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黨史學習教育總結會議引發幹部群眾熱烈反響

發布時間:2022-01-12 11:15:00來源: 新華日報

  百年征程波瀾闊,初心如磐向未來。

  10日召開的全省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總結會(hui) 議對鞏固拓展學習(xi) 教育成果作出部署,激勵全省上下不斷從(cong) 百年黨(dang) 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扛起“爭(zheng) 當表率、爭(zheng) 做示範、走在前列”光榮使命,譜寫(xie) “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省委的號召在江蘇大地激蕩起熱烈反響,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紛紛表示,一定要堅定曆史自信、強化曆史擔當,埋頭苦幹、勇毅前行,把學習(xi) 教育成效切實轉化為(wei) 扛起新使命、譜寫(xie) 新篇章的實際行動,奮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洗禮初心,從(cong) 百年黨(dang) 史中汲取智慧力量

  “小區45幢居民樓黴變起殼的外牆重新粉刷了,‘蜘蛛網線’滿天飛問題也解決(jue) 了……”說起去年以來生活的變化,家住南通市海門區複興(xing) 新村的黃玉萍直豎大拇指。“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中,海門建立“區領導至少帶頭領辦1件重點難點實事”等“十個(ge) 一”製度,2467項實事項目全部按時辦結。“項目辦結,不意味著‘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畫句號。”海門區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黃靜介紹,該區從(cong) 辦結事項中篩選出為(wei) 50名困境青少年升級改造居住和學習(xi) 環境等9項群眾(zhong) 關(guan) 注度高的項目,將常態化推進實施。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百年黨(dang) 史,就是一部為(wei) 人民謀幸福的奮鬥史。回望黨(dang) 的百年奮鬥征程,江蘇廣大黨(dang) 員幹部悟初心、守初心、踐初心,受到全麵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煉、精神洗禮。

  去年9月起,蘇州市姑蘇區探索常態化開展“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將每月的第二個(ge) 星期日確定為(wei) “社情民意聯係日”,黨(dang) 員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下沉169個(ge) 基層社區,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我區已開展5場‘社情民意聯係日’,3530人次機關(guan) 工作人員下沉基層,收集問題訴求4652條、意見建議1403條,解決(jue) 或答複4700餘(yu) 條。”姑蘇區政府黨(dang) 組成員、區黨(dang) 政辦主任楊國棟介紹,姑蘇區今年新設300萬(wan) 元“社情民意聯係日”快速處置工作經費,配合每個(ge) 社區2萬(wan) 元民生小事專(zhuan) 項經費,推動更多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實現“上午提、下午辦”。

  “18件重點實事項目群眾(zhong) 綜合滿意度高達96%,這樣為(wei) 民辦實事,實在!”將“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成效張榜公示,揚州市廣陵區汶河街道黨(dang) 工委贏得群眾(zhong) 點讚。“為(wei) 群眾(zhong) 辦事,就要把評價(jia) 權交給群眾(zhong) 。”汶河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鍾蕾說,汶河街道通過建立“五深入”征集民意、“五方辦”推進辦理、“三評議”測評成效等機製,推動實事項目辦理從(cong) “了事”向“事了”轉變,“‘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隻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men) 將進一步征集民意,形成新的實事項目,為(wei) 群眾(zhong) 解決(jue) 更多問題。”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中,宿遷市宿城區河濱街道府苑社區高質量完成“銀發賦能”智能手機培訓、小區集中晾曬場改造、綠化提品升級等15件民生實事。“黨(dang) 員幹部在辦實事中亮身份、當先鋒,提升了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的能力,黨(dang) 員和群眾(zhong) 的心也貼得更緊了。”府苑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陳磊說,將帶領社區黨(dang) 員緊盯疫情防控、社會(hui) 治理等關(guan) 鍵工作,進一步提升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常學常悟,把學習(xi) 黨(dang) 史作為(wei) 一生必修課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奮鬥史,是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的最好“營養(yang) 劑”。“把學習(xi) 黨(dang) 史作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人一生的必修課,把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作為(wei) 一項長期的、永遠在路上的重大政治任務”,全省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總結會(hui) 議的要求,迅速成為(wei) 各級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的統一行動。

  “學好黨(dang) 史、用好黨(dang) 史,不是一陣子的事,是一輩子的事。”常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季培東(dong) 說,推動學黨(dang) 史用黨(dang) 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常州以高水平黨(dang) 建打造身邊的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陣地,在農(nong) 村,130個(ge) 村和560個(ge) 企業(ye) 黨(dang) 建結對、共促發展;在城市,資源力量下沉一線,“社區點單、部門響應”黨(dang) 建模式全麵覆蓋。通過出台村(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點亮工程”15類建設標準,該市已打造示範地標30個(ge) ,新建和改擴建村部199個(ge) ,帶動1030個(ge) 黨(dang) 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

  “我們(men) 充分利用阜寧革命老區豐(feng) 富的紅色資源開展‘紅色研學’,常態化組織黨(dang) 員幹部赴縣內(nei) 79處紅色遺存和15處烈士命名村、路、橋、學校參觀學習(xi) 。”阜寧縣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國勝說,該縣將繼續用好紅色資源,打造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實境課堂”,以特色課程提升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的吸引力,讓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常學常新、常學常悟、常學常得。

  兩(liang) 岸蘆葦蕩迎風擺動,碧波蕩漾的湖心,黨(dang) 史課堂在船上開講……淮安市淮安區流均鎮漁業(ye) 村打造“黨(dang) 建紅船”,通過“紅船送黨(dang) 課”等方式,讓黨(dang) 員漁民學習(xi) 黨(dang) 史、捕魚作業(ye) “兩(liang) 不誤”。漁業(ye) 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潘誌平說,水上黨(dang) 支部計劃添置“紅船”、增加黨(dang) 史學習(xi) 課時,擴大“紅船學黨(dang) 史”品牌影響力,讓紅船成為(wei) 漁民黨(dang) 員學黨(dang) 史用黨(dang) 史的常態化、長效化課堂。

  推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走深走實,泰州市薑堰區淤溪鎮依托12個(ge) 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激活、整合、下沉、共享資源。“黨(dang) 的曆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shu) 。”泰州市薑堰區淤溪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吳俊明說,該鎮將以“小板凳”宣講品牌為(wei) 載體(ti) ,全力推進“思想引領”工程,建強理論“學習(xi) 圈”,用“小故事”講出“大道理”,用“鄉(xiang) 土話”傳(chuan) 好“新思想”。

  南京市六合區依托桂子山烈士陵園、竹鎮革命烈士陵園等紅色地標,打造“人民的力量”“軍(jun) 號與(yu) 茉莉花”兩(liang) 大紅色主題展覽,推出3條紅色旅遊信仰之路。“學好‘必修課’,我們(men) 將用好家門口的紅色資源。”橫梁街道三友湖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李國慶說,三友湖村將持續辦好“板凳課堂、網格學堂、紅色講堂”,讓廣大黨(dang) 員群眾(zhong) 隨時隨地接受“四史”教育,永遠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

  扛起使命,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爭(zheng) 取新的更大光榮

  “贛榆是江蘇的北大門,贛榆人在淮海戰役中支前的‘小推車精神’,至今激勵我們(men) 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開展工作。”連雲(yun) 港市贛榆區區長李莉說,把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激發的熱情轉化為(wei) 幹事創業(ye) 的勁頭,贛榆將圍繞“建成蘇北第一區”重大任務,推動主導產(chan) 業(ye) 大爆發、基礎設施大突破、城市功能大提升、山海特色大彰顯、民生福祉大改善、綜合實力大跨越。

  向曆史尋經驗、向曆史求規律、向曆史探未來,帶著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什麽(me) 、要幹什麽(me) 這個(ge) 根本問題的清醒認識和執著堅守,江蘇廣大黨(dang) 員幹部步履鏗鏘邁上新征程,努力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爭(zheng) 取新的更大光榮。

  “民政工作關(guan) 係民生、連著民心,更需要從(cong) 黨(dang) 的百年奮鬥史中汲取為(wei) 人民服務的力量。”無錫市民政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周立軍(jun) 說,走在新的趕考路上,無錫民政將堅定為(wei) 民情懷,深入了解群眾(zhong) 想什麽(me) 、盼什麽(me) 、憂什麽(me) ,持續優(you) 化基本民生保障和專(zhuan) 項服務,全麵加強民生資金監管;強化居家社區養(yang) 老醫養(yang) 結合,推進養(yang) 老服務區域協同發展;推動融合共治,加強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中,徐州市漢風街道昆侖(lun) 社區居委會(hui) 讓出會(hui) 議室開辦老年大學,社區健身隊敲鑼打鼓將一麵錦旗送到居委會(hui) 。漢風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張慶洋感慨地說,街道將聚力開展民生微實事工程,已初步梳理停車緊張、雨汙分流、物業(ye) 管理等“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項目21條。

  “用好黨(dang) 史學習(xi) 中汲取的智慧、為(wei) 民辦實事中凝聚的民心、奮力開拓中闖出的新路,我們(men) 努力交出更好發展答卷。”鎮江市潤州區七裏甸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孫晶說,七裏甸街道將結合“兩(liang) 在兩(liang) 同”建新功行動,圍繞建華全球研究中心等項目,開展“項目一線讓我來”等行動;組建南徐樓宇“黨(dang) 建聯盟”,壯大“招商先鋒群英薈”,助力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壯大成勢;同時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推動“惠民幫扶讓我來”行動向深邁進。

  □ 本報記者集體(ti) 采寫(xie)

  (參與(yu) 采寫(xie) 陳雨薇 趙芳 李凱 張莎沙 盧佳樂(le) 李鑫津 楊琦 唐穎 房雅雯 錢飛 張文婧 史偉(wei) 徐超)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