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一些國家規範管理農村自建房的經驗做法

發布時間:2024-03-18 08:3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奧地利小鎮哈爾施塔特的自建房與(yu) 周邊山水和諧統一,相得益彰。

  本報記者 劉仲華攝

  墨西哥伊達爾戈州的農(nong) 村自建房自帶小院,花團錦簇。

  胡玲芳攝

  在西班牙馬德裏自治區奧爾卡胡埃洛德拉謝拉村,自建房屋與(yu) 當地古建築風格保持一致。

  本報西班牙分社 大衛·阿瑪爾攝

  位於(yu) 日本東(dong) 京遠郊的“一戶建”自建房。

  本報記者 嶽林煒攝

  克羅地亞(ya) 農(nong) 村地區自建房周邊綠意盎然。

  本報記者 劉仲華攝

  瑞士村莊伊瑟爾特瓦爾德位於(yu) 阿爾卑斯山布裏恩茨湖岸邊,風景如畫,村中自建房與(yu) 周邊自然環境融為(wei) 一體(ti) 。

  法布裏斯·科夫裏尼攝(影像中國)

  建房子是農(nong) 村地區繞不開的話題,一些國家重視農(nong) 村自建房的建設和管理,努力使有關(guan) 農(nong) 村自建房的法規和流程日趨完善,建設標準更加規範。

  保持和諧統一

  遠處重巒疊嶂,近處木屋錯落,隱於(yu) 山間的瑞士鄉(xiang) 村小屋美如畫作。盡管近60%的瑞士人都是租房子住,但在農(nong) 村建房仍是瑞士大多數家庭的夢想。

  在瑞士,政府要求農(nong) 村建房應與(yu) 周圍自然環境融為(wei) 一體(ti) ,建築材料必須考慮到當地氣候、自然特征、可用資源等因素。“在有限的土地上怎樣建造美觀的房屋,形成一幅自然和諧的怡人畫卷,是瑞士各級政府的重要任務。”瑞士資深建築師盧卡斯介紹,瑞士農(nong) 村地區住房麵積較小,但生態環境很好。民居周圍大多是綠色的草坪,被鮮花裝飾得絢麗(li) 多彩。每棟房子都經過精心設計,和環境融為(wei) 一體(ti) ,靜謐而幹淨。

  不過,瑞士家庭在農(nong) 村自建房需要遵守許多規定。可建設用地被劃分為(wei) 住宅區、公共建築區或工商業(ye) 區。住宅區又進行細分,比如,A區可建獨棟別墅,B區可建整層房屋,C區可建聯排別墅。“這樣的規劃,可使村鎮被森林、田野、河流環繞,在村鎮內(nei) 又能呈現錯落有致的建築群。”盧卡斯說。

  同時,瑞士建築保護法規定,住宅要遵守土地利用率規範。土地利用率是指房屋麵積與(yu) 建築麵積之比,建築申請人不能輕易提高利用率。例如,當土地利用率為(wei) 30%時,可以在600平方米地塊上建造居住麵積最多為(wei) 180平方米的房屋。這一規定防止了房屋間距過於(yu) 狹窄、影響采光以及占用裝飾、休閑、綠地空間等問題。此外,房屋內(nei) 的地下室、閣樓、洗衣房、車庫等空間設計,也要向政府機構上交建築設計圖,由專(zhuan) 家來判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青鬆晚楓點綴,原木暖色外牆,日式鄉(xiang) 村小屋風格獨特。在日本,每家每戶都可以按照自家的土地麵積、風格喜好設計房屋。與(yu) 城市住宅相比,日本鄉(xiang) 村房屋麵積更大,既有木結構,也有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日本建房取用的木材,要根據當地林業(ye) 部門的規定,到指定地點采伐;使用雪鬆和柏樹等當地材料時,要與(yu) 自建房周圍的環境相協調;設置綠籬時,還應保護當地環境和綠化。

  早在1998年,日本農(nong) 林水產(chan) 省就發布了《關(guan) 於(yu) 施行優(you) 質農(nong) 村住宅建設促進法的通知》,對農(nong) 村自建房提出了詳細要求:建築位置應在農(nong) 村和山村地區、城市近郊等形成良好自然環境的地域;建築應為(wei) 占地麵積300平方米以上,建築麵積率30%以下,容積率50%以上,三層以下的“一戶建”獨棟住宅。“一戶建”占地麵積較大,門前一般沒有圍牆,點綴幾塊地磚或石子鋪路。房前帶有草坪和綠植,營造出鬱鬱蔥蔥的氛圍。

  一些發展中國家越來越重視農(nong) 村自建房的可持續發展,建築與(yu) 鄰近自然環境相協調。在墨西哥,許多農(nong) 村家庭會(hui) 就地取材,建設適應當地氣候、環境的房屋,盡量減少對周邊森林、土壤、植被等的破壞。一些地區相關(guan) 部門會(hui) 組織培訓班,指導當地民眾(zhong) 使用綠色環保建築材料和技術,鼓勵在光照充足地區建設環保房屋,充分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以減少化石能源消耗帶來的碳排放。

  重視安全節能

  為(wei) 推動實現自建住房安全,墨西哥公共安全部下屬的國家民防總局、國家災害預防中心與(yu) 該國國家勞動者住房基金研究所、國家住房委員會(hui) 等機構,一同製定了《安全住房自建基本指南》。該指南為(wei) 自建房家庭作出了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包括從(cong) 開工到竣工全流程各個(ge) 環節的指導,對墨西哥農(nong) 村自建房實現安全、宜居和易於(yu) 維護起到積極作用。

  考慮到墨西哥地處地震、颶風和洪水高發地帶,該指南還從(cong) 技術角度對自建房提出最基本的安全標準,以及實現這些安全標準的具體(ti) 指導。比如,對於(yu) 強風地區自建房,指南會(hui) 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對建築材料選用和屋頂、圍欄加固等給出專(zhuan) 業(ye) 建議,幫助當地自建房家庭在遭受自然災害時,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

  日本同樣是地震多發國家,每年有感地震1000多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每年至少1次。日本農(nong) 村房屋多是兩(liang) 層,少有高層建築,且多是木質結構,這有利於(yu) 提升抗震性能。日本的建築工程要從(cong) 政府部門獲得開工許可,除上交設計圖紙、施工圖紙等文件外,還必須提交建築抗震報告書(shu) 。抗震報告書(shu) 的內(nei) 容包括:根據不同的地震強度,計算不同震級下房屋的受力大小,進而確定建築的梁柱位置、承重以及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的規格和配比。1995年,日本修訂的建築基準法規定,高層建築必須能夠抵禦裏氏7級以上的強烈地震。

  除了房屋抗震,日本農(nong) 村家家戶戶還會(hui) 設計兩(liang) 個(ge) 逃生出口,一個(ge) 是大門口,一個(ge) 是避難井。地震發生時,如果大門口被堵住,居民會(hui) 快速逃進避難井裏。這種設計在日本是硬性要求,否則無法獲批許可。日本自建房還會(hui) 在陽台設計一個(ge) 逃生通道,即鄰裏陽台上銜接的那堵牆壁,在建築時采用一種超薄材料,而非鋼筋水泥,當地震發生需要逃生時,敲開即可。

  農(nong) 村自建房在變得更加安全的同時,節能環保方麵也有更高要求。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瑞士更加重視房屋的節能環保功效,如今太陽能電池板等節能減排技術已成為(wei) 瑞士自建房的標配。太陽能轉化為(wei) 居民所需的電力和熱能,還能為(wei) 電動車充電,用不完的電則可以接入電網。

  家住瑞士伯爾尼郊區的米謝爾一家,去年建造了一棟別墅。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整套別墅的地皮需要20萬(wan) 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約合8.19元人民幣),別墅建設費用40多萬(wan) 瑞士法郎,停車位約2萬(wan) 瑞士法郎等。她表示,雖然花費不少,但家庭生活用電完全不用擔心。瑞士政府采用稅收減免和補助津貼等政策,鼓勵建設節能型房屋。銀行會(hui) 給予節能房屋高達0.8%的利息折扣,最長期限為(wei) 5年。

  處罰違法行為(wei)

  農(nong) 村自建房容易出現違規建設、無序擴張的問題。對此,日本通過修改建築基準法,加大對違法行為(wei) 的處罰力度。對於(yu) 不聽從(cong) 勸阻非法施工的,責任人罰款300萬(wan) 日元(1日元約合0.05元人民幣),有期徒刑由1年提高到3年,法人則罰款1億(yi) 日元;建築設計不符合規定時,對責任人的懲罰由罰款50萬(wan) 日元提高為(wei) 判處3年有期徒刑並處罰款300萬(wan) 日元,法人罰款由50萬(wan) 日元提高到1億(yi) 日元。此外,被停業(ye) 或以其他方式停業(ye) 的建築師、建築公司、房地產(chan) 經紀人的信息將被公開,從(cong) 法律層麵進一步保障建築技術法規的嚴(yan) 格執行。

  “瑞士在100年前,曾出現過農(nong) 村自建房失控的現象。”盧卡斯介紹,二戰後,瑞士開始頒布各種法律法規來保護舊建築,同時規範新建築。瑞士的建築和規劃法由聯邦、州和市法令組成,除了聯邦空間規劃法之外,還包括州建築法、市政建築法等。值得一提的是,瑞士的銀行也間接擔負起“法官”的角色。銀行會(hui) 按照各級政府的法律規定,決(jue) 定是否給建房家庭貸款。對於(yu) 不符合設計要求、不節能房屋,銀行往往不會(hui) 同意貸款。瑞士還通過強製性建築保險,間接影響農(nong) 村建築材料的選擇。比如,保險公司會(hui) 說服建設者將茅草屋頂改成瓷磚屋頂,因為(wei) 前者保險費用是後者的兩(liang) 倍。

  墨西哥自建房屋需要聘請有資質的建築設計師按照政府有關(guan) 規定和家庭住房需求設計好圖紙,然後將設計圖、購房合同以及公證書(shu) 等材料提交給當地房產(chan) 部門,待審核批準後方可動工。自建房設計隻要不違反法律規定,一般都會(hui) 通過,不過想要擴建或再次修改房屋設計時,則需要重新申請。如果自建房周邊有河流或森林,當地環保局也會(hui) 對自建房提出一定要求,比如不能隨意砍伐樹木、排水係統不能將生活汙水排入河流等,如果違反將會(hui) 受到相應處罰。

  對農(nong) 村地區的重視和發展,是各國都需要發力的重點。如今,隨著農(nong) 村生態環境改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一些國家的農(nong) 村正吸引更多城市人、年輕人,從(cong) 城市搬到近郊甚至鄉(xiang) 村居住蔚然成風。加強對農(nong) 村自建房的規範管理,將有助於(yu) 保障農(nong) 村居民的居住安全、提升農(nong) 村地區整體(ti) 居住環境,進一步推動農(nong) 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