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萬規模大篩 天津如何做到
一座1400萬(wan) 人口的超大城市,短時間內(nei) 完成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篩查,不可能的任務?天津答案是:能!昨天很多天津人在微信朋友圈展開了排隊完成檢測速度大比拚──20分鍾、10分鍾、8分鍾、5分鍾,沒有最快隻有更快。
不但能,而且好!分區叫號避免寒風中長時間排隊,老人孩子走綠色通道,逐戶通知一個(ge) 不能少……
優(you) 化優(you) 化再優(you) 化
“通達尚城是社區內(nei) 5個(ge) 自然小區中比較大的,1000戶、2000人左右,采樣點設在小區內(nei) ,是第二輪篩查的一個(ge) 優(you) 化措施。”河西區尖山街尚城社區書(shu) 記鄭岩告訴記者,“上次采樣點在四中,而且是兩(liang) 個(ge) 社區在同一個(ge) 采樣點,不可控因素較多,這次我們(men) 社區就有四中和這裏兩(liang) 個(ge) 采樣點。速度快了很多,從(cong) 下午兩(liang) 點左右開始采樣,一個(ge) 半小時,已經100多人了。”
“咱們(men) 是不是把第二個(ge) 采樣台開了。支援的醫生已經到了。”正說著話,工作人員跑過來對鄭岩說。此時一位“大白”已經在給預定的采樣台位置進行消殺。鄭岩立刻開始安排準備工作,通達尚城開始“提速”。
尚城社區所在的河西區全域“提速”:本輪篩查共設采樣點254個(ge) ,比第一輪增加120個(ge) 。
“提速”的不隻是河西區。東(dong) 麗(li) 區華新街道天欣花園采樣點的采樣台也由第一次的一個(ge) ,增加為(wei) 此次的兩(liang) 個(ge) 。“第一次篩查之後,我們(men) 進行了複盤,查找短板,按樓門核實人員底冊(ce) ,細化流程,檢測時按樓門通知,減少等候時間,同時增加綠色通道,給老年人、兒(er) 童等人群提供便利。”東(dong) 麗(li) 區華新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於(yu) 忠玉告訴記者,此次華新街道采樣點雖然沒有增加,但是每個(ge) 點的采樣台都有增加。
為(wei) 了減少居民在寒風中的等候時間,南開區第二輪大規模全員核酸檢測將采樣點設置在社區內(nei) ,居民不出小區就可進行檢測。據了解,南開區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啟用322個(ge) 采樣點,比第一輪的113個(ge) 采樣點多出209個(ge) ,共設置633個(ge) 采樣台,抽調醫護人員2169人。加快檢測速度、提升檢測效率。
南開、河西、東(dong) 麗(li) 等區增加采樣點位、采樣台的舉(ju) 措,我市其他區的居民大都也感受到了同樣的變化。
5G時代,數據支持離不了。市委網信辦、市大數據管理中心上陣,推出的新係統,通過操作人員手機下載App,實現核酸檢測樣本采集、封箱、轉運全流程信息化記錄,市民隻需攜帶身份證到采樣現場,由工作人員手機中的App掃描即可完成信息錄入,相比原有方式可大幅提高采樣效率,減少市民等待時間。快速順暢的新係統,仿佛為(wei) 第二輪大篩打通了任督二脈,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
應檢盡檢我有招
數九寒冬,氣溫驟降。
津南區小站鎮東(dong) 大站村采樣點,當最後一位村民二篩核酸采樣完畢,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王文祥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
“本地人口2000人,外來人口3500多人,除去30人外出未回津,凡在家的,一戶沒漏、一人沒落。”連續多天的奮戰,王文祥話語中帶著疲憊。
短短三天,兩(liang) 次大篩,時間緊、任務重。萬(wan) 餘(yu) 人次核酸采樣,實現應檢盡檢,這個(ge) 小村是如何做到的?
東(dong) 大站是遠近聞名的閥門生產(chan) 基地,素有閥門第一村的美譽。村裏6家企業(ye) ,吸納了35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比本村人口還多。
對5500多人進行全覆蓋核酸采樣,采前、采中、采後的通知、組織、匯總和服務是一個(ge) 係統性的大工程,特別是對大量外來流動人口的管理,更是考驗人的硬功夫。
怎麽(me) 辦?
“我們(men) 一直處於(yu) 熱備狀態,疫情來了,隨時迎戰。”王文祥說,光是疫情防控演練,就開展了不下5次。5500多人的基本人口底冊(ce) ,他們(men) 早就掌握了一手的“大數據”,這個(ge) “大數據”是他們(men) 這一年連續幾輪入戶調查,一筆一筆寫(xie) 就的。對於(yu) 每家每戶的基本情況,門清!
所有預案在1月8日被激活。
9日淩晨3時,王文祥接到首次大篩通知,立即組織村裏80名黨(dang) 員幹部誌願者集結,號召大家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按照預案分工投入工作。“基層社區是大篩的網底,網底有漏洞、兜不牢,後果不堪設想。”王文祥說。
搭建采集設施、備好各類物資、設計最佳路線,大家忙起來了。與(yu) 此同時,“電話小分隊”上線,“敲門小分隊”頂著星鬥出發了,挨家挨戶通知大家早晨7時到指定地點采集核酸。對於(yu) 外出沒回來的、臥床在家的,一個(ge) 不漏,細細核對,一一記錄。既是笨功夫,也是繡花功夫。
“第一次篩查,大家特別配合,一下子來的人比較多。第二次篩查,我們(men) 進一步優(you) 化了流程,減少大家等候時間,防止人員聚集。”王文祥說,為(wei) 了做好二篩,誌願者和區鎮下沉幹部馬不停蹄再次入戶,給每個(ge) 人一一發放了號碼牌,到時按號排隊采樣,由工作人員通知大家何時下樓,同時在村裏又增設了一個(ge) 采樣點,5個(ge) 通道同時推進,爭(zheng) 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全覆蓋。
截至昨晚10時,東(dong) 大站村二篩采樣結束。
誌願服務細又韌
“你現在去702室吧,幫著奶奶把爺爺推出來。”布置工作的是河西區尖山街通達尚城居民李女士,領任務的是她丈夫牛先生。702室的奶奶爺爺並不是他們(men) 的親(qin) 屬,是鄰居。李女士作為(wei) 誌願者,主動給自己“攬活兒(er) ”。
為(wei) 了保證第二輪大篩高效、不漏篩又人性化,社區在業(ye) 主群裏招募誌願者。李女士報名後,接到的任務就是“掃樓”。
402室,孩子期末考試;501室,需提前通知;702室,有老人,腿腳不便;102室,一老一小……下午3:05,她手裏拿個(ge) 小本本,逐戶通知準備下樓做核酸檢測,本本上記的就是“掃樓”成果──每戶幾個(ge) 人,有無特殊情況。“有的老人實在下不了樓,我們(men) 就記下來,做特殊安排。”
“我得看看檢測速度,好及時通知大夥(huo) 兒(er) 。”剛出電梯,迎麵走來一家子。“您是10樓的吧?剛去您家沒人,我看現在排到咱們(men) 前一棟樓了,咱們(men) 也準備著。”“我們(men) 和住另一棟樓的家人一起檢測完了。”李女士趕緊在本子上注明。
與(yu) 在業(ye) 主群內(nei) 主動報名誌願服務的李女士不同,東(dong) 麗(li) 區華新街道天欣花園居民賈慶榮是買(mai) 菜順道加入誌願服務隊伍的。“第一次篩查時,看到檢測人員挺辛苦我就過來了,當誌願者。”賈阿姨負責維持秩序,從(cong) 早上9時一直堅持到轉天淩晨3時多。60歲的人在寒冬中工作這麽(me) 長時間!“我完事就能回家休息了。這些孩子沒白沒晚地幹,才辛苦。他們(men) 這麽(me) 付出,我不能坐在家裏看電視!何況咱們(men) 是天津人!”二篩,賈阿姨看到搭棚子就來了。“我還想報名去津南區當誌願者呢!”
摸排、維持秩序、逐戶通知,誌願者每完成一項細碎的工作,篩查進度就快一點兒(er) ,大夥(huo) 兒(er) 就舒服一點兒(er) ,鄰裏之間就親(qin) 密一點兒(er) ,社區就會(hui) 更和諧一點兒(er) 。
“外援”個(ge) 個(ge) 都給力
一位大娘送的一鍋熱水一直暖著“90後”靳雅菲的心。9日淩晨不到5時接到所在單位東(dong) 麗(li) 區融媒體(ti) 中心下沉到社區的工作安排,“當時‘噌’就起來了,五點半多一點兒(er) 就到單位了。”她家可是住南開區。“出門太急,根本沒想到帶熱水。大娘送來的時候,真的太感動了。”
當天接近子夜時分,靳雅菲下沉的點位結束了采樣工作,此時聽說另一個(ge) 點位還有很多人等待檢測,大家自發前去支援,直到淩晨3時多才回家。
媒體(ti) 人的新聞敏感讓她看過11日的新聞發布會(hui) 後,就做好了再次下沉到社區參與(yu) 第二輪大篩的準備。“時刻準備著,我現在可是預備黨(dang) 員呢。”
“我們(men) 東(dong) 麗(li) 區融媒體(ti) 中心共下沉兩(liang) 個(ge) 批次,每批次20人。在保證正常報道工作的同時,盡最大力量下沉到社區參與(yu) 核酸檢測篩查工作。”下沉到天欣花園采樣點位的東(dong) 麗(li) 區融媒體(ti) 中心幹部楊生凱說,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他們(men) 與(yu) 社區、街道工作人員一起優(you) 化工作流程、排隊流線。“我們(men) 是掛圖作戰,把小區的平麵圖畫出來,每個(ge) 點位落實到人。”
“9號那天夜裏,一位大娘領著孫輩給我們(men) 送來一大鍋臘八粥。她說一會(hui) 兒(er) 就是臘八了,臘七臘八是最冷的,你們(men) 喝點兒(er) 熱粥。”每次說到此事,他總不免動情。
疫情總會(hui) 結束,幹部服務群眾(zhong) ,群眾(zhong) 心疼幹部,情分留在彼此心間。
高科技氣膜來助陣
昨日18:00,河西區四信裏住宅一期園區,豎著兩(liang) 個(ge) 相隔數米的藍色亭子,前亭前方,隊伍不長,十多人。一旁,許凱和李悅看有的居民離得近了,馬上提醒,“一米!一米!”他倆(lia) 來自陳塘莊街綜合執法大隊,“這社區,我們(men) 來了6人,2人一組維持秩序,一兩(liang) 個(ge) 小時輪一班,晚上不回去,就在這兒(er) 休息。”
亭子正下方,兩(liang) 名誌願者正持手機掃描居民身份證件,1秒,信息錄入,放行。居民10人一組,“隊首的”拿著帶有條碼的試管,帶隊到采樣區,把管交給醫務人員。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係統每采集10人,自動提示,“到采樣區,醫務人員還會(hui) 確認,相當於(yu) 上了‘雙保險’。確保每10人和相應試管‘對號入座’。”
一人拿棉簽,一人遞,兩(liang) 名醫務工作者分工協作,正采樣。
“張嘴。”“啊!”采樣順利完成。記者隨隊伍前行,每人從(cong) 排隊到完成采樣,平均耗時10分鍾。
──這是四信裏二篩的“流水線”。
采集之後的樣本去哪裏?“一般一個(ge) 小時收集一次采集的樣本,送到區疾控中心。”鄭岩告訴記者。“樣本都放到專(zhuan) 用的箱子裏運送,區裏做應急預案時都準備好了。”於(yu) 忠玉說。
這些樣本都將被送到檢測實驗室。本輪篩查,天津還用上了新武器──氣膜實驗室。
12日23:30,在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網球館內(nei) ,“迪安雷迪”氣膜實驗室正緊張運行。實驗室一組6艙,24小時滿負荷運轉,日檢測產(chan) 能12萬(wan) 管,樣本按10混1采樣方式,每日最多可檢測120萬(wan) 人份核酸樣本。昨日從(cong) 14:00接收樣本起,截至當日23:30,該實驗室已接收9萬(wan) 管樣本,發布約5萬(wan) 份報告。
“氣膜實驗室主要承擔濱海新區的核酸檢測任務,但是,其他區的也會(hui) 分配過來,主要看當天檢測量是否在承接力內(nei) 。”實驗室領隊、迪安診斷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總經理陳美介紹,9日、10日兩(liang) 天,公司200多名員工陸續從(cong) 浙江杭州趕到天津,實驗室11日9:00投運後,就馬不停蹄地投入戰“疫”中,其中80多名技術人員承擔檢測任務,“當日檢測58000管,除了濱海新區,還有河東(dong) 區的樣本送過來。12日預計檢測10萬(wan) 管。”
除了氣膜實驗室,這家總部位於(yu) 浙江杭州的公司在東(dong) 麗(li) 區的分公司還設有獨立的中心實驗室,“中心實驗室有6萬(wan) 管日產(chan) 能。此外,我們(men) 在塘沽體(ti) 育場還設有方艙實驗室,每天產(chan) 能也是10萬(wan) 管。三地實驗室正陸續投運。”陳美說,相對於(yu) 建在寫(xie) 字樓裏的中心實驗室,方艙實驗室外觀像集裝箱,氣模實驗室則像蔬菜大棚,“中心實驗室不可移動,後兩(liang) 種實驗室的優(you) 點就是可快速安裝,應用地域比較廣,想拉到哪裏就可以拉到哪裏。13日我們(men) 還會(hui) 在梅江會(hui) 展中心搭建三個(ge) 氣膜,新增45萬(wan) 管日產(chan) 能。馬上,‘四架馬車’四地聯動,大大提升迎戰奧密克戎的戰鬥力。”
群眾(zhong) 說好才是好
“二篩很順利,從(cong) 站樓下開始排到完事總共14分鍾,16:14—16:28。第一次用時51分鍾,進步非常直觀。整個(ge) 流程,出樓門誌願者發了一張條,每個(ge) 樓門條的顏色不一樣,我是藍色,看了前麵樓門是紅的,後麵是白色。因此排隊時憑條進場,顏色一目了然,杜絕了插隊。現場風大,有個(ge) 媽媽抱著幾個(ge) 月的小寶寶幾分鍾也站不住,有些心疼娃,著急回樓。誌願者發現情況趕緊跑過去攔住了,跟前麵排隊的打好招呼,趕緊給小寶寶先做了。居民是一點不受罪了。就是誌願者們(men) 還是一樣要站很久,大家很理解,也能體(ti) 會(hui) ,網格群裏各種留言感謝網格員。”
這是一位媒體(ti) 人昨天的朋友圈。
更多網友沒有寫(xie) “小作文”,言簡意賅表達了對天津速度的讚歎。傍晚6:24,網友@鳴穀軒總舵主給津雲(yun) 微信留言:“我二篩‘健康天津’上已經出結果了,天津速度就是快!”
“我的小區,淩晨1時誌願者敲門,1時30分下樓發號,在樓棟大堂等待3分鍾,排隊6分鍾完事。感謝誌願者和醫護人員的辛苦付出。”──網友@三鹿郡公
類似留言在天津各媒體(ti) 的社交媒體(ti) 賬號下麵,數不勝數。
天津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湯乃軍(jun) ,對於(yu) 全員核酸檢測提出了專(zhuan) 業(ye) 見解。他1月10日在位於(yu) 河西區氣象台路的樂(le) 昌裏監測點參加了首輪大篩,“工作人員一座樓一座樓地通知去做檢測,我前後排隊半個(ge) 小時就做完了,秩序井然。現場有小孩子嚇得哭,采樣的醫務人員很有耐心,做到了應采盡采。”湯乃軍(jun) 說,奧密克戎毒株傳(chuan) 染性非常強,而大多症狀又較輕,還有無症狀感染者,隱匿性很強,這次又出現了低齡化傾(qing) 向,因此,全市範圍的大篩很有必要。
作為(wei) 研究公共衛生的專(zhuan) 家,湯乃軍(jun) 重點提示了兩(liang) 點:一是在疫情管控環境下,如何保障百姓就醫問題。在當前環境下,醫院要核酸檢測很必要,但對於(yu) 心梗、腦栓塞、臨(lin) 產(chan) 孕婦等急危重症患者,醫院應設置專(zhuan) 用病房,防疫重要,治病救人也重要。二是進一步加強防控措施的宣傳(chuan) 。要讓人人知曉,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做好個(ge) 人防護仍是阻斷疫情傳(chuan) 播鏈條的重要措施。宣傳(chuan) 科學防疫重在日常、重在細節,如商超經營者要對登記個(ge) 人信息的筆用完每次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乘電梯時,口袋裏備幾根牙簽或幾張餐巾紙,不用手按按鈕;大篩現場,掃描身份證時,工作人員應盡量避免直接接觸,被檢人員的手和身份證掃描後馬上用液態酒精及時消毒,等等。
天津行,天津也一定成!從(cong) 一篩到二篩,盡管不可預見的困難還有很多,但我們(men) 扛起責任、堅定信心、眾(zhong) 誌成城、迎難而上,打響了“中國奧密克戎防控第一場大規模遭遇戰”。(記者 燕少廣 耿堃 劉雅麗(li) 張立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