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山東濰坊積極爭創“東亞文化之都” 助力打造人民滿意的現代化品質城市

發布時間:2022-01-14 16:23:00來源: 人民網-山東頻道

  “東(dong) 亞(ya) 文化之都”是重要的國際性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對於(yu) 提升城市文化品質,帶動城市文化繁榮,促進城市開放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濰坊市把“東(dong) 亞(ya) 文化之都”創建上升到事關(guan) 城市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作為(wei) 建設人民滿意的現代化品質城市的重要抓手,作為(wei) “十四五”時期實施文化強市戰略的新目標、新舉(ju) 措和新藍圖,高起點定位,高標準創建,取得基本成效。

  以創促建,文化保護利用卓有成效。

  係統化提高文化保護效能。成立濰坊市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hui) ,建立係統化的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體(ti) 製。出台《關(guan) 於(yu) 推進國有建設用地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置工作的實施意見》,率先實施國有建設用地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置,“先考古、後出讓”的做法被文化和旅遊部在全國推廣。10個(ge) 項目入選“山東(dong) 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名單。將文化保護納入《濰坊市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2021-2035年)》。製定《濰坊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青州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探索非遺保護濰坊模式。出台《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方案》,形成了“1344”保護區建設濰坊模式。開展鄉(xiang) 村記憶工程,培育23處省級鄉(xiang) 村記憶工程遺產(chan) 展示點。2021年中國非遺保護協會(hui) 年畫、書(shu) 法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落戶濰坊。首家中國年畫博物館正式啟用,藏有全國18家年畫主產(chan) 地的精品佳作。連續兩(liang) 年承辦中國年畫傳(chuan) 承發展大會(hui) 。濰坊聾啞學校《非遺手工藝項目職業(ye) 教育實踐案例》獲全國“非遺進校園”十大優(you) 秀實踐案例。濰坊作為(wei) 山東(dong) 省唯一代表,參加“新疆是個(ge) 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展”。建成非遺數字管理係統,運用大數據技術和AI分析技術,實現傳(chuan) 承人的信息收集、展示以及信息分類、分析,為(wei) 非遺保護提供更精準數據支持。建成線上專(zhuan) 業(ye) 化非遺商城“美非遺”,簽約400餘(yu) 名非遺傳(chuan) 承人,展示240多個(ge) 品類、5000多種產(chan) 品的傳(chuan) 統技藝、傳(chuan) 統美術等非遺項目,促進非遺資源向文創開發轉化。

  創造性轉化利用文化資源。把地域文化融入濰坊城市建設,用濰坊特有的文化元素滲透到城市建築、城市廣場、城市街區、城市風貌、城市裝飾、城市交通等不同環節,營造文化視覺景觀。新建一批口袋公園,提升城市文化藝術環境。建成“十笏園非遺空間”,吸引風箏、木版年畫等一批代表性重點非遺項目入駐,打造成集保護、傳(chuan) 播、交流、展示、傳(chuan) 承、研學、培訓等於(yu) 一體(ti) 的非遺合作開放平台。每年定期組織5次常規性非遺文化進景區活動。連續舉(ju) 辦“大寫(xie) 濰坊”“大畫濰坊”創作活動,出版《鍾靈毓秀話濰坊》四卷。綜合利用非遺元素,開發出一批獨具濰坊特色的文創產(chan) 品、旅遊商品。在2021中國旅遊商品大賽中,濰坊作品“香薰虎”榮獲健康主題金獎,是山東(dong) 省唯一獲金獎作品,另一作品“五虎臨(lin) 門小夜燈”獲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金獎。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hui) ,濰坊展區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充分肯定。依托莫言文學資源,建成紅高粱影視城。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十笏園文化街區入選山東(dong) 省非遺旅遊體(ti) 驗基地。

  以創促建,公共文化服務實現全覆蓋

  構建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示範區建設,出台《濰坊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實施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工程,建成總占地麵積45萬(wan) 平方米的濰坊市文化藝術中心,形成公共文化服務聚集區。建成一批縣級文化中心。118個(ge) 鎮街全部建成綜合性文化站。全市共有文化服務設施6726處,國家一級文化館12家、一級圖書(shu) 館9家,鳶都書(shu) 房32處,文藝院團139個(ge) ,劇院8個(ge) ,形成上下聯通、服務優(you) 質、覆蓋城鄉(xiang) 的文化總分館服務體(ti) 係。

  升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市圖書(shu) 館、市博物館、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服務中心等公共文化窗口單位對所屬宣傳(chuan) 欄進行全新改造,重新配備中英日韓四國語言標識牌。市圖書(shu) 館精選國內(nei) 外相關(guan) 文獻3萬(wan) 餘(yu) 冊(ce) ,在顯耀位置設立“東(dong) 亞(ya) 文化之都”圖書(shu) 專(zhuan) 區,免費向廣大市民開放,幫助讀者了解東(dong) 亞(ya) 文化知識。正投資建設5萬(wan) 平方米的市文化館。

  建設文化旅遊數字平台。新建“濰坊市文化和旅遊雲(yun) ”,為(wei) 廣大群眾(zhong) 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結合群眾(zhong) 對數字文化服務的多樣化需求,適應“微時代”傳(chuan) 播規律,利用網站、微博、微信、微視、微電影等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手段和方式,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微空間”,開展立體(ti) 化、互動式公共文化服務。

  實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落實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保障機製,市圖書(shu) 館、市博物館實現午間、周末、法定節假日“三不休”。“戲曲進鄉(xiang) 村”“流動舞台車”“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廣播電視戶戶通”等項目紮實推進,廣播和電視節目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100%和99.59%,年初以來放映農(nong) 村公益電影7萬(wan) 餘(yu) 場,送戲演出8000多場次。茂腔《黨(dang) 費》、京劇《頭雁》2部大型劇目入選第十二屆山東(dong) 文化藝術節新創作優(you) 秀劇目展演名單,《三魂共一心——於(yu) 希寧踐行社會(hui) 美育的啟示》入選2021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目錄。作為(wei) 分會(hui) 場,高標準承辦第四屆中國歌劇節。成功創建“書(shu) 香濰坊”“悅讀·濰坊”“京廣讀運會(hui) ·名家校園行”等全民閱讀品牌,連續三年囊括“新時代鄉(xiang) 村閱讀季”4項活動全國第一,獲評山東(dong) 省全民閱讀示範市。

  努力提高群眾(zhong) 文化滿意度。建立“東(dong) 亞(ya) 文化之都”文化誌願者服務體(ti) 係,形成常態化、規範化、製度化的文化誌願者服務模式。采取入戶走訪、座談交流等方式,廣泛深入調研群眾(zhong) 文化需求。暢通“群眾(zhong) 文化訴求受理”機製,公布群眾(zhong) 訴求熱線,開通網上投訴平台,采取“首問負責製”,傾(qing) 聽群眾(zhong) 心聲,解答群眾(zhong) 訴求問題。

  以創促建,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繁榮發展

  融合驅動,市場主體(ti) 不斷壯大。大力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模式,在全市範圍內(nei) 組織實施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雙十工程”,打造出市文旅集團、濱海旅遊集團、紅高粱集團、八喜文旅集團等一批有潛力、有活力的文旅龍頭企業(ye) 。成立畫都(濰坊)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是國內(nei) 首家混合所有製書(shu) 畫平台公司。十笏園文化街區通過提升改造,成為(wei) 濰坊城市會(hui) 客廳、城市文化新地標。青州市中晨書(shu) 畫產(chan) 業(ye) 園獲批創建國家級文化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八喜文旅集團入選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濰坊黃金珠寶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集群入選首批省級新舊動能轉換雁陣形集群。山東(dong) 大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獲評首批省級領軍(jun) 企業(ye) 。青州木青茗苑民宿、江南·泉苑民宿獲評山東(dong) 省四星級民宿,入選國家乙級民宿。培育6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39個(ge) 省級景區化村莊、5個(ge) 省級精品文旅小鎮、3家省級工業(ye) 旅遊示範基地、1個(ge) 省級旅遊休閑街區。

  項目引領,經濟效益日益顯現。2021年,全市重點文化旅遊項目210個(ge) ,總投資2473.7億(yi) 元,其中在建項目170個(ge) ,涵蓋景區開發、旅遊度假、鄉(xiang) 村旅遊等七大類型。全市現已建成2家5A級景區,2家正在創建5A級景區。建成4A級景區21家、省級旅遊度假區6家、星級飯店40家,有國家級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基地6家、省級39家。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總人數及旅遊總收入增幅均列全省第一。

  豐(feng) 富業(ye) 態,文旅消費加快升級。推出“夜享風箏都”夜間文旅消費品牌,打造了一批夜間消費特色街區。紅高粱影視城、青州不夜城通過新建沉浸式實景演出、夜遊項目,體(ti) 驗感大幅增強。十笏園文化街區、青州古城、奎文泰華城獲評省級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成功策劃“春”“夏”“秋”“冬”四季文旅品牌和產(chan) 品,豐(feng) 富文化旅遊產(chan) 品供給。“齊魯天路”自駕遊產(chan) 品廣受好評,成為(wei) 新網紅打卡路線。舉(ju) 辦第五屆濰坊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組織全市273家企業(ye) 參與(yu) ,共使用消費券312.9043萬(wan) 元,直接帶動消費1205.55萬(wan) 元。今年11月份,成功入選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以創促建,文化交流活動互鑒日益頻繁

  借助節會(hui) 平台實現對外文化交流。連續舉(ju) 辦38屆濰坊國際風箏會(hui) 、27屆魯台會(hui) 、22屆壽光國際蔬菜博覽會(hui) 、13屆中國(濰坊)文化藝術展示交易會(hui) 、10屆中國畫節、4屆陳介祺藝術節,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促進與(yu) 國際城市間的文化交流常態化。在10月舉(ju) 辦的中日韓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上,組織了濰坊文旅資源宣傳(chuan) 推介,中國前駐韓國大使邱國洪對我市創建“東(dong) 亞(ya) 文化之都”給予高度認可與(yu) 大力支持,向參會(hui) 機構發出“大家攜起手來,共助濰坊創建‘東(dong) 亞(ya) 文化之都’”的倡議,受到參會(hui) 中日韓地方政府和商協會(hui) 機構的積極響應。2021濰坊陳介祺金石文化周,日本、韓國篆刻家協會(hui) 組織眾(zhong) 多金石名家參展,日本篆刻家協會(hui) 會(hui) 長尾崎蒼石捐贈100方秦漢印章,成為(wei) 本屆金石文化周的最大亮點。

  加強與(yu) 國際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舉(ju) 辦濰坊市與(yu) 日本日向市締結友好城市35周年紀念備忘錄簽約儀(yi) 式、2021外交使節與(yu) 國際友城市長濰坊行活動、中國濰坊市——烏(wu) 拉圭特立尼達市高端農(nong) 業(ye) 合作對話會(hui) 暨友好合作關(guan) 係簽約儀(yi) 式、中日韓人才雲(yun) 上交流對接會(hui) 暨“直播帶崗”活動、中日韓地方政府合作對接會(hui) 、中國出口商品品牌業(ye) 務線上發布會(hui) 等國際交流活動。接待了烏(wu) 拉圭駐華大使、萊索托駐華大使來濰訪問。 9月份舉(ju) 辦的中日韓經貿洽談會(hui) 上,組織了中日韓(濰坊)產(chan) 業(ye) 園揭牌儀(yi) 式,推動中日韓經貿合作向覆蓋麵更寬、融合度更深的方向發展。

  與(yu) 世界“手工藝與(yu) 民間藝術之都”同創共建。有效結合世界“手工藝與(yu) 民間藝術之都”的爭(zheng) 創與(yu) 建設,組織“手工藝與(yu) 民間藝術之都濰坊國際峰會(hui) ”、創意城市“攜手放飛創意夢想”交流會(hui) 、“濰坊好手藝”文創大賽等30多項主題活動。建立中國工藝美術科普教育基地,實施校園非遺教育“薪火工程”。通過高峰論壇、主題展覽、觀摩體(ti) 驗、參訪學習(xi) 、發表《濰坊宣言》,與(yu) 國內(nei) 外26個(ge) 世界創意城市建立了合作關(guan) 係,有效放大濰坊文化對外影響力。

  下步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把濰坊建設成山東(dong) 的文化高地,建設成一線國際文化傳(chuan) 播城市為(wei) 目標,突出問題導向,堅持係統思維,抓住關(guan) 鍵環節,科學謀劃創建工作,廣泛開展創建“東(dong) 亞(ya) 文化之都”係列活動,搭建與(yu) 國際間城市深度交流的新橋梁、新平台,推動城市文化繁榮發展,引導城市建設有機更新。把資源稟賦轉化為(wei) 文化事業(ye) 、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優(you) 勢,不斷豐(feng) 富文化旅遊新業(ye) 態,實現文化旅遊新供給,滿足文化旅遊新需求,為(wei) 打造人民滿意的現代化品質城市提供堅實的文化和旅遊支撐。(李潔)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