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尋味中華|飲食)天水麻辣燙:臨時開設公交專線的火熱香辣

閆姣 九美旦增 田鵬鶴 發布時間:2024-03-18 09:0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天水3月17日電 題:天水麻辣燙:臨(lin) 時開設公交專(zhuan) 線的火熱香辣

  作者 閆姣 九美旦增 田鵬鶴

  “第一天排隊2小時沒吃上,第二天耗時近6個(ge) 小時,終於(yu) 吃上了!”在甘肅天水市秦州區海英麻辣燙店門前,來自廣東(dong) 的旅遊博主遊文波終於(yu) 吃上了心心念念的天水麻辣燙。意猶未盡的他告訴記者,天水麻辣燙的特別之處在於(yu) ,辣中帶點麻麻的感覺,而且辣椒經過油潑之後特別香。

  連日來,在甘肅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小吃麻辣燙成了新晉“頂流美食”,經“屏屏相傳(chuan) ”火速“出圈”後,吸引了各地大批食客慕名前來。

  16日,此前率先走紅網絡的幾家天水麻辣燙店鋪依舊被圍得水泄不通,等候嚐鮮的隊伍彎彎繞繞排成了迷宮,平均排隊時間數小時。每隔幾分鍾,現場誌願者就要上前提醒食客“勿要擁擠、讓開通道”,還有源源不斷的客流被臨(lin) 時開設的“麻辣燙公交專(zhuan) 線”,從(cong) 高鐵站和機場等地“一站式”送至麻辣燙店鋪前。

  3月14日,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食客展示裹滿紅油辣子的麻辣燙。九美旦增 攝

  “麻辣燙是我現在最喜歡的食物,尤其甘肅本地生產(chan) 的各類粉,在台灣根本吃不到。”“95後”台灣女孩陳方雨專(zhuan) 程從(cong) 蘭(lan) 州坐高鐵來探秘天水麻辣燙。她說,自己從(cong) 前在台灣基本不吃辣,來甘肅後逐漸愛上了辣辣的食物,日常也會(hui) 在蘭(lan) 州專(zhuan) 門尋覓美味的麻辣燙,盡管熱門店鋪有時晚上還在排隊。

  “我們(men) 自製的紅油辣子是‘靈魂’,主打香而不辣、紅而不辣。”在天水經營麻辣燙生意20多年的楊繼兵告訴記者,該店每天上午近11點開門營業(ye) ,但近日食客們(men) 從(cong) 早上6點多就開始排隊,由於(yu) 等候的人太多,打烊時間不斷延遲,加之要準備第二天的食材,忙碌到次日淩晨才能休息。

  “我們(men) 會(hui) 一次性熬製可以用20天左右的老料,保存起來,煮湯時挖取幾勺,加水熬製數小時,才能烹飪出濃濃的湯底,煮出來的菜才香。”楊繼兵說,每家麻辣燙的紅油辣子也各有“獨家秘方”,大多用八角、香葉、花椒等香料磨粉調味,加一些白芝麻,再用炸香的熱油一潑,辣香味隨之襲來。

  天水麻辣燙專(zhuan) 用紅油辣子。九美旦增 攝

  有趣的是,天水麻辣燙的“靈魂”紅油辣子,其實也是“中華第一麵”蘭(lan) 州牛肉麵的靈魂所在。紅油辣子的主要原料是天水市的甘穀辣椒,已有400多年種植曆史。甘穀縣年平均氣溫11.8℃,無霜期215天左右,光照充足、雨量偏少,成就了甘穀辣椒的色澤紅亮、肉厚油多,含有醛類、烯類、醇類等45種風味物質,辣中帶著香甜,獨秀調料界。

  其實,甘肅的農(nong) 耕文明源遠流長,位於(yu) 天水秦安縣的大地灣遺址曾種植生產(chan) 了中國第一批糧食品種——黍。得益於(yu) 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病蟲害發生少的地理優(you) 勢,如今甘肅的多種特優(you) 農(nong) 產(chan) 品遠銷80餘(yu) 國家和地區。除了甘穀辣椒,秦安花椒、定西土豆和寬粉、高原蔬菜、戈壁海鮮等也都是這一碗天水麻辣燙裏的“神助攻”。

  “天水人走到哪裏,漿水缸就背到哪裏。”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漿水,也是天水麻辣燙的“好伴侶(lv) ”。當地人一般選用鮮嫩的苦苣、苜蓿、薺薺菜等煮熟發酵,置於(yu) 瓷罐內(nei) 蓋好,數天後即可直接飲用或做漿水麵等,跟東(dong) 北的酸菜水有些類似。夏日的“麻辣燙+漿水”組合,還能預防上火。

  3月16日,為(wei) 期八天的天水麻辣燙“吃貨節”在甘肅天水舉(ju) 行,吸引各地遊客吃美食、看美景、逛龍城。九美旦增 攝

  16日,為(wei) 期一周的天水麻辣燙“吃貨節”啟動。除評選麻辣燙最佳口味、最具創意、最受歡迎等獎項外,還將推出多條包含麻辣燙體(ti) 驗的旅遊線路,堪稱麻辣燙“狂歡節”。“從(cong) 遼寧過來,開車直奔天水就為(wei) 了一碗麻辣燙,耗時三天。”從(cong) 東(dong) 北趕來的食客楊光迫不及待先到活動區嚐鮮,“吃起來一點不油膩,香而不辣”。

  “麻辣燙是天水的傳(chuan) 統小吃,最近火爆的幾家店,開店曆史基本在20年左右,火也有必然性。”天水市秦州區文旅局副局長楊智如告訴記者,為(wei) 了接住這波流量,當地文旅部門正研究優(you) 化旅遊路線,出台景區優(you) 惠門票、聯票政策等,推出麻辣主題旅遊節會(hui) ,給遊客更新鮮豐(feng) 富的旅行體(ti) 驗。(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