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山東率先取消職工養老保險關係省內轉移接續 每年近30萬企業職工受益

發布時間:2022-01-12 15:52:00來源: 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濟南1月10日電(宋翠)“我們(men) 這個(ge) 行業(ye) ,工作變換比較頻繁,以前換了單位要在網上提交養(yang) 老保險關(guan) 係轉移申請,時不時地還要到網上去查查進度,大約兩(liang) 三周才能徹底辦完。現在好了,省內(nei) 換單位,不用再操心轉移的事了,也不用擔心接續不上了,真是越來越方便,越來越簡單了。”中國人保財產(chan) 保險公司剛辦理離職的王女士告訴記者。

  為(wei) 進一步提升群眾(zhong) 辦事服務體(ti) 驗,切實解決(jue) 省內(nei) 企業(ye) 基本養(yang) 老保險轉移接續環節多、流程長、兩(liang) 地跑等問題,保障參保人員合法權益,山東(dong)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結合“人社幹部走流程”和“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活動,出台《進一步規範完善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有關(guan) 政策問題的通知》《山東(dong) 省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業(ye) 務歸集經辦規程(試行)》等文件,在全國率先取消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省內(nei) 轉移接續,改由人社部門在職工退休前主動實施業(ye) 務歸集,不再需要職工和參保單位參與(yu) 。

  “以前不具備取消省內(nei) 企業(ye) 養(yang) 老保險轉移接續的條件,現在都逐步滿足了。2019年實現社保信息係統集中,2020年實現企業(ye) 養(yang) 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2021年我省作為(wei) 試點省開展了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省級信息係統建設,這些都為(wei) 取消省內(nei) 轉移提供了重要支撐。”山東(dong) 省社會(hui) 保險事業(ye) 中心個(ge) 人賬戶管理處處長陸洋說,“取消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省內(nei) 轉移接續後,全省作為(wei) 一個(ge) 統籌區域,對於(yu) 待遇領取地是我省的,在我省任何地方辦理退休領取待遇的標準都是一樣的。參保人員省內(nei) 企業(ye) 流動就業(ye) 時,自由流動,不用再轉移養(yang) 老保險關(guan) 係,待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可在省內(nei) 最後一個(ge) 繳費地辦理退休手續,其他參保地的繳費賬戶信息由人社部門內(nei) 部傳(chuan) 遞,集中到一起,準確計發待遇。”

  為(wei) 確保業(ye) 務歸集工作順利實施,山東(dong)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全麵調整優(you) 化社保經辦服務,確保養(yang) 老保險待遇及時準確發到企業(ye) 退休職工手裏。一是調整優(you) 化退休資格預審工作機製,對距法定退休年齡12個(ge) 月以內(nei) 的參保職工,提前進行退休資格預審。二是調整優(you) 化職工參保登記流程,在職工參保登記時核查省內(nei) 參保繳費情況,防範重複參保繳費。三是調整優(you) 化臨(lin) 時個(ge) 人賬戶性質確認規則,除男滿50周歲、女滿40周歲且在省內(nei) 無參保繳費信息或隻有臨(lin) 時賬戶參保繳費信息的省外戶籍職工需建立臨(lin) 時賬戶外,其他情況均建立一般賬戶,保障職工權益。

  同時,為(wei) 方便參保人員辦理相關(guan) 社保業(ye) 務,山東(dong)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全麵規範統一全省信息係統數據項目和經辦服務流程,積極推行“全省通辦”“跨省通辦”“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就近辦”,全麵放開省內(nei) 區域間參保人員信息查詢打印等業(ye) 務權限,社保經辦服務質效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我省通過精簡辦事材料、壓縮辦理時限、提升工作質效,實現了15個(ge) 工作日完成企業(ye) 職工養(yang) 老保險關(guan) 係轉移接續,但省內(nei) 流動就業(ye) 人員及所在單位的仍需辦理相關(guan) 事務。取消省內(nei) 企業(ye) 職工養(yang) 老保險轉移接續後,預計全省每年近30萬(wan) 企業(ye) 職工無需再辦理相關(guan) 業(ye) 務,切實減輕了省內(nei) 流動就業(ye) 人員和其所在單位工作負擔,進一步助力我省優(you) 化營商環境。”山東(dong) 省社保中心主任張景鎮說。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