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提檔升級 就業增量提質(鄉親們的身邊事⑧)
核心閱讀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關(guan) 鍵一年。脫貧之後怎麽(me) 幹?各地區各部門乘勢而上,再接再厲,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各項工作,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高質量發展,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強化機製,動態監測,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屋外天寒地凍,內(nei) 蒙古自治區興(xing) 安盟紮賚特旗五家子村扶貧車間裏熱火朝天,村民張國有忙著將新米裝袋、塑封,“這活兒(er) 真好,離家近,收入穩,日子踏實得很!”
受益於(yu) 精準扶貧好政策,兩(liang) 年前張國有全家脫了貧。去年,他的老伴突發大病住院,家裏日子一下子緊巴起來。網格員仵占勝入戶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通過“紮賚特e家”APP上報。經過核實,村裏為(wei) 他安排了保潔員公益崗位,每個(ge) 月收入500元,加上扶貧車間的工資,張國有一年多了1.6萬(wan) 元收入,消除了致貧風險。
防止張國有全家返貧的是兩(liang) 張“網”。
一張“網”是遍布全旗的基層網絡。紮賚特旗將全旗劃分為(wei) 973個(ge) 網格,2054名網格員分片包幹、定期巡查,及時發現並上報返貧致貧風險,相關(guan) 部門快速響應、精準幫扶。
另一張“網”是互聯網。“網格員發現致貧返貧風險對象後,第一時間通過APP上報;群眾(zhong) 也可進入‘防貧監測110’小程序自行上報。”紮賚特旗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局長耿立軍(jun) 說。
“我們(men) 通過‘互聯網+網格’雙網融合,將網格員熟悉基層的優(you) 勢與(yu) 網絡平台信息聯通的優(you) 勢結合起來,及時有效地防止返貧和新的貧困發生。”紮賚特旗委常委、副旗長陳慶華說。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關(guan) 鍵在行動。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落實“四個(ge) 不摘”要求,對脫貧縣、脫貧村、脫貧人口扶上馬送一程。陝西省建立防返貧動態監測體(ti) 係,開展“六查”“六問”行動,早發現、早幹預、早幫扶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對象。
“兒(er) 媳婦生了場大病,花了20萬(wan) 元,這可不是個(ge) 小數。”
“他家倆(lia) 孫娃,都不到10歲,往後擔子可不輕!”
…………
陝西省白河縣卡子鎮陳莊社區會(hui) 議室裏,村民代表圍坐一圈,討論韓吉貴一家的情況。
這場討論的動因,源自不久前的一次入戶走訪。駐村工作隊員吳亞(ya) 麗(li) 說,“老韓家原本日子還可以,前一段因為(wei) 兒(er) 媳突發重病,有了致貧風險。”了解清楚情況,吳亞(ya) 麗(li) 馬上提交村民代表大會(hui) 評議。
白河縣按照省裏部署,圍繞產(chan) 業(ye) 發展、飲水安全、健康幫扶等問題進村入戶,針對收入支出、住房、教育等六方麵問題對標排查,發現返貧致貧風險隱患,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經過仔細評議,老韓家以“突發嚴(yan) 重困難戶”被納入防返貧動態監測。社區為(wei) 他的兒(er) 媳申請了低保、防返貧保險,還落實一名幫扶幹部定期入戶走訪。
陝西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孫亞(ya) 政介紹,今年以來全省開展了“六查”“六問”行動,駐村工作隊、第一書(shu) 記、鄉(xiang) 鎮包村幹部和村“兩(liang) 委”幹部四支力量,進村入戶排風險、解難題,切實鞏固提升了脫貧質量與(yu) 水平。
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各地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製,重點強化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yan) 重困難戶的動態監測幫扶。截至10月底,全國納入監測對象526萬(wan) 人,其中75%消除了返貧風險,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重點盯防,精準施策,不讓一戶家庭因災返貧致貧
一邊是因水災坍塌的土窯洞,一邊是剛剛建成的新房,新房兩(liang) 室一廳,白牆、地板磚分外整潔,室內(nei) 溫暖如春,山西省臨(lin) 汾市安澤縣府城鎮鳳池村脫貧戶馬永昌百感交集,“多虧(kui) 了好政策,讓我們(men) 這麽(me) 快走出了困境!”
今年10月,安澤縣遭遇連續強降雨,馬永昌家的土窯成了危房。“第一時間轉移群眾(zhong) 。”府城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翟海元介紹,鎮裏排查統計危房危窯,及時采取了相關(guan) 措施。災後,各村立即召開會(hui) 議,對受損房屋進行鑒定,確定房屋修繕和重建名單。
馬永昌家損毀土窯是唯一住房,按政策他家被納為(wei) 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對象,很快住進了新房。“新年前,我們(men) 要讓全縣房屋因災受損的群眾(zhong) 都住進新房。”安澤縣委書(shu) 記廉海平說。
不隻是解決(jue) 脫貧群眾(zhong) “三保障”問題,減少因災損失、增加收入也是重要幫扶舉(ju) 措。
“連續暴雨,今年的玉米收入減少,但保險理賠和臨(lin) 時救助彌補了不少損失。”臨(lin) 汾市隰縣龍泉鎮上留村易地扶貧搬遷戶李軍(jun) 軍(jun) 說。災情發生後,有關(guan) 部門積極對接保險理賠,把農(nong) 民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雖然遭了災,但對我收入影響不大。”李軍(jun) 軍(jun) 說,他參加了縣裏組織的廚師培訓後,在縣城當起廚師,現在每月工資3000元。
據介紹,隰縣對全縣近2萬(wan) 名脫貧人口進行了全麵排查監測,“一對一”包聯,啟動防貧險理賠程序,開展臨(lin) 時救助和低保辦理,政策和資金已全部落實到位,全縣未發生因災返貧致貧問題。
山西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局長張玉宏說,今年10月,山西遭遇強降雨,46個(ge) 脫貧縣、2769個(ge) 脫貧村、44.5萬(wan) 脫貧人口不同程度受災,麵對災情,全省上下拿出有力政策舉(ju) 措,切實防止因災返貧致貧。
針對因災返貧致貧風險,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等部門指導各地對因洪澇災害納入的易返貧致貧監測對象,允許受災縣結合實際,調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和涉農(nong) 整合資金使用結構,優(you) 先安排實施防止因災返貧急需項目,目前因災返貧致貧風險已經得到有效防範和化解。
“全國脫貧縣特別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中,不少地方生態脆弱、地質災害頻發,一些脫貧群眾(zhong) 發展基礎薄弱,下一步還需要重點盯防,精準施策,防止他們(men) 因災返貧致貧。”北京師範大學中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與(yu) 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琦說。
做強產(chan) 業(ye) ,端牢“飯碗”,讓脫貧成果更可持續
如何鞏固拓展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各脫貧地區抓住產(chan) 業(ye) 、就業(ye) 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圍繞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就業(ye) 增量提質,促進農(nong) 民持續增收,夯實脫貧基礎。今年前三季度,脫貧人口收入增速繼續高於(yu) 全國農(nong) 村平均水平。
“黨(dang) 的政策真是好,致富路寬,幸福路長!”在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新房裏,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化成鎮長潭河村脫貧戶趙天文感慨,“我在村裏的水果園區務工,沒活兒(er) 時在景區賣水果,一年收入三四萬(wan) 元沒問題,好日子穩穩的。”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做強產(chan) 業(ye) 是基礎。”長潭河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楊秀春說,村裏通過招引優(you) 秀青年返鄉(xiang) 創業(ye) ,栽植青脆李、紅雪桃等優(you) 質水果1600餘(yu) 畝(mu) ,林下套作白芍、丹參等地道藥材,去年產(chan) 業(ye) 收入150萬(wan) 餘(yu) 元。村裏用活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項目資金,重點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去年接待遊客6萬(wan) 餘(yu) 人次,村集體(ti) 經濟增收5萬(wan) 餘(yu) 元。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是根本之策。今年4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等10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chan) 業(ye) 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各地持續加大對脫貧地區產(chan) 業(ye) 幫扶力度,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建立健全帶貧益貧機製。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脫貧縣農(nong) 民經營淨收入增速高於(yu) 去年同期,也高於(yu) 全國農(nong) 村平均水平。
就業(ye) 穩,脫貧成效就穩。手持數據線USB接口,接入測試儀(yi) 器端口,紅色指示燈亮起,一條數據線端口檢測完成。江西省定南縣龍塘鎮長富村脫貧戶吳海華,腿有殘疾,出不了遠門、幹不了重活,“這份工作就在家門口,每月能掙2500元,我對今後的生活有信心!”
一條條數據線,連通一個(ge) 個(ge) 致富夢。定南縣強化對數據線生產(chan) 扶貧車間的扶持,完善交通、物流等配套設施,為(wei) 脫貧戶提供更多就近就業(ye) 崗位。全縣120多家數據線生產(chan) 車間,解決(jue) 就業(ye) 近4000人,年產(chan) 值達50多億(yi) 元。
“飯碗”端得牢,脫貧底氣足。今年以來,麵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自然災害等困難,各地區各部門加強就業(ye) 幫扶,脫貧勞動力就業(ye) 穩中有升,截至10月底,全國3111萬(wan) 名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比去年增加3%。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17日 1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