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羅安達3月16日電 特稿|攜手書(shu) 寫(xie) 中非共同發展的精彩故事
新華社記者呂誠成 閆然 代賀
安哥拉位於(yu) 非洲大陸西南部,西瀕大西洋,有“春天國度”之稱。
從(cong) 首都羅安達市中心驅車向南18公裏,一大片錯落有致的高層住宅樓區映入眼簾,這是中企在當地承建的最大民生工程——凱蘭(lan) 巴新城。
2010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xi) 近平在訪問安哥拉的繁忙日程中,抽出半天時間考察這一項目,中安兩(liang) 國建設者深受鼓舞。正是在那次訪問期間,中安兩(liang) 國宣布建立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新城從(cong) 荒漠中拔地而起,見證著兩(liang) 國合作升級加速。
龍年春天,北京又迎來非洲夥(huo) 伴。3月15日下午,習(xi) 近平主席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安哥拉總統洛倫(lun) 索舉(ju) 行會(hui) 談,兩(liang) 國元首宣布將中安關(guan) 係提升為(wei) 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是好朋友之間的相互幫助”“堪稱互利合作的典範”——中安關(guan) 係實實在在造福兩(liang) 國人民,得到兩(liang) 國元首高度評價(jia) 。
“這份友誼鐫刻於(yu) 安哥拉的曆史”
2012年,凱蘭(lan) 巴新城超過700幢樓宇、2萬(wan) 套房屋順利交付,12萬(wan) 居民陸續來此安家落戶。很多當地人更習(xi) 慣稱之為(wei) “彩虹之城”。
“一切好像在閃閃發光。”73歲的居民加斯帕·佩德羅對當年喬(qiao) 遷的喜悅記憶猶新,“感謝習(xi) 近平主席,感謝安哥拉和中國的合作,讓我們(men) 擁有了現代化的家園。”
穿過擺滿綠植的走廊,走進佩德羅的家門。暖橙色的客廳中,女兒(er) 結婚、孫輩出生的照片整齊擺放在書(shu) 櫃一側(ce) ,房間收拾得整潔明亮。“我和妻子每天下樓散步,孩子們(men) 會(hui) 來看望我們(men) ,這樣的生活平安幸福,我們(men) 很感謝,很滿足。”佩德羅說。
在這裏,學校、自來水廠、汙水處理廠、變電站等配套設施齊備,生活秩序井然。見到中國人,或是提到與(yu) 中國有關(guan) 的話題,當地居民總是露出友善的微笑。
馬裏奧·卡辛達在新城內(nei) 一家餐廳擔任經理已有6年。在他看來,凱蘭(lan) 巴新城解決(jue) 的不僅(jin) 是居住問題:“新城在一片荒漠上拔地而起,自開工建設起就創造了就業(ye) 機會(hui) ,吸引更多人來這邊發展,我們(men) 都從(cong) 中受益。”
百棟高樓,凝結著中安兩(liang) 國建設者的智慧和汗水。參與(yu) 新城建設的工程師齊軍(jun) 團對記者回憶起,當地土質缺乏黏性,雨水一泡就散,中方日夜研究,最終采用分層回填等辦法攻克難題。“一想到能學以致用給當地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就覺得幹勁十足,”他說。
安哥拉中資企業(ye) 商會(hui) 會(hui) 長範軍(jun) 濤清晰記得,習(xi) 近平2010年考察這一項目時,“首先走向基層員工代表,與(yu) 大家一一握手,非常親(qin) 切”。隨後,習(xi) 近平在座談中,讚揚當地中企員工“勇於(yu) 在艱苦條件下打硬仗、打勝仗”。範軍(jun) 濤說,大家聽到後都備受鼓舞,“心裏一股勁頭蹭蹭往上冒”“我們(men) 要紮根一線好好幹、幹出成績”。
2023年,中國和安哥拉慶祝建交40周年。當前,中安關(guan) 係發展勢頭良好,政治互信持續深化,務實合作成果豐(feng) 碩,切實惠及兩(liang) 國人民。中國連續多年成為(wei) 安哥拉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重要投資來源國,安哥拉是中國在非洲第二大貿易夥(huo) 伴。
安哥拉十一月傳(chuan) 媒集團董事長德魯蒙德·馬富塔說:“當安哥拉內(nei) 戰結束、百廢待興(xing) 時,是中國第一個(ge) 向安哥拉伸出了援手。這份友誼鐫刻於(yu) 安哥拉的曆史。我們(men) 要繼續攜手向前。”
“夢想成為(wei) 優(you) 秀的技術人員”
15日的會(hui) 談後,兩(liang) 國元首共同見證簽署關(guan) 於(yu) 編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經貿、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等領域多項雙邊合作文件。
安哥拉韋南西奧·德莫拉外交學院學者蒂亞(ya) 戈·阿曼多密切關(guan) 注著洛倫(lun) 索總統訪華的消息。他認為(wei) ,兩(liang) 國元首會(hui) 談成果“直接回應安哥拉推動經濟發展、增加產(chan) 業(ye) 投資、加速農(nong) 業(ye) 現代化改革等重要關(guan) 切”。他說,洛倫(lun) 索總統此行還將訪問山東(dong) 省,“山東(dong) 是中國一個(ge) 製造業(ye) 大省,在農(nong) 業(ye) 領域也有先進技術和豐(feng) 富經驗,這些都是安哥拉同中方繼續深化合作的機遇所在”。
山東(dong) 省去年同安哥拉本戈省簽署友好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農(nong) 業(ye) 、經貿、職業(ye) 教育等方麵加強合作。
奧德工業(ye) 園坐落於(yu) 本戈省丹德市,由總部位於(yu) 山東(dong) 的奧德集團投資。自2019年投入使用以來,園區內(nei) 已有6個(ge) 工業(ye) 項目投產(chan) 運營,目前中方員工約200人,本地員工約1700人。2021年6月,洛倫(lun) 索總統來園區參觀時,“點讚”園區為(wei) 促進當地就業(ye) 和稅收、推動安哥拉工業(ye) 化進程和經濟多元化發展所作貢獻。
工業(ye) 園外聯高級經理若昂·保羅已在這裏工作多年,“同中國等國同事一起工作的經曆,打開了我的視野,讓我明白一個(ge) 道理,隻有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我們(men) 國家的發展才更有希望”。
在距離丹德市約60公裏的首都羅安達,青島佑興(xing) 集團法蒂瑪家具廠的車間內(nei) ,“安全生產(chan) ”中葡雙語標語格外醒目。機器轟鳴聲中,有人全神貫注地切割板材,有人搬運物料,忙碌而有序。
“在這裏,每個(ge) 人都夢想成為(wei) 優(you) 秀的技術人員,靠自己的雙手獲得體(ti) 麵生活。”30歲的家具廠人事經理威爾遜·曼努埃爾告訴記者,“產(chan) 品的高品質和設計感,讓許多原本愛買(mai) 進口貨的消費者感到驚豔,轉而成了我們(men) 的顧客。”
如今,法蒂瑪家具廠的櫥櫃、衣櫃等產(chan) 品已占安哥拉國內(nei) 市場四成,沙發品牌占比也達四分之一。總經理朱炳豐(feng) 說,家具產(chan) 業(ye) 本地化加快,不僅(jin) 提升了產(chan) 品性價(jia) 比,讓更多老百姓用得起更好的產(chan) 品,也帶動當地供應商和加工企業(ye) 成長起來。
安哥拉工業(ye) 和貿易部長魯伊·米根斯在接受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中國工業(ye) 化發展惠及民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安哥拉希望借鑒中國工業(ye) 化經驗,期待更多中企來安投資興(xing) 業(ye) ,繼續拓展兩(liang) 國互惠合作空間。
“為(wei) 非中未來儲(chu) 備更多青年活力”
安哥拉青年路易斯·埃裏瓦爾多在上學期間對通信技術興(xing) 趣濃厚,一次在華為(wei) 公司接受培訓的機會(hui) ,讓他鎖定了自己的職業(ye) 發展目標。經過4輪麵試,他如願以償(chang) 進入華為(wei) 安哥拉公司工作,6年來從(cong) 職場新人成長為(wei) 技術總監。
2022年,安哥拉政府與(yu) 華為(wei) 簽署“數字人才”培養(yang) 項目諒解備忘錄,計劃未來5年內(nei) 培訓超過1萬(wan) 名安哥拉青年。
非洲發展急需人才,職業(ye) 教育合作空間廣闊。2023年8月,在南非約翰內(nei) 斯堡,習(xi) 近平主席和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共同主持中非領導人對話會(hui) ,就下階段加強中非務實合作、助力非洲一體(ti) 化和現代化事業(ye) 提出3項舉(ju) 措,“中非人才培養(yang) 合作計劃”正是其中之一。
2024年1月12日,在安哥拉中部萬(wan) 博省萬(wan) 博市,中國援建的安哥拉職業(ye) 技能培訓中心舉(ju) 行啟用儀(yi) 式。中心占地超過2萬(wan) 平方米,設有機器人、機械加工、計算機、測量和汽修等30個(ge) 實驗室和6個(ge) 車間,第一階段計劃每年培訓2400人。
當天,洛倫(lun) 索總統親(qin) 自為(wei) 培訓中心剪彩。在參觀時,他仔細詢問項目建設和教學規劃。參觀結束後,車隊準備離開,洛倫(lun) 索總統再次下車,同中方人員握手致謝。
“這是一個(ge) 設備齊全的現代化培訓中心,教師都在中國接受過培訓。我們(men) 非常感謝中國的幫助,更期待未來繼續與(yu) 中國合作。”培訓中心校長熱拉爾多·潘巴桑若說。
安哥拉就業(ye) 和社會(hui) 保障國務秘書(shu) 佩德羅·菲利佩說,近年來,職業(ye) 培訓和人才培養(yang) 成為(wei) 安哥拉和中國合作的重點之一,“雙方合作卓有成效,這將為(wei) 我們(men) 的未來發展儲(chu) 備更多青年活力”。
中國和安哥拉合作基礎好、規模大、互補性強,互利合作有著巨大潛力和光明前景。隨著雙邊關(guan) 係邁上新台階,兩(liang) 國將攜手書(shu) 寫(xie) 更多共話友誼、共同發展、共謀振興(xing) 的故事新篇。(參與(yu) 記者:陳杉、李亞(ya) 輝、叢(cong) 佳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