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各高校最新就業質量報告透露畢業生新動向:更多留在江蘇
2022年伊始,江蘇省內(nei) 各大高校陸續向社會(hui) 發布《2021屆就業(ye) 質量報告》,南京大學、東(dong) 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雙一流”建設高校畢業(ye) 生去向落實率均保持高位穩定。記者梳理發現,留在江蘇的畢業(ye) 生更多了、本科生深造率進一步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等重要行業(ye) 領域成了名校畢業(ye) 生的重要去向。
南大畢業(ye) 生近半數留江蘇,
南京是畢業(ye) 生第一流向地
南京大學2021屆畢業(ye) 生共8861人,其中本科畢業(ye) 生3110人,碩士畢業(ye) 生4765人,博士畢業(ye) 生986人,截至去年12月20日,學校2021屆畢業(ye) 生的畢業(ye) 去向落實率為(wei) 98.6%。
在實際就業(ye) 畢業(ye) 生中,留在江蘇的有3029人,占比49.57%。對比南京大學2021屆江蘇生源35.08%的比例,不少來自五湖四海的“南大人”經過4年學習(xi) 生活選擇留在江蘇工作。據南京大學近兩(liang) 年的畢業(ye) 生就業(ye) 質量年度報告,2020屆有45.45%的畢業(ye) 生選擇留在江蘇,2019屆有47.05%的畢業(ye) 生留在江蘇,2021屆南大畢業(ye) 生留在江蘇的比例更大了。上海、廣東(dong) 、浙江、北京也是吸納南大畢業(ye) 生的主要城市,分別占比12.44%、8.03%、7.77%和5.99%,連江蘇在內(nei) 的五地合計就業(ye) 占比達83.8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1屆畢業(ye) 生數為(wei) 7318人,本科生4373人,碩士生2687人,博士生258人。畢業(ye) 生總體(ti) 就業(ye) 率94.30%。2021屆南航畢業(ye) 生共有1982人在江蘇就業(ye) ,其中本科生694人,碩士生1162人,博士生126人。對比2019屆南航畢業(ye) 生有1922名畢業(ye) 生在江蘇就業(ye) ,本科生1036人,碩士生748人,博士生138人。在江蘇就業(ye) 的總人數有所增加,且以研究生層次為(wei) 主。南航2021屆畢業(ye) 生就業(ye) 城市主要是南京、杭州、無錫等長三角地區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政治經濟中心城市,以及西安、成都、貴陽等國防科技工業(ye) 單位聚集城市。
南京理工大學2021屆畢業(ye) 生7332人,本科生3927人,碩士生3024人,博士生381人,整體(ti) 就業(ye) 率為(wei) 94.34%。2021屆該校有41.81%的本科生、53.52%的碩士生、52.02%的博士生在江蘇就業(ye) ,其次依次是上海、浙江、北京和廣東(dong) 。對比該校2020年公布的就業(ye) 質量報告,2019屆38.57%的本科生留在江蘇,50.59%的碩士生留在江蘇,65.38%的博士生留在江蘇,畢業(ye) 生整體(ti) 留在江蘇比例有所提高。
東(dong) 南大學2021屆畢業(ye) 生共8886人,本科畢業(ye) 生3759人,碩士生4452人,博士生675人。畢業(ye) 生去向落實率97.01%。東(dong) 南大學2021屆畢業(ye) 生就業(ye) 去向分布前十分別為(wei) :江蘇、上海、浙江、廣東(dong) 、北京、安徽、湖北、山東(dong) 、四川、河南。
在江蘇省內(nei) ,哪個(ge) 城市對名校畢業(ye) 生吸引力最強?記者統計發現,南大2021屆畢業(ye) 生主要流向南京(1999人)、蘇州(255人)、鹽城(183人)、常州(102人)、無錫(100人)。東(dong) 南大學畢業(ye) 生在江蘇就業(ye) 城市的前5名分別為(wei) :南京(1750人)、蘇州(291人)、無錫(215人)、鹽城(147人)、常州(84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ye) 生在江蘇就業(ye) 城市的前5名是南京(1358人)、無錫(169人)、蘇州(158人)、常州(68人)、南通(42人)。南京理工大學畢業(ye) 生在江蘇就業(ye) 人數前5名城市分別是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和南通。
境內(nei) 升學比例繼續攀升,
本科生深造率居高不下
作為(wei) 人才培養(yang) 的重要指標,高校深造率情況備受關(guan) 注。記者梳理就業(ye) “年報”發現,多所“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深造率都超過了一半。
南京大學2021屆畢業(ye) 生中,本科畢業(ye) 生國內(nei) 升學有1589人,境內(nei) 升學率為(wei) 51.04%;碩士畢業(ye) 生國內(nei) 升學218人,境內(nei) 升學率為(wei) 4.57%。從(cong) 升學院校流向層次來看,97.40%的畢業(ye) 生流向“雙一流”建設高校繼續深造,其中流向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的畢業(ye) 生比例為(wei) 91.75%。2020年,南大本科生境內(nei) 升學率是45.88%;2019年,南大本科生境內(nei) 升學率是41.46%,本科生選擇境內(nei) 深造的越來越多。
東(dong) 南大學2021屆本科生境內(nei) 升學的有1814人,占比48.26%,境外留學率為(wei) 10.53%,繼續深造率達到58.79%。記者注意到,東(dong) 南大學2019屆本科生境內(nei) 升學人數為(wei) 1519人,占比41.38%,境外留學率達到15.53%,繼續深造率達56.9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1屆本科生總體(ti) 深造率達到49.39%,碩士生深造率7.52%。南京理工大學本科畢業(ye) 生總體(ti) 深造率達52.77%。
長江經濟帶引才最多,
信息軟件領域成就業(ye) “大戶”
“78.02%的畢業(ye) 生流向長江經濟帶就業(ye) ;赴‘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地區、西部地區就業(ye) 的占比分別為(wei) 33.64%、7.92%、6.87%、5.79%。”正如南京大學在2021屆就業(ye) “年報”中所展示的,江蘇各高校正積極鼓勵引導畢業(ye) 生麵向重點地區、重點行業(ye) 領域就業(ye) ,為(wei) 國家經濟建設與(yu) 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提供人才支持。
南京理工大學今年有69.91%的本科畢業(ye) 生、82.57%的碩士畢業(ye) 生、78.42%博士畢業(ye) 生選擇在長江經濟帶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有66.50%的本科畢業(ye) 生、81.38%的碩士畢業(ye) 生、80.40%的博士畢業(ye) 生在長江經濟帶工作,27.47%畢業(ye) 生赴航空航天等國防科技工業(ye) 領域就業(ye) 。
南京大學畢業(ye) 生就業(ye) 重點行業(ye) 的前五名分別為(wei) “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25.38%)、“教育”(14.97%)、“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e) ”(12.54%)、“公共管理、社會(hui) 保障和社會(hui) 組織”(12.35%)和“金融業(ye) ”(8.75%),以上五項合計就業(ye) 占比達73.99%。
東(dong) 南大學本科畢業(ye) 生就業(ye) 重點行業(ye) 前三名是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22.5%)、建築業(ye) (13.42%)、製造業(ye) (12.42%)。研究生就業(ye) 重點行業(ye) 前三名是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30.97%),公共管理、社會(hui) 保障和社會(hui) 組織(12.35%),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e) (12.28%)。畢業(ye) 生就業(ye) 重要領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技術和新醫藥、新能源汽車等。
南京理工大學畢業(ye) 生就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前四名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其中本科畢業(ye) 生有29.35%、碩士畢業(ye) 生有34.61%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行業(ye) 工作;本科畢業(ye) 生有24.02%、碩士畢業(ye) 生有16.92%在高端裝備製造行業(ye) 工作。(楊頻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