一個(ge) 互利互惠的事情。”
1月22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從(cong) 指控中國信息技術設備留有“後門”,到聲稱中國生產(chan) 的起重機是收集情報的“特洛伊木馬”,再到渲染中國生產(chan) 的電動車電池“威脅”國家安全,美國有關(guan) 政客鼓吹的“中國威脅”氣泡越吹越大,同時他們(men) 打著國家安全幌子遏製中國發展的真實意圖也越來越暴露無遺。對這些美國政客來說,中國什麽(me) 先進,什麽(me) 就是“威脅”,就要采取一切措施進行打壓。(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