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甘肅天水木雕匠人梁寶寶:56載守傳承展伏羲卦象

王牧雨 李亞龍 發布時間:2024-03-19 15:3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lan) 州3月19日電(王牧雨 李亞(ya) 龍)3月上旬,記者來到天水市非遺項目“天水木雕”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梁寶寶的工作廠房,他從(cong) 藝56載癡迷木雕大半生,廠房內(nei) 簡易的生活用具上落滿了厚厚的灰塵,嶄新鋥亮的便是各種木雕用的刻刀和工具,以及被梁寶寶視若珍品的木雕作品。

  年過七旬的梁寶寶是土生土長的天水人。他的二叔是個(ge) 木匠,受其影響,梁寶寶從(cong) 小就對木工活產(chan) 生了濃厚興(xing) 趣。不到10歲的他常常幫二叔拉尺子、掃木屑,有時偷偷地用邊角料做一些小物件。

  上中學時,美術老師發現了他的天賦,安排梁寶寶到學校業(ye) 餘(yu) 美術組學習(xi) 繪畫和雕塑。高中畢業(ye) 後梁寶寶被招進天水風動廠工作,隨後又被調入天水汽修廠從(cong) 事模具木工。提前退休後在中學美術老師的點撥下,梁寶寶開始了最摯愛的木雕生涯。

  為(wei) 了了解和掌握天水木雕技法,梁寶寶花了很長時間對天水古建上的木雕圖案悉心揣摩。一開始本想著把活幹漂亮,好吸引顧客,沒想到對原料的木性了解不夠透徹,花大力氣做出的家具不久就發生變形、開裂的問題,這讓梁寶寶大傷(shang) 腦筋。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思考,梁寶寶發現了其中的奧秘。“木頭和人一樣也是有習(xi) 性的,無論等多長時間,一定要讓它的‘勁兒(er) ’走完,才能避免熱脹冷縮帶來的裂變,物件才能持久耐用。”梁寶寶說。

  圖為(wei) 梁寶寶用刻刀雕刻作品。李亞(ya) 龍 攝

  “走勁”是他們(men) 這一行的行話,就是讓木料有個(ge) 定型的過程。梁寶寶說,他現在用的梨木和核桃木,從(cong) 給木料“走勁”到實物完工,周期大約需要1年半時間。有了對木料習(xi) 性的深刻認識,梁寶寶做的活再也沒有變形過。

  梁寶寶的作坊堆滿了各式木料,他從(cong) 早到晚在那裏幹活,別人看著十分枯燥,可梁寶寶卻樂(le) 此不疲。鑿子、銼子、刻刀……不停地在他手中變換,他一會(hui) 兒(er) 刻、一會(hui) 兒(er) 銼,仿佛在給那些木頭施“魔法”。

  看著梁寶寶手下已經成形的牡丹花或含苞欲放或嬌豔盛開,一眼看去,就像“活”過來一樣,舉(ju) 手可摘。

  梁寶寶說,興(xing) 趣和熱愛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幹成事的無窮動力。“我早就把木雕當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隻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一點點的創新和改良,都能讓我興(xing) 奮不已。”他說。

  萬(wan) 變不離其宗,梁寶寶清醒地認識到,木雕工藝是在特定的社會(hui) 環境和自然環境下產(chan) 生的一種文化載體(ti) 。“不能一味追求新奇與(yu) 創新,丟(diu) 掉最為(wei) 本真的東(dong) 西。脫離地域文化去胡思亂(luan) 想,就會(hui) 成四不像,失去木雕本來的特色。”梁寶寶說。

  天水木雕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代,進入明代後漸趨成熟,清代則達到鼎盛。梁寶寶說,天水木雕有自己的特色,文物古建或古舊民居中雕梁畫棟的雕工,伏羲廟、文廟以及城隍廟的牌坊……都可以看到天水雕刻技法的影子。

  梁寶寶說,在伏羲誕生地的天水,雕刻伏羲八卦等最能代表天水地域符號題材的作品,是從(cong) 事木雕工藝的大師們(men) 心向往之的事。讓傳(chuan) 統的木雕工藝製作作為(wei)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得以保護和傳(chuan) 承,是他這些年執著堅守的根本。

  近年來,梁寶寶先後參與(yu) 修複和雕琢了天水市城隍廟牌坊《八仙慶壽圖》、伏羲廟正殿背窗《雙龍太極圖》、文廟大成殿《孔子雕像》以及李廣墓文匾等設計製作。

  圖為(wei) 梁寶寶展示畢生心血木雕作品《天地開寶照 日月風水明》。李亞(ya) 龍 攝

  木雕作品《天地開寶照 日月風水明》是梁寶寶和徒弟的傾(qing) 心之作。該作品可由一塊木板分解成兩(liang) 塊,兩(liang) 塊再分解成四塊,四塊再分八塊……整個(ge) 作品用剔雕工藝通過多層次分解,總體(ti) 分解為(wei) 175塊,配有六十四卦卦符、河圖、洛書(shu) 、五行、二十四節氣、十二生肖等內(nei) 容,每個(ge) 部分都附二維碼進行講解,立體(ti) 直觀地展示了伏羲卦象的哲學理念。

  近年來純手工木雕和家具備受青睞,梁寶寶的木雕古典家具成了搶手貨,訂單不斷。可梁寶寶說,做一對古典式圈椅少說也要大半年時間,慢工出細活。即使一年到頭出不了幾件東(dong) 西,也掙不了多少錢,也得對得起老祖宗留下來的雕刻技藝,未來還是會(hui) “圍繞著木雕轉”。(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