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布達佩斯4月5日電 (記者李增偉(wei) )4月4日,布加勒斯特中國文化中心成功舉(ju) 辦“中國故事”係列講座之“邂逅中國”,邀請羅馬尼亞(ya) 國家電視台著名節目製作人瑪麗(li) 娜·阿爾瑪善、民歌歌唱家格奧爾基·圖爾達、搖滾歌手丹·赫爾丘格和排簫演奏家喬(qiao) 治亞(ya) 娜·帕納分享訪問中國的美好旅程,講述他們(men) 眼中的今日中國。羅馬尼亞(ya) 文化院海外機構局局長伊萬(wan) 娜·德拉甘、中國駐羅馬尼亞(ya) 大使館負責文化事務的參讚張麗(li) 麗(li) 、布加勒斯特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徐寧波等近100名嘉賓出席講座。
徐寧波在歡迎辭中表示,藝術的交流可以跨越國界和語言的隔閡,通過文學、音樂(le) 等諸多領域的溝通,拉近不同國家人民之間的距離,增進友誼,實現民心相通。今年是中羅建交75周年,羅馬尼亞(ya) 藝術家訪問中國後進行講座分享,是兩(liang) 國文化交流的有益實踐。
伊萬(wan) 娜·德拉甘致辭。布加勒斯特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德拉甘表示,羅馬尼亞(ya) 4位優(you) 秀藝術家將她們(men) 在中國的見聞分享給羅馬尼亞(ya) 朋友,有助於(yu) 增進兩(liang) 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她希望未來有更多羅馬尼亞(ya) 藝術團體(ti) 訪問中國,並將中國的優(you) 秀文化帶回來,也鼓勵在場的羅馬尼亞(ya) 朋友親(qin) 自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
講座以阿爾瑪善和藝術家圓桌對話的形式展開。她們(men) 從(cong) 各自的視角分享在北京的所見所聞,以豐(feng) 富的視頻和圖片向觀眾(zhong) 生動展示北京之行。在場觀眾(zhong) 被藝術家們(men) 朋友般的互動、幽默的講述、強烈的感染力深深吸引,不時發出會(hui) 心的笑聲,古老和現代的北京在藝術家們(men) 的講述中變得更加生動和鮮活。
阿爾瑪善表示,自己每隔幾年都會(hui) 去中國,每次都會(hui) 發現新的變化,商場裏的品牌越來越多,建築風格越來越新穎別致。中國近年在經濟、科技和文化領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中國選擇走自己的道路並讓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令人敬佩。她表示,親(qin) 眼所見的中國並不像一些西方媒體(ti) 所描述的那樣,她鼓勵在場觀眾(zhong) 親(qin) 自到訪中國,認識和感知真實、友善、美好的中國。
圖爾達現場演唱的中文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引得觀眾(zhong) 的陣陣掌聲和喝彩。他表示自己於(yu) 1982年學會(hui) 這首歌,被它優(you) 美的旋律所吸引,歌曲讓他與(yu) 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他還告訴觀眾(zhong) ,自己曾於(yu) 80年代初到訪過北京,如今的北京麵貌一新,令他深感驚歎。
4位分享者紛紛表示,此次中國之行給他們(men)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國的發展成就令他們(men) 讚歎,中國的自然、人文景觀引人入勝,中國人民的友善讓她們(men) 感動,並鼓勵在場的觀眾(zhong) 去中國旅遊,親(qin) 身感受當代中國的魅力。
喬(qiao) 治亞(ya) 娜·帕納演奏排簫。布加勒斯特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中國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方瀧與(yu) 奧爾基·圖爾達合唱羅語歌曲。布加勒斯特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活動結尾,中國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方瀧與(yu) 圖爾達合作演唱了羅語歌曲《樹》,深情的演出打動了在場觀眾(zhong) ,令他們(men) 深深感受到文化交流的魅力所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