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也是世界認識中國的一個(ge) 窗口、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今年初開展的“絲(si) 路瓷行”中國景德鎮陶瓷文化特展,目前正在其歐洲巡展的第三站德國柏林中國文化中心進行,本次展覽將持續至4月28日。
特展圍繞“絲(si) 路航程”“瓷語新境”“華夏萬(wan) 彩”“瓷上世界”“協和萬(wan) 邦”5個(ge) 主題,展出48件(套)陶瓷藝術精品,以陶瓷藝術講述中國故事,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今年1月,特展在法國巴黎中國文化舉(ju) 行開幕式,也是中法文化旅遊年重點開幕活動之一。
【巴黎站 開幕現場—中法音樂(le) 家演繹《青花瓷》】
【巴黎站 非遺製瓷技藝現場展示】
【巴黎站 非遺製瓷技藝現場展示】
【巴黎站展覽現場】
【巴黎站展覽現場】
【巴黎站展覽現場】
總台環球資訊廣播《邊走邊看》節目邀請到景德鎮美術館副館長龐誌偉(wei) 帶您一同領略瓷器的永恒之美以及藝術超越國界的非凡魅力。
中外藝術家齊參展 展現當代陶瓷文化的豐(feng) 富麵貌
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
來自景德鎮的陶瓷大師、教授、非遺傳(chuan) 承人,長居景德鎮的外籍藝術家,以及景德鎮知名堂口老字號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藝術作品,圍繞中國陶瓷悠久的發展曆史及交流互鑒曆程、中國當代陶瓷創新發展麵貌、中國文化的多民族性和濃墨重彩的藝術表現力、全球文明在陶瓷器物上的語言表達、中國“和平友好”“以禮相待”的發展理念等角度,展示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禦窯元華堂 複刻清代乾隆粉彩百鹿尊】
【包偉(wei) 小院黃昏 陶藝】
【汪開潮 愛蓮說 開片文蓋罐】
【章朝輝 穆桂英掛帥 高溫顏色釉瓷板畫】
【李文躍 絲(si) 路歡歌 高溫窯變粉墨彩瓷板畫】
【龐誌偉(wei) 三江源 釉上彩瓷板】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出作品不僅(jin) 來自中國藝術家,還有來自法國、西班牙、英國、比利時、希臘等國家的藝術家。法國藝術家愛瑪的陶藝《聖女》,融合了她對東(dong) 西方女性美的想象;西班牙藝術家歐蘭(lan) 的柴燒瓷杯《眾(zhong) 生相》,是她在研究張大千繪畫後,從(cong) 敦煌石窟壁畫中獲得的啟發;英國藝術家彼得·比爾德的陶藝《曙光》,組合使用啞光釉、半啞光釉和彩色粘土,形成了絢麗(li) 多彩的紋理表麵……這些作品都是他們(men) 在景德鎮創作完成的。
【法國藝術家愛瑪 陶藝 聖女】
【西班牙藝術家歐蘭(lan) 柴燒瓷杯 眾(zhong) 生相】
龐誌偉(wei) 介紹,在展覽的過程中,有很多令他感動的瞬間。
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本次巡展的第一站是在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ju) 辦。法國前總理拉法蘭(lan) 夫人安娜-瑪麗(li) ·拉法蘭(lan) 在參觀展覽過後非常激動,她回顧了二十年前,中法建交四十周年之際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ju) 辦的“燃燒的輝煌——景德鎮陶瓷藝術傑作展”的盛況。二十年後,在同樣的地點,再次見到來自景德鎮的陶瓷作品。這兩(liang) 個(ge) 展覽可以說是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龐誌偉(wei) 說,他們(men) 還把二十年前拉法蘭(lan) 夫人參加展覽的照片給她看,對此拉法蘭(lan) 夫人很感動。這是一個(ge) 通過陶瓷文化見證中法文化交流發展的非常有益的見證。
【巴黎站展覽現場 法國前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lan) 夫人安娜-瑪麗(li) ·拉法蘭(lan) 在龐誌偉(wei) 參展作品前合影】
法國吉美博物館館長林茨表示,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和吉美博物館同是在法宣傳(chuan) 中國文化的重要使者。今年也是吉美博物館的中國文化主題年,博物館將在六月至九月期間舉(ju) 辦一場關(guan) 於(yu) 中國單色釉瓷器的展覽。希望進一步加強中法文化合作與(yu) 藝術對話,為(wei) 中法文化旅遊年添彩。為(wei) 此,林茨館長也和來自景德鎮的藝術家們(men) 進行了溝通。在參觀本次展覽之後,林茨館長感到景德鎮當代的陶瓷文化日新月異、蓬勃發展,很多內(nei) 容是她此前沒有想到的,藝術家們(men) 的藝術理念與(yu) 世界接軌,做得非常好。
【巴黎站 開幕現場—林茨館長致辭】
龐誌偉(wei) 說,在法國的展覽現場,有一位老者,通過前台詢問到這次有景德鎮籍的藝術家到了現場。他很激動,對前台的接待人員說,一定要見一下藝術家們(men) 。
他說自己小時候在書(shu) 本上了解到,中國有景德鎮,是世界上很知名的生產(chan) 陶瓷的地方,也是中國很知名的一座城市。他在現實生活中能夠看到景德鎮的瓷器,他還想看一下來自景德鎮的人,他當時也很激動、很高興(xing) 。
更多詳細的展覽作品解讀和展覽背後的故事,來聽景德鎮美術館副館長龐誌偉(wei) 的介紹。
景德鎮是一座由瓷而生、伴瓷而興(xing) 、因瓷而名的城市,這裏有生生不息的“千年窯火”。
陶瓷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見證者, 早在14世紀初,景德鎮根據市場需求開始製作專(zhuan) 供外銷的瓷器。在這些“訂燒中國瓷”中,法國的洛可可藝術與(yu) 中國的粉彩瓷碰撞出了璀璨的火花。
如今,數千名外國藝術家在景德鎮創意、創作、創業(ye) ,形成了獨特的“洋景漂”現象。以瓷為(wei) 媒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還在不斷續寫(xie) 新的篇章。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邊走邊看》
圖片丨采訪對象提供
編輯丨李嘉 楊子楠
簽審丨王鑫
監製丨蔡耀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