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4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謝藝觀)3月1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對外發布2024年“激發消費活力”消費維權年主題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低價(jia) 旅遊團暗存強製購物、視頻平台會(hui) 員服務“打了折扣”、共享充電寶“好借難還”引共鳴。
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圖片來自中消協報告。
調查發現,近八成受訪者對線上線下消費環境表示放心,多數受訪者對消費環境監管力度與(yu) 成效表示認可,認為(wei) 消費環境越來越好;線上線下消費市場發展各有特色,不同消費模式規範性受到消費者認可,線下市場規範度評價(jia) 高於(yu) 線上,新消費渠道規範性有待加強。
調查顯示,超七成消費者自認能做到理性決(jue) 策,理性消費趨勢顯著。企業(ye) 經營表現中,“售後保障”連續三年最受關(guan) 注,“多平台價(jia) 格差異大”成為(wei) 影響消費意願的關(guan) 鍵因素。多數消費者領取過形式不一的政府惠民消費券或平台、經營者發放的打折券、滿減券,超七成消費者對各類消費券體(ti) 驗表示滿意,建議未來可增加消費券發放種類及覆蓋領域。
影響消費者消費意願的因素。圖片來自中消協報告。
調查數據還表明,當前我國消費環境建設取得積極成效。超七成消費者認為(wei) 消費環境越來越好,對政府有關(guan) 部門改善消費環境的工作力度表示認可。與(yu) 此同時,一些薄弱短板和新老問題仍然困擾消費者,個(ge) 人信息泄露、浪費現象、網絡謠言和預付卡經營者跑路等問題亟待治理,價(jia) 格虛高、虛假宣傳(chuan) 、貨不對板、售後服務沒保障、損害健康和假冒偽(wei) 劣現象不容忽視,應當加強治理。
消費環境可能存在的短板問題。圖片來自中消協報告。
調查數據同時表明,超九成消費者能夠識別消費問題,消費維權維權意願和主動性持續增強,絕大多數消費者不再“默默忍受”。從(cong) 有過維權經曆的受訪者反饋來看,47.4%的受訪者認為(wei) “商家願意退換即可”;45.5%的受訪者認為(wei) 經營者應當“賠償(chang) 損失(含額外賠償(chang) )”。總體(ti) 而言,對維權便利性與(yu) 綜合服務表示滿意的受訪者占比超過六成。
“消費活力反映的是一個(ge) 城市或地區的消費活躍程度,也是體(ti) 現消費者參與(yu) 市場交易、改善生活的能力和信心的重要參照。”中消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本次年主題調查表明,超六成消費者認為(wei) 本地區2023年的消費市場充滿活力,預計2024年消費活力將更加充沛,83.5%的消費者認為(wei) 未來一年的家庭收入將穩中有升,預期保持樂(le) 觀。
從(cong) 消費者未來一年預計增加開支的情況看,食品、兒(er) 童用品、日用百貨、汽車及零部件類占據較高比重和優(you) 先順序;服務類消費中,將文化娛樂(le) 、醫療服務、體(ti) 育健身、裝修服務、旅遊等納入計劃的受訪者占比均超過20%。
相關(guan) 數據也顯示,消費者對於(yu) 服務消費的關(guan) 注度要高於(yu) 商品消費,悅己型消費、體(ti) 驗式消費、大健康消費、陪伴型消費等均為(wei) 近年來的新熱點;在滿足基礎性消費之外,優(you) 化消費體(ti) 驗、促進品質升級、體(ti) 現個(ge) 性價(jia) 值的消費意願更加強烈,追捧“時尚”“潮流”的趨勢更加明顯。從(cong) 消費體(ti) 驗相關(guan) 的議題來看,“售後服務”“性價(jia) 比”“好評率”三項更受消費者關(guan) 注。(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