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港澳會客廳 | “馬照跑”,香港賽馬會更上一層樓——專訪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

韓星童 劉軒廷 溫孟馨 陳子彥 朱曉明 發布時間:2024-04-09 09: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香港4月8日電 (記者 韓星童 劉軒廷 溫孟馨 陳子彥 朱曉明)香港回歸至今近27年,“馬照跑”的含義(yi) 早已遠不止一句承諾,更代表著拚搏不息、砥礪前行的香港精神。

  這是應家柏出任香港賽馬會(hui) 行政總裁的第17年,亦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五周年,他帶領賽馬會(hui) 緊握機遇,從(cong) “一國兩(liang) 製”優(you) 勢,到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發展空間,繼續全方位地豐(feng) 富著香港的賽馬精神。他如何看待香港賽馬事業(ye) 發展現狀和瓶頸?未來拓展的方向又在何處?應家柏近日接受中國新聞網“港澳會(hui) 客廳”專(zhuan) 訪,對這些問題一一作出解答。

  香港賽馬會(hui) 行政總裁應家柏近日接受中國新聞網“港澳會(hui) 客廳”專(zhuan) 訪。中新網記者 李誌華 攝

  采訪實錄摘編如下:

  中新網記者:您在香港賽馬會(hui) 行政總裁這一職位上度過了17年,可否跟我們(men) 聊聊您是如何與(yu) 賽馬事業(ye) 結緣,與(yu) 賽馬有何故事?

  應家柏:我小時候,由於(yu) 父親(qin) 的關(guan) 係,開始接觸賽馬,他養(yang) 了一些馬。等我再長大一些,我的首選運動是足球,我對足球很癡迷。上了大學後,我又重新回到賽馬運動,並且越來越多地參與(yu) 到賽馬和育馬方麵的工作中。因此,我成為(wei) 了德國賽馬會(hui) 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董事會(hui) 成員,我的工作是對德國的賽馬和育馬工作進行戰略評估,那時起我更多地投身賽馬,將其確立為(wei) 自己的事業(ye) 追求。

  1998年4月1日,我有機會(hui) 加入香港賽馬會(hui) ,我認為(wei) 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正確的決(jue) 定之一。我喜歡香港,喜歡這裏的活力,喜歡這座熱情好客的城市。2007年,我成為(wei) 了行政總裁。正如你所說,至今我在香港賽馬會(hui) 擔任行政總裁已經17年了。我認為(wei) 這本身就是一項成就。

  這些年來,香港賽馬會(hui) 的發展更上一層樓。(回歸後),香港實行“一國兩(liang) 製”,香港賽馬會(hui) 充分受惠於(yu) 此方針。當回顧賽馬會(hui) 曆經的戰略性發展時,我們(men) 是如此強烈地感受到,作為(wei) 機構我們(men) 是如何為(wei) 中國的發展作出貢獻。因此,香港賽馬會(hui) 可能是一個(ge) 獨特的例子,驗證了“一國兩(liang) 製”可以讓我們(men) 這樣的機構發展壯大,(為(wei) 社會(hui) 、為(wei) 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新網記者:人們(men) 常說,“馬照跑,舞照跳”象征著香港回歸後繁榮依舊。您在香港生活、工作多年,您如何理解香港的賽馬文化?

  應家柏:我個(ge) 人認為(wei) ,在香港回歸和實行“一國兩(liang) 製”後,原有的生活方式將繼續,而賽馬是它的一個(ge) 重要組成部分。賽馬反映了香港人的生活態度,它競爭(zheng) 激烈,速度極快,永不放棄,永遠努力迎接下一個(ge) 挑戰,這也反映了香港人的性格。

  作為(wei) 一個(ge) 機構,我們(men) 如何在“一國兩(liang) 製”的機遇下發展?1998年香港的賽馬質量,是沒有馬匹、沒有比賽能進入到任何國際賽事當中。現在,世界上最好的一群馬在這裏競賽,世界上最頂尖的比賽在這裏進行。盡管香港的馬匹數量隻占世界馬匹總數的0.9%,但世界上8%至9%的好馬都是在香港訓練出來的。因此,我們(men) 從(cong) 一個(ge) 區域性的機構做起,成為(wei) 賽馬領域的全球領導者。這就是我們(men) 在香港賽馬發展過程中抓住的機遇。

  一直以來香港賽馬會(hui) 與(yu) 我都確信,我們(men) 希望融入到大灣區經濟一體(ti) 化,及其提供的獨特機遇當中。我們(men) 在廣州從(cong) 化建立了被許多人描述為(wei) “世界上最好”的馬匹訓練中心,我們(men) 期待未來在從(cong) 化定期舉(ju) 行比賽。作為(wei) 一家總部設在香港的機構,“一國兩(liang) 製”對我們(men) 來說絕對是一個(ge) 難得的機遇,我們(men) 也希望能為(wei) 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香港賽馬會(hui) 行政總裁應家柏近日接受中國新聞網“港澳會(hui) 客廳”專(zhuan) 訪。中新網記者 李誌華 攝

  中新網記者:正如您所說,未來,廣州從(cong) 化馬場的地位將會(hui) 變得越來越重要,那麽(me) 它的定位和沙田馬場、跑馬地馬場相比,又何不同?

  應家柏:跑馬地馬場位於(yu) 城市中心,是一個(ge) 極具都市氣息的夜間賽事場地,極富活力。沙田馬場主要舉(ju) 辦像浪琴香港國際賽這樣的大型國際比賽,全世界最好的馬匹都會(hui) 在這裏參賽。

  當然,我們(men) 希望讓更多的內(nei) 地馬主參與(yu) 到賽馬運動中來,並欣賞賽馬運動。我們(men) 正以中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與(yu) 國家體(ti) 育總局於(yu) 2020年發布的《全國馬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20-2025)》為(wei) 指導,研究如何提升賽馬產(chan) 業(ye) 的價(jia) 值鏈。長遠來看,這不僅(jin) 是賽馬產(chan) 業(ye) ,還有,比如在馬匹運動中能培訓多少人才,例如我們(men) 在農(nong) 村地區培訓了約700至800人,他們(men) 以前跟馬毫無關(guan) 係,通過我們(men) 的職業(ye) 培訓,他們(men) 成為(wei) 了策騎員、馬房助理、釘蹄師及其他不同工種。

  因此,我們(men) 可以將廣州從(cong) 化作為(wei) 培訓中心之一,為(wei) 潛力巨大的內(nei) 地馬產(chan) 業(ye) 培養(yang) 人才。我深信這一潛力可以創造出真正有經濟效益的價(jia) 值鏈。

  中新網記者: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5周年,以往賽馬會(hui) 也積極跟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合作,拓展賽馬事業(ye) ,可否談談成果如何?

  應家柏:過去幾年,香港賽馬會(hui) 在廣州從(cong) 化投資大概在100億(yi) 港元至120億(yi) 港元間,可以看到我們(men) 創造了多少新的就業(ye) 機會(hui) 、多少新的經濟價(jia) 值。

  我認為(wei) ,香港與(yu) 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的經濟融合(對我們(men) 來說)是一個(ge) 獨特的機遇,而且這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開始。我們(men) 深信,在培訓和能力構建方麵,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men) 還需要騎師、獸(shou) 醫、釘蹄師,這些培訓計劃可以創造就業(ye) 機會(hui) ,廣東(dong) 省對此也非常支持。

  中新網記者:您同時擔任“亞(ya) 洲賽馬聯盟”及“國際賽馬組織聯盟”主席,對於(yu) 國際賽馬事業(ye) 的發展有非常豐(feng) 富的經驗,在您看來,香港的賽馬事業(ye) 發展及水平如何?相比起日本、英國等國家及地區,香港在這一領域有何獨特的優(you) 勢?

  應家柏:縱觀香港賽馬業(ye) ,在人才培養(yang) 方麵,我們(men) 擁有全球最先進、最係統的人才培養(yang) 計劃。在引進外國人才方麵我們(men) 做得很好。

  我們(men) 引進最優(you) 秀的海外人才,為(wei) 這些海外人才跟本地人才牽線搭橋。比如,在騎師和練馬師方麵,我們(men) 引進最優(you) 秀的國際人才,也非常係統地培養(yang) 本地人才。我們(men) 會(hui) 將見習(xi) 騎師送到海外學習(xi) 一年半,讓他們(men) 在不同的環境中發展,學習(xi) 新的技能。

  我們(men) 一直有培養(yang) 人才的願景,我們(men) 所擁有的理念和基礎,某種程度上一定有助於(yu) 國家馬產(chan) 業(ye) 的發展。目前,我們(men) 的發展計劃已獲國際認可,並在香港成功實施,我相信我們(men) 也能在內(nei) 地做到這一點。

  香港賽馬會(hui) 行政總裁應家柏近日接受中國新聞網“港澳會(hui) 客廳”專(zhuan) 訪。中新網記者 李誌華 攝

  中新網記者:您認為(wei) 香港發展賽馬事業(ye) 還有哪些可提升的空間?未來應在哪些領域繼續加強、突破,尋求發展?

  應家柏:我認為(wei) 我們(men) 的戰略劣勢之一是我們(men) 尚未擁有育馬產(chan) 業(ye) 。目前,我們(men) 需要從(cong) 世界各地購買(mai) 馬匹,而市場已經發生了變化,就我們(men) 所需的馬匹質量而言,競爭(zheng) 非常激烈。

  從(cong) 長遠來看,中國應該發展育馬產(chan) 業(ye) 。這樣,無論是從(cong) 供應鏈和發展機會(hui) 的角度看,未來都會(hui) 有進一步發展,包括增加馬匹數量、提高馬匹質量等。我們(men) 在過去兩(liang) 年已經明確地預見到將現有的業(ye) 務模式發展延伸到育馬產(chan) 業(ye) ,這是我們(men) 發展香港賽馬業(ye) 的下一步。

  中新網記者:疫後香港特區政府正不遺餘(yu) 力地吸引旅客重臨(lin) 香港,“快活星期三”(Happy Wednesday)也一直是賽馬會(hui) 的標誌性活動,可否具體(ti) 談談賽馬會(hui) 有哪些吸引旅客的措施?目前成效如何?

  應家柏:我們(men) 對於(yu) 賽馬的定位不應隻是博彩。首先,它是一項世界級的運動,香港賽馬會(hui) 擁有最好的騎師、最好的練馬師、最好的馬匹和最好的體(ti) 育賽事;其次,我們(men) 對賽馬的定位遠超娛樂(le) 活動,我們(men) 進行了深入的客戶研究,我們(men) 實際上有15個(ge) 不同的客戶群,我們(men) 確定了他們(men) 的娛樂(le) 需求、社交需求。人們(men) 去馬場,也是一種社交聚會(hui) ,他們(men) 聚集在一起,享受運動,在餐廳裏享受美食,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ge) 馬場擁有如此眾(zhong) 多的餐廳和娛樂(le) 選擇。我們(men) 的戰略始終是創造新的體(ti) 驗,滿足客戶的需求。

  以客戶為(wei) 中心,我們(men) 在從(cong) 化馬場的建設中也是這樣做的,為(wei) 此我們(men) 請來了世界上最好的建築師之一,他曾設計過很多令人驚歎的建築。我們(men) 對內(nei) 地消費者的社交娛樂(le) 需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創造出與(yu) 世界級體(ti) 育運動相結合的獨特社交體(ti) 驗。(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