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不斷提升法律監督質效(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到2021年底,“司法工作人員職務犯罪偵(zhen) 查百日攻堅”行動收官。行動期間,全國檢察機關(guan) 加大力度,共立案偵(zhen) 查司法工作人員相關(guan) 職務犯罪案件999件1285人,同比分別上升28.6%和24.5%,其中查處涉嫌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犯罪案件人數是2020年同期的4.26倍。
磨礪法律監督之劍,是檢察機關(guan)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法治新期待新要求的迫切需要。2021年,黨(dang) 中央專(zhuan) 門印發《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guan) 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其作為(wei) 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加強檢察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引領著檢察機關(guan) 法律監督工作大步向前、不斷邁上新台階。
利劍出鞘,守護社會(hui) 和諧安寧
最高檢駐中國證監會(hui) 檢察室成立不久,充分發揮“駐”的優(you) 勢,最高檢聯合中國證監會(hui) 、公安部開展打擊證券違法犯罪專(zhuan) 項執法行動,集中查辦19起重大典型案件;新型開設賭場犯罪呈高發態勢,對涉境外、犯罪集團、跨地區辦理的重點案件,全國檢察機關(guan) 發揮檢察一體(ti) 化優(you) 勢,將涉及16個(ge) 省級地區的14起開設賭場係列案件掛牌督辦;除了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堅持“零容忍”態度,最高檢還決(jue) 定自2021年6月1日起在涉未成年人案件辦理中全麵推行“督促監護令”,並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全麵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作用,檢察機關(guan) 聚焦影響國家安全、社會(hui) 安定、人民安寧的突出問題,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近年來,隨著我國寄遞行業(ye) 的快速發展,利用寄遞渠道實施販運毒品等違法犯罪呈現上升態勢。2021年10月20日,最高檢向國家郵政局發出了“七號檢察建議”,同時抄送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12個(ge) 有關(guan) 部門,推動強化安全監管,堵塞管理漏洞,促進寄遞行業(ye) 健康持續發展。
檢察建議是法律監督中積極延伸司法辦案效果的一手“妙棋”。“四號檢察建議”保障的是群眾(zhong) “腳底下的安全”,檢察機關(guan) 推動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與(yu) 刑事司法相銜接機製,強化立案監督,涉窨井蓋刑事犯罪打擊力度明顯加大。為(wei) 落實“六號檢察建議”,檢察機關(guan) 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打擊整治網絡黑灰產(chan) 業(ye) 鏈,深入推進“斷卡”專(zhuan) 項行動,加大對職業(ye) “販卡”和行業(ye) “內(nei) 鬼”的懲治力度,重點打擊向老年人、在校學生等特殊群體(ti) 非法收購手機卡、銀行卡的行為(wei) 。
當寬則寬、當嚴(yan) 則嚴(yan) 、寬嚴(yan) 相濟。不久前,最高檢發布首批5起檢察機關(guan) 貫徹“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典型案例,教育引導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悔過自新。近年來,隨著“少捕慎訴慎押”司法理念日益發揮指導作用,其在刑事辦案實踐中收到了積極效果,對促進社會(hui) 和諧穩定、強化人權司法保障、節約執法司法資源等都具有重要意義(yi) 。
監督發力,聚焦群眾(zhong) 急難愁盼
甌江是浙江第二大河流,但在流經浙江溫州鹿城區莊岩村時,岸線上卻有一處地方因生活垃圾隨意堆放、露天焚燒、工業(ye) 垃圾偷倒、建築渣土偷倒入江等問題,嚴(yan) 重汙染甌江流域環境。對此,鹿城區人民檢察院聚焦固廢汙染頑疾,對行政機關(guan) 移送的公益損害民事線索全麵審查,對共同違法者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同時,對相關(guan) 怠於(yu) 履行固廢監管職責情形,檢察機關(guan) 還通過訴前檢察建議、圓桌會(hui) 議、公開聽證,督促有關(guan) 行政機關(guan) 依法、完全履職。
2021年9月,這起案例入選為(wei) 最高檢發布的“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zhuan) 項監督活動典型案例。從(cong) 保護飲用水源到治理固廢問題,從(cong) 整治農(nong) 用物資廢棄物汙染到守衛“舌尖上的安全”,這項自2020年7月起開展的為(wei) 期三年的專(zhuan) 項監督活動,為(wei) 人民美好生活不斷貢獻著公益檢察力量。
人民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是法律監督需要集中發力的關(guan) 鍵點。
保障勞動者及時拿到足額工資,是關(guan) 係基本民生的大事。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能,依法懲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2021年1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受理審查起訴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2813件3243人,同比分別上升12.3%和12%,通過辦案追繳欠薪約1.68億(yi) 元。
解決(jue) 行政案件“程序空轉”等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問題,必須加強行政檢察監督,促進案結事了政和。2021年9月1日,修訂後的《人民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正式實施,將精準監督、“穿透式”監督等理念要求貫穿其中,積極回應人民群眾(zhong) 對行政檢察工作的新需求,依法保障當事人申請監督的權利。
長期以來,檢察機關(guan) 通過民事支持起訴製度,為(wei) 尋求訴訟救濟的特殊群體(ti) 提供無償(chang) 法律幫助。2021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guan) 受理民事支持起訴案件41966件,同比上升87.9%,有力保障了特殊群體(ti) 合法權益,彰顯了我國司法製度優(you) 勢和人文關(guan) 懷,促進實現了實質意義(yi) 上的訴權平等。
結合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檢察機關(guan) 深入開展“檢察為(wei) 民辦實事”實踐活動,最高檢研究確定39項為(wei) 民、便民、利民、惠民的重點任務,以實際行動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司法理念。
提高實效,把牢司法公正防線
司法是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的最後一道防線,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個(ge)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yi) ,是檢察工作永恒不變的價(jia) 值追求。
讓監督更實——
如何杜絕“紙麵服刑”“提錢出獄”等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巡回檢察正是斬除違法違規“減假暫”頑瘴痼疾的一柄利劍。自2018年5月最高檢部署開展監獄巡回檢察改革試點,到2021年12月最高檢印發《人民檢察院巡回檢察工作規定》,如今的監獄、看守所巡回檢察工作邁入了規範化、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據統計,截至2021年10月,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開展監獄巡回檢察3856次,通過常規、專(zhuan) 門、機動和交叉巡回檢察以及“回頭看”,共發現監獄問題30253個(ge) ,發現職務犯罪案件線索682個(ge) ,發現派駐檢察存在的問題1062個(ge) ,“大牆內(nei) 的公平正義(yi) ”得到更好維護。
讓監督更準——
檢察機關(guan) 通過對相關(guan) 數據的對比分析,發現相關(guan) 人員利用刑罰執行與(yu) 強製隔離戒毒執行銜接漏洞逃避戒毒等犯罪線索,立案偵(zhen) 查7人,追回逃避戒毒的人員60餘(yu) 名。把大數據挖掘應用融入辦案,如今已成為(wei) 撬動法律監督質效提升的有力杠杆。
2021年,檢察業(ye) 務應用係統2.0在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全麵部署應用,不僅(jin) 通過提供更多、更精準的辦案輔助讓檢察官“眼明手快”,而且進一步打破“數據壁壘”,實現與(yu) 政法平台、行政執法平台對接,通過辦理過程的網上“留痕”,加強了對執法司法工作的監督。
讓監督更透明——
對重大爭(zheng) 議或影響性案件,檢察機關(guan) 創新以聽證形式公開審查,堅持“應聽證盡聽證”,讓當事人把事說清、聽證員把理辨明、檢察官把法講透,以看得見、聽得懂的方式,既解“法結”又解“心結”。
檢察聽證,以公開促公正贏公信。2020年至2021年4月,全國四級檢察院共對4.5萬(wan) 件存在爭(zheng) 議、有重大社會(hui) 影響的案件組織了聽證會(hui) 。截至2021年6月,全國97%的市級院和基層院都已經組織召開了檢察聽證會(hui) ,北京、天津、上海、安徽、福建等21個(ge) 省份實現了檢察聽證工作三級院全覆蓋。
如今,檢察機關(guan) 以高度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依法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等檢察職能,以更有力的法律監督,助力書(shu) 寫(xie) 法治中國新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4日 06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