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全球及漢堡商業(ye) 銀行4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3月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終值為(wei) 46.1%,創下三個(ge) 月新低。
此外,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也陸續發布了3月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終值。3月份,多數歐元區國家的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尚處於(yu) 榮枯線以下。
歐元區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走勢圖(圖自漢堡商業(ye) 銀行報告)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歐洲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孫彥紅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環球資訊廣播記者采訪時分析說,數據表明,歐元區及其兩(liang) 個(ge) 主要大國的製造業(ye) 仍處於(yu) 衰退狀態。
德國3月份的製造業(ye) PMI僅(jin) 為(wei) 41.9%,遠低於(yu) 50%的枯榮線。考慮到德國是歐盟第一製造業(ye) 大國,製造業(ye) 增加值占其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的比重超過20%,這使得德國經濟複蘇的前景不容樂(le) 觀,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拖累歐元區的經濟複蘇。
鑒於(yu) 服務業(ye) 的相當大一部分產(chan) 出也依托於(yu) 製造業(ye) ,製造業(ye) PMI表現不佳,無疑給歐洲經濟複蘇蒙上一層陰影。
歐盟內(nei) 部有分析認為(wei) ,今年以來,德國與(yu) 法國的製造業(ye) PMI高開低走,是受到蘇伊士運河海運幾乎中斷後又有所緩解的影響,而這一現象具有中短期的特征。未來,歐元區的PMI走勢仍然值得關(guan) 注。
“外匯行動”網報道截圖
在談到歐元區經濟的發展趨勢時,孫彥紅分析稱,諸多指標表明,國際市場疲弱對歐元區製造業(ye) 需求的負麵影響正在弱化。
進入2024年以來,德國和法國的經濟景氣指數在持續回升;歐元區製造業(ye) 新訂單的減少幅度也連續5個(ge) 月下降;出口銷售額降幅也處於(yu) 近2年來的最低水平;此外,歐元區的商業(ye) 信心指數也升至近一年來的最高水平。
諸多指標表明,雖然歐元區經濟當前仍處於(yu) 低迷狀態,但收縮幅度正明顯減弱,可能會(hui) 在未來幾個(ge) 月內(nei) 觸底反彈。
彭博社報道截圖
但孫彥紅同時指出,雖然歐元區經濟指數有所回升,但是高物價(jia) 與(yu) 高利率依舊是影響歐元區經濟複蘇的兩(liang) 大障礙。
雖然2024年2月歐元區通脹率已降至2.6%,正接近2%這一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目標的通脹水平。但由於(yu) 此前的價(jia) 格基數大,當前的價(jia) 格水平實際上已經相當高,而且仍麵臨(lin) 新一輪的由工資上漲推動的通脹壓力。高物價(jia) 必然會(hui) 繼續拖累經濟複蘇。
經過數輪激進加息後,當前歐元區邊際借貸利率已升至4.75%,達到歐元問世以來的最高水平。
由於(yu) 仍麵臨(lin) 通脹壓力,預計歐洲央行在2024年上半年降息的可能性不大。歐洲央行還宣布將在2024年繼續縮表,這也不利於(yu) 經濟複蘇。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劉嬋娟 楊卓英 印梅梅
編輯丨李嚴(yan) 林維
簽審丨劉鵬 江愛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