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騎行更順暢安全!北京京藏高速輔路拓寬非機動車道14.1公裏

發布時間:2022-01-12 10:50: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德勝門公交站改造後增加非機動車道。北京市交通委供圖

  人民網北京1月11日電 (董兆瑞)拓寬非機動車道14.1公裏、規範62處公交站行車秩序、補齊4座立交橋區慢行功能......記者從(cong) 北京市交通委獲悉,2021年底,北京京藏高速輔路慢行廊道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完工,沿線慢行係統通暢性和係統性進一步提高。

  據了解,京藏輔路慢行廊道綜合整治提升工程起點為(wei) 二環路德勝門橋,終點至昌平西關(guan) 環島,全長約35公裏。此次整治工程由北京市交通委同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園林綠化局於(yu) 2021年10月下旬啟動,針對部分路段慢行設施不達標、立交橋區慢行係統部分功能缺失、公交站台機非交織等問題,采取拓寬非機動車道與(yu) 人行步道、規範公交站處行車秩序、完善立交橋區慢行交通功能等措施。

  為(wei) 保障非機動車道通行安全順暢,此次工程中,通過適當縮減機動車道寬度、占用外側(ce) 綠地等方式,累計拓寬非機動車道寬度14.1公裏。其中,德勝門至西三旗橋南14公裏的城市道路段,將長度2.2公裏輔路的非機動車道寬度調整至3.5米;西三旗橋以北至西關(guan) 環島21公裏的普通公路段,將長度11.9公裏輔路非機動車道寬度調整至2.5米。工程實施後,除個(ge) 別點段外,實現了全線非機動車道最小寬度不低於(yu) 2.5米,達標率為(wei) 92.3%,提升了17.4%。

  為(wei) 保障沿線行人出行安全便捷,此次工程中,針對不同路段的行人流量和出行訴求,有的放矢開展整治工作。如京藏輔路(出京方向)北沙灘橋南側(ce) 步道缺失,原先行人隻能利用輔路機動車道與(yu) 自行車道之間寬約1.5米的樹池帶通行,本次通過壓縮機動車道的方式將步道寬度調整為(wei) 2.5米,保障了行人路權。針對西三旗橋以北人行道寬度小於(yu) 1.5米的路段,采用占用外側(ce) 綠地和混凝土路肩、改造邊溝、雨水井改移拓寬的方式,進一步拓寬人行道通行寬度,累計改造長度3.38公裏。工程實施後,全線人行道寬度達標率(城市段不低於(yu) 2米、公路段不低於(yu) 1.5米)提升了21.2%。

  為(wei) 保障公交站台處非機動車騎行安全便捷,通過完善導流島、設置柔性隔離柱、施劃自行車優(you) 先地麵標識、設置路麵彩鋪、規範公交車停靠秩序等方式,規範了沿線62個(ge) 公交站處的通行秩序,有效解決(jue) 了交通衝(chong) 突問題,保障非機動車安全有序通行。

  此外,為(wei) 提升立交橋區慢行出行品質,本次工程因地製宜,實施“一橋一策”,完成德勝門橋、馬甸橋、上清橋等4座立交橋區改造。在德勝門橋區存在多路口交叉、慢行路徑不清晰、步道寬度過窄、公交進出站困難、高峰期交通擁堵等問題,為(wei) 改善德勝門橋區慢行出行環境,本次將西南角步道寬度由原3.3米拓寬至6米,東(dong) 側(ce) 人行步道由3米拓寬至4.3米。同時,將德勝門箭樓東(dong) 西兩(liang) 側(ce) 公交站及非機動車道進行拓寬改造,改造前站台人行道寬度僅(jin) 1.8米,無法滿足乘客候車及行人通行需求,本次將公交站台寬度拓寬至4米,並增設了3.5米公交港灣及3米非機動車道,增加了路麵彩色鋪裝,進一步保障非機動車路權,整體(ti) 優(you) 化提升了慢行通行環境。

  北京市交通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京藏高速輔路慢行廊道綜合整治提升工程是2021年北京市城市慢行係統品質提升行動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北京按照“慢行優(you) 先、公交優(you) 先、綠色優(you) 先”的交通發展理念,大力倡導和推進慢行係統發展,在保障路權、秩序維護、配套設施和改善環境等方麵不斷提升慢行交通出行品質,鼓勵和支持市民更多采用“步行+自行車騎行”的出行方式,提高綠色出行比例。今年,交通部門將繼續推動慢行係統建設和整治工作提質增效,進一步提升步行和自行車出行吸引力,使慢行交通成為(wei) 市民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