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青田“三雲合一”打造黨員教育新高地
“由於(yu) 平日工作忙,回來參加黨(dang) 支部學習(xi) 真不容易。如今隻要打開手機便可以隨時隨地參加黨(dang) 支部學習(xi) ,而且學習(xi) 內(nei) 容也是豐(feng) 富多彩。”近日,長期在紹興(xing) 柯橋經商的麗(li) 水青田籍黨(dang) 員葉仙軍(jun) 通過線上“雲(yun) 社區”,實現了固定學習(xi) “不打烊”。
這一明顯變化,得益於(yu) 青田創建的黨(dang) 員教育“一縣一品”數字雲(yun) 行動。近年來,該縣圍繞如何提高黨(dang) 員學習(xi) 、交流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破解流動黨(dang) 員常年在外與(yu) 黨(dang) 組織缺乏聯係而造成的學習(xi) 教育脫節等問題,不斷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dang) 員教育工作。通過運用數字化優(you) 勢,打破時間和空間限製,搭建起“三雲(yun) 平台”。如今,青田全縣2.2萬(wan) 名黨(dang) 員通過信息錄入、微信掃碼等方式全部入駐“雲(yun) 社區”,讓黨(dang) 員無論走到哪裏都能與(yu) 組織“匹配”,使黨(dang) 員學習(xi) 教育告別過去的“定時定點固定學”模式,實現現在的“隨時隨地分流學”。
“新時期的黨(dang) 員教育,通過線上教育管理、大數據分析等功能,分門別類為(wei) 黨(dang) 員推送學習(xi) 課件,將學習(xi) 形式由以往的‘紙質學’向‘指尖學’轉變。同時數字化平台把線下黨(dang) 建搬到線上,很好填補了傳(chuan) 統線下黨(dang) 建延伸不到的領域,實現由‘課堂學’向‘平台學’的轉變。”青田縣甌南街道組織委員潘建軍(jun) 表示,現在黨(dang) 員打開手機就可以通過“先鋒碼”現場簽到,隨時隨地參加黨(dang) 組織的學習(xi) 培訓活動。
上連“天線”、下接“地氣”,學習(xi) 才有活力。青田縣黨(dang) 員教育中心在深入考察、論證的基礎上,還充分考慮新時代廣大黨(dang) 員的媒體(ti) 喜好和應用習(xi) 慣,創新推出黨(dang) 員教育“雲(yun) 課堂”。組織榜樣人物、先鋒黨(dang) 員、優(you) 秀村社書(shu) 記講黨(dang) 課上黨(dang) 課,通過錄製2分鍾微視頻,把黨(dang) 課搬到“網上”,向全縣2萬(wan) 餘(yu) 名黨(dang) 員傳(chuan) 播身邊黨(dang) 員的好典型、好故事,如今累計播放量達7萬(wan) 餘(yu) 次,實現黨(dang) 史共學、黨(dang) 課共享、黨(dang) 性共講。
此外,青田還通過組建“雲(yun) 網格”構築黨(dang) 員教育“新矩陣”,將9200多個(ge) 黨(dang) 員責任區整合成1878個(ge) 黨(dang) 小組網格,全部建立釘釘、微信、QQ群等學習(xi) 交流群,通過網格群定期向黨(dang) 員推送黨(dang) 史學習(xi) 資料、黨(dang) 員應知應會(hui) 信息等內(nei) 容。並發揮黨(dang) 員現代化遠程教育站點作用,紮實開展遠教“固定學習(xi) 日”“周一夜學”等活動,實現傳(chuan) 播效果最佳化、最大化,推動遠程教育學用工作提質增效。
“通過雲(yun) 社區、雲(yun) 課堂、雲(yun) 網格的‘三雲(yun) 合一’,給基層黨(dang) 員教育工作插上了翅膀,不僅(jin) 讓黨(dang) 員體(ti) 驗到了智能與(yu) 便利,更讓新時期的黨(dang) 建工作落實效果得到了質的提升。”青田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毛平平說,接下來青田還將繼續深入開展“一縣一品”數字雲(yun) 行動,主動適應數字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不斷創新黨(dang) 員教育培訓形式、內(nei) 容和平台,用好網絡這個(ge) “新媒體(ti) ”,提供“色香味”俱全的理論“自助餐”,通過“數字化”為(wei) 黨(dang) 員教育畫龍點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