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韓國經濟出現“粘性通脹” 消費降級成新趨勢

李帆 發布時間:2024-03-21 10:34:00來源: 人民網-國際頻道

韓國零售連鎖店大創推出低價(jia) 化妝品。人民網 李帆攝

  韓國零售連鎖店大創推出低價(jia) 化妝品。人民網 李帆攝

  人民網首爾3月20日電(李帆)目前,韓國經濟麵臨(lin) “粘性通脹”挑戰,即物價(jia) 持續上漲而下降速度緩慢。3月14日,韓國銀行向國會(hui) 遞交《貨幣信用政策報告》,表示將維持長期的貨幣緊縮政策,直到確定物價(jia) 上升率穩定在目標水平。3月19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召開內(nei) 閣會(hui) 議,要求各部門調動一切政策工具穩定物價(jia) 。在韓國“菜籃子”成本長期居高不下、通貨膨脹率走高的情況下,民眾(zhong) 紛紛選擇消費降級,物美價(jia) 廉商品的銷售紀錄不斷被刷新。

  “粘性通脹”困擾韓國經濟 穩定物價(jia) 成難題

  3月14日,韓國中央銀行韓國銀行向國會(hui) 提交《貨幣信用政策報告》。報告指出,考慮到大宗商品價(jia) 格的波動和地緣政治風險,現在判斷消費者價(jia) 格增長趨緩還為(wei) 時尚早。同時,韓國銀行表示,上半年降息實際上很難,而下半年降息取決(jue) 於(yu) 5月份的經濟形勢預測。其關(guan) 鍵在於(yu) 物價(jia) 上升率是否能穩定在2%左右。報告還指出,預計到今年年底,物價(jia) 上升率可穩定在2%的水平,但受國內(nei) 外環境影響,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這意味著,韓國物價(jia) 水平是否得以穩定,仍充滿未知。另外,有擔憂指出,韓國正麵臨(lin) “粘性通脹”現象,即物價(jia) 上漲持續時間比預期長,難以下降。“粘性通脹”是一種經濟現象。簡單而言,一旦物價(jia) 上漲,就不容易下降,即使經濟環境發生了變化,物價(jia) 仍傾(qing) 向於(yu) 保持在一個(ge) 較高水平。這種現象通常是由多種因素驅動的,包括市場和消費者的預期不理想、成本上升、供需失衡等。即上漲的物價(jia) 居高不下,價(jia) 格“粘”在高水平線。

  根據韓國銀行數據,2月份韓國消費者物價(jia) 指數顯著上升,突破3%,水果等商品價(jia) 格達到32年以來的峰值。19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召開內(nei) 閣會(hui) 議,要求各部門調動一切政策工具穩定物價(jia) ,確保物價(jia) 上漲穩定在2%左右。其政策內(nei) 容包括對農(nong) 畜產(chan) 品提供打折促銷補助、大幅放寬進口水果種類和數量、降低水果關(guan) 稅等。然而多方分析認為(wei) ,即使政府采取一係列措施試圖穩定物價(jia) ,但麵對廣泛的物價(jia) 上漲趨勢,這些政策恐難獲得預期效果。

  通脹原因複雜多變 韓央行維持當前貨幣政策

  受“粘性通脹”的影響,預計韓國高物價(jia) 、高利率和高匯率的“三高”問題將持續更長時間。盡管韓國多方預測高物價(jia) 現象將從(cong) 今年開始緩解,但最新發布的物價(jia) 指數和預測並不樂(le) 觀。韓國銀行預計今年消費者物價(jia) 上漲率為(wei) 2.6%,但上半年將在2.9%到3%之間浮動。

  另外,1月份韓國生產(chan) 者物價(jia) 指數為(wei) 121.8,較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3%。自2023年8月以來,連續6個(ge) 月呈上升趨勢。與(yu) 此相關(guan) ,多方關(guan) 注韓國銀行將在本月22日公布的2月份生產(chan) 者物價(jia) 指數(暫定值)。生產(chan) 者物價(jia) 指數反映特定時期內(nei) 生產(chan) 領域的價(jia) 格變動情況,而消費者物價(jia) 指數則反映特定時期內(nei) 的消費品和服務價(jia) 格變化情況。生產(chan) 者物價(jia) 指數通常會(hui) 在一個(ge) 多月的時間差之後,影響消費者物價(jia) 指數。因此,根據生產(chan) 者物價(jia) 指數,可以預判消費者物價(jia) 指數是否將進入穩定期,即可預判物價(jia) 上升趨勢是否趨穩。

  據分析,服務業(ye) 價(jia) 格上漲、國際油價(jia) 上升和農(nong) 畜產(chan) 品漲價(jia) 是韓國物價(jia) 上漲的三大原因。具體(ti) 來看,國際油價(jia) 持續攀升,達到今年以來的最高點。今年年初至今,原油價(jia) 格已經從(cong) 68美元/桶上漲至82美元/桶左右。然而,包括俄羅斯和沙特在內(nei) 的一些產(chan) 油國日前宣布,將延續石油減產(chan) 措施。這成為(wei) 韓國穩定物價(jia) 的一大不利因素。

  受天氣因素等影響,韓國自去年以來,農(nong) 畜產(chan) 品產(chan) 量下降,農(nong) 副產(chan) 品物價(jia) 指數創下近30年來最大漲幅。與(yu) 民眾(zhong) 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新鮮蔬菜、雞蛋牛奶及麵包等加工食品價(jia) 格高漲。此外,韓國接連上調最低時薪,也使得勞動力成本上升,最終影響到了韓國物價(jia) 水平。

  與(yu) 此同時,全球政治經濟的不穩定性,如俄烏(wu) 衝(chong) 突長期化、巴以衝(chong) 突難消解、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重構等,也成為(wei) 韓國物價(jia) 上漲的外部推力。今年全球共有7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舉(ju) 行選舉(ju) ,政治因素對經濟的影響也將尤為(wei) 明顯。

  在多重複雜因素共存的情況下,韓國銀行14日表示,將維持目前的貨幣政策,維持基準利率3.5%不變。並稱,任何倉(cang) 促的利率政策調整都可能削弱市場信心,並進一步推高物價(jia) 水平和本就很高的家庭債(zhai) 務。

韓國民眾(zhong) 在認真挑選低價(jia) 化妝品。人民網 李帆攝

  韓國民眾(zhong) 在認真挑選低價(jia) 化妝品。人民網 李帆攝

  民眾(zhong) 選擇“收緊錢包” 消費降級成新趨勢

  2月29日,韓國統計廳發布最新家庭動向調查結果。根據其結果,2023年第四季度韓國家庭的平均收入為(wei) 502.4萬(wan) 韓元(約合人民幣2.7萬(wan) 元),同比增長1.6%。家庭平均消費支出為(wei) 283.3萬(wan) 韓元(約合人民幣1.5萬(wan) 元),同比上漲5.1%。但考慮到物價(jia) 上漲率,韓國家庭實際收入增長率僅(jin) 為(wei) 0.5%。物價(jia) 上漲、收入踏步導致民眾(zhong) 生活成本增加。在韓國民眾(zhong) 收入水平無明顯變化的情況下,民眾(zhong) 紛紛選擇消費降級,物美價(jia) 廉商品在韓國暢銷。

  在高物價(jia) 、高家庭負債(zhai) 率等因素影響下,韓國民眾(zhong) “錢包”情況不容樂(le) 觀。主打“低價(jia) 均價(jia) 銷售”的韓國零售連鎖店大創瞄準這一背景,與(yu) 26家化妝品品牌聯手,截至2023年底共推出260餘(yu) 種化妝品。其中,多款產(chan) 品售罄,出現“一貨難求”的現象。得益於(yu) 此,韓國大創表示,基礎護膚品和彩妝類產(chan) 品銷售額較2022年激增85%。2023年銷售額突破3萬(wan) 億(yi) 韓元(約合人民幣161.5億(yi) 元),實現了10%左右的增長。

  以“高性價(jia) 比”為(wei) 主要優(you) 勢的中國跨境電商企業(ye) 在2023年也異軍(jun) 突起,取得了飛快發展。阿裏全球速賣通、拚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台Temu等占據了韓國海外直購市場的“半壁江山”。追求物美價(jia) 廉和高性價(jia) 比成為(wei) 韓國民眾(zhong) 消費趨勢,消費降級也自然成為(wei) 必然結果。

  一位40多歲的韓國上班族告訴記者,目前物價(jia) 上漲體(ti) 感程度遠高於(yu) 政府發布的數值,在收入無明顯變化的情況下,不得不考慮慎重消費。“現在就日常支出而言,首先減少的是外出就餐的次數,再次就是生活必需品。很多不著急使用的生活必需品,就算配送時間延長,也更傾(qing) 向於(yu) 在阿裏全球速賣通等平台上購買(mai) 。”

  一位30多歲的女性自由職業(ye) 者也向記者表示,自己之前喜歡買(mai) 名牌包,喜歡打扮。經曆疫情之後,更關(guan) 注如何讓自己更舒適,開始重塑消費習(xi) 慣。“現在覺得帆布包更實用,舒適的衣服更輕鬆。我意識到之前的消費都是作秀給別人看,改變消費習(xi) 慣後,自己也更踏實了。”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