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貿額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經濟新方位)
數據來源:海關(guan) 總署
製圖:張芳曼
2021年,以美元計,我國進出口規模達6.05萬(wan) 億(yi) 美元,在2013年首次達4萬(wan) 億(yi) 美元的8年後,年內(nei) 跨過5萬(wan) 億(yi) 、6萬(wan) 億(yi) 美元兩(liang) 大台階,達到曆史高點。這一年外貿增量達1.4萬(wan) 億(yi) 美元。以人民幣計,2021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1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1.4%。國新辦1月14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海關(guan) 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了2021年全年進出口的有關(guan) 情況。
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3.6%
縱梁衝(chong) 壓、車架焊接、防鏽烘幹……江西南昌,江鈴汽車集團的生產(chan) 線上一派繁忙。“去年我們(men) 汽車出口數量超3萬(wan) 台,同比增長92%,創曆史新高。”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成為(wei) 集團重要海外市場,2021年集團在智利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長69%,銷量同比增長300%。
江鈴汽車並非個(ge) 例。2021年,我國與(yu) 主要貿易夥(huo) 伴進出口均實現穩定增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更快。2021年,我國前五大貿易夥(huo) 伴依次為(wei) 東(dong) 盟、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進出口分別為(wei) 5.67、5.35、4.88、2.4和2.34萬(wan) 億(yi) 元,分別增長19.7%、19.1%、20.2%、9.4%和18.4%。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3.6%,比整體(ti) 增速高2.2個(ge) 百分點。
縱向看,2021年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20年來,我國貨物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進出口總值從(cong) 2001年的4.22萬(wan) 億(yi) 元增至2021年的39.1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12.2%。
不僅(jin) 規模再創新高,質量也在穩步提升。
貿易方式進一步優(you) 化,一般貿易進出口占比超過六成。2021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24.08萬(wan) 億(yi) 元,增長24.7%;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8.5萬(wan) 億(yi) 元,增長11.1%。
外貿經營主體(ti) 活力有效激發,民營企業(ye) 進出口更加活躍。2021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企業(ye) 56.7萬(wan) 家,增加3.6萬(wan) 家。其中民營企業(ye) 對外貿增長貢獻度達58.2%。
機電產(chan) 品出口、進口均保持良好增勢。2021年,我國出口機電產(chan) 品12.83萬(wan) 億(yi) 元,增長20.4%,占出口總值的59%。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手機、汽車分別增長12.9%、9.3%、104.6%。同期,進口機電產(chan) 品7.37萬(wan) 億(yi) 元,增長12.2%,占進口總值的42.4%,其中,集成電路進口增長15.4%。
“2021年是黨(dang) 和國家曆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的一年。麵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yan) 重衝(chong) 擊,我國外貿進出口依然展現了強勁的韌性,在困難多、挑戰大的情況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李魁文說。
開放平台作用凸顯,外貿新動能激發
2021年,我國外貿量穩質升,“十四五”對外貿易實現良好開局。李魁文分析,支撐我國外貿增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ge) 方麵:
一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2021年,我國經濟繼續保持恢複態勢,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較快增長。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不會(hui) 改變,國內(nei) 生產(chan) 和消費需求為(wei) 外貿穩增長提供了強有力支撐。2021年,我國中間產(chan) 品進口和出口分別增長24.9%和28.6%,消費品進口增長9.9%。
二是全球經濟保持複蘇態勢。2021年,全球經濟整體(ti) 呈現複蘇態勢,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均預測世界經濟增長5%以上,世界貿易組織預測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長10.8%。2021年,我國對歐盟、非洲出口增速均超過20%,對拉丁美洲出口增速超過40%。從(cong) 產(chan) 品看,在上年高增長的基礎上,2021年我國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家用電器等“宅經濟”相關(guan) 產(chan) 品出口合計又增長了13.2%。
三是穩增長政策措施效果持續顯現。“優(you) 先實施查驗、無需書(shu) 麵申請、未見異常快速放行,受益於(yu) 海關(guan) 對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采取的便利通關(guan) 舉(ju) 措,2021年公司的滑子蘑產(chan) 品在海外市場廣受好評,出口量同比增長50%以上。”遼寧鳳城精湛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崔國民說,“我們(men) 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的國際市場不斷擴大,出口量持續增加,對國際貿易充滿信心。”
進一步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加快發展外貿新業(ye) 態新模式……去年以來,我國出台了一係列穩主體(ti) 、穩市場、保障外貿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的政策措施。一係列政策落實落細,效果持續釋放,為(wei) 外貿企業(ye) 紓困解難,大大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
“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新業(ye) 態新模式是我國外貿發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跨境電商發揮在線營銷、在線交易、無接觸交付等特點優(you) 勢,積極培育參與(yu) 國際合作和競爭(zheng) 的新優(you) 勢,進出口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李魁文表示,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到1.98萬(wan) 億(yi) 元,增長15%;市場采購出口增長32.1%。
此外,開放平台作用不斷凸顯,外貿發展新動能不斷激發。2021年我國綜合保稅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出口分別增長了24.3%、26.4%和57.7%,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做好跨周期調節,多措並舉(ju) 穩外貿
成績亮眼,挑戰也需正視。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外貿領域也十分突出。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表示,在疫情衝(chong) 擊下,世界經濟脆弱複蘇,外需增長乏力,缺芯、缺櫃、缺工等“三缺”問題和運費、原材料成本、能源資源價(jia) 格、人民幣匯率上升等“四升”問題直接加重企業(ye) 負擔。同時,支撐2021年外貿高增長的訂單回流、價(jia) 格上漲等階段性因素難以持續,疊加2021年超高基數影響,做好2022年穩外貿工作難度前所未有。
著眼困難挑戰,聆聽企業(ye) 訴求,以政策穩帶動外貿主體(ti) 穩、市場預期穩。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從(cong) 加強財稅金融政策支持、鼓勵外貿新業(ye) 態發展、緩解國際物流等外貿供應鏈壓力、支持重點產(chan) 業(ye) 重點企業(ye) 4個(ge) 方麵提出15條具體(ti) 政策措施,多措並舉(ju) 穩住外貿。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表示,2021年我國外貿爬了一個(ge) 高坡,2022年穩外貿壓力大,為(wei) 了熨平疫情等突發因素可能導致的外貿短期波動,我們(men) 在外貿領域提出要做好跨周期調節。從(cong) 具體(ti) 內(nei) 容看,既有加快出口退稅、提升出口信保、緩解國際物流壓力等紓解當前困難的舉(ju) 措,也有鼓勵新業(ye) 態發展、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等立足中長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切實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有利於(yu) 兼顧短期穩住外貿基本盤和中長期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實現。
新年新機遇,穩外貿有利因素正積聚。今年1月1日,《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中國—柬埔寨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為(wei) 外貿發展注入新動力。“RCEP生效後,大量產(chan) 品實現立即零關(guan) 稅,意味著各國將在較短時間內(nei) 兌(dui) 現貨物貿易自由化承諾,大大提振了我們(men) 開展國際貿易的信心。”山東(dong) 濟寧星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5日 0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