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皋發布2022年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
人民網南通1月12日電 (記者王繼亮)“今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7%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6%,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比48%,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占GDP比重2.75%,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9%,製造業(ye) 投資占固定資產(chan) 投資比重65%以上,規上工業(ye) 應稅銷售增長24%以上,規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長12%左右,規上服務業(ye) 重點行業(ye) 營業(ye) 收入增長15%以上,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實際利用外資3.6億(yi) 美元以上,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yu) 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萬(wan) 元GDP單位綜合能耗下降、主要汙染物減排完成上級下達任務。”在1月11日開幕的江蘇如皋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上,如皋市長王鳴昊作報告時說。
王鳴昊介紹,過去一年,如皋市較好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良好開局。預計完成地區生產(chan) 總值1410億(yi) 元、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7.8億(yi) 元、增長8%;規模工業(ye) 應稅銷售1350億(yi) 元、增長24%,六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鏈應稅銷售占比超80%;培育超100億(yi) 、超50億(yi) 元企業(ye) 各1家,億(yi) 元企業(ye) 56家,納稅超億(yi) 元企業(ye) 1家,新增規上工業(ye) 企業(ye) 180家、南通第一。完成服務業(ye) 應稅銷售1846.6億(yi) 元,新增規上服務業(ye) 企業(ye) 65家,入圍全國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縣。完成建築業(ye) 總產(chan) 值1610億(yi) 元,入庫稅金超10億(yi) 元,獲國優(you) 獎2個(ge) 。
過去一年,如皋新改建城市道路35公裏、橋梁29座。完成28個(ge) 地塊111萬(wan) 平方米搬遷,老舊小區改造18萬(wan) 平方米、惠及群眾(zhong) 2600戶。北沿江高鐵如皋西站正式獲批,南站綜合客運樞紐建成投運。張靖皋長江大橋開工建設,通皋大道二期工程大臨(lin) 開工。G40改擴建工程有序推進,S226如皋北段竣工通車,老204國道三期改造建成通車。惠政路龍遊河橋等24條城市幹道提檔升級。完成農(nong) 村橋梁改造30座、通居路50公裏、交通安全生命防護工程462公裏、治理安全隱患點214個(ge) 。新增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鎮2個(ge) 、示範村3個(ge) 、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85個(ge) 。新增省級特色田園鄉(xiang) 村1個(ge) 、傳(chuan) 統村落1個(ge) 、綠美鄉(xiang) 村8個(ge) ,水利建設獲省政府督查激勵,入選全國水係連通及水美鄉(xiang) 村建設試點縣。
過去一年,如皋市新增就業(ye) 2.8萬(wan) 人、創業(ye) 5346人,發放富民創業(ye) 貸款1985萬(wan) 元,落實穩崗返還資金1579萬(wan) 元。預計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5%、11.5%。城鄉(xiang) 居民醫保、職工“五險”實現動態全覆蓋,城鄉(xiang) 居民基礎養(yang) 老金、城鄉(xiang) 低保等標準持續提高,全麵落實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重點優(you) 撫對象撫恤優(you) 待和退役士兵安置政策。脫貧致富奔小康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堅持“房住不炒”,有效落實地價(jia) 房價(jia) 精準化“雙控”製度。
王鳴昊表示,為(wei) 實現新一年度工作目標,如皋市今年將做好千方百計聚資源、謀創新,聚力構建科創生態,著力推動發展動能全麵增強;久久為(wei) 功上項目、擴投入,持續狠抓落地轉化,著力推動經濟發展行穩致遠;堅定不移調結構、促轉型,培育壯大實體(ti) 經濟,著力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步伐加快;堅持不懈補短板、優(you) 品質,不斷完善城市功能,著力推動城市內(nei) 涵日益彰顯;全力以赴創特色、美環境,更加突出三農(nong) 優(you) 先,著力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走深走實;持之以恒攻改革、拓開放,全力加快跨江融合,著力推動內(nei) 生動力持續激發;標本兼治抓攻堅、強保護,協同推進減汙降碳,著力推動美麗(li) 如皋加快建設;精準發力防風險、除隱患,牢固樹立底線思維,著力推動發展安全良性互動;用心用情辦實事、惠民生,切實優(you) 化服務供給,著力推動民生福祉不斷增進九個(ge) 方麵的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