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省“兩會”特別報道】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2-01-18 16:24:00來源: 山西日報

  農(nong) 為(wei) 邦本,食為(wei) 政首。2021年,我省以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統攬“三農(nong) ”工作全局,全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穩中加固、穩中向好,“三農(nong) ”壓艙石作用凸顯,為(wei) 實現“十四五”開新局、應變局、穩大局奠定了基礎。

  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

  夯實發展根基

  農(nong) 業(ye) 穩,天下安。2021年,我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持續向好,前三季度全省一產(chan) 固投完成358.4億(yi) 元,同比增長34.6%,高於(yu) 全國20.6個(ge) 百分點;一產(chan) 增加值完成663.1億(yi) 元,增速全國第三。

  2021年,我省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守牢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底線、守牢耕地安全底線、守牢種業(ye) 安全底線,確保“三農(nong) ”工作穩字當頭、穩中有進。新建高標準農(nong) 田307萬(wan) 畝(mu) 。堅決(jue) 遏製耕地“非農(nong) 化”、防止“非糧化”。強化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落實糧食補貼政策。全年糧食生產(chan) 克服幹旱、極端秋汛、病蟲害偏重發生等不利因素,播種麵積穩定在4700萬(wan) 畝(mu) 以上,總產(chan) 142.1億(yi) 公斤,為(wei) 曆史第二高產(chan) 年。夏糧喜獲豐(feng) 收,總產(chan) 24.34億(yi) 公斤,增長2.8%,受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通報表揚。蔬菜產(chan) 量首次突破千萬(wan) 噸大關(guan) ,果品產(chan) 量超900萬(wan) 噸。生豬產(chan) 能全麵恢複,2021年前三季度存欄超全年任務30%,增速全國第一。翼城珍珠玉米、澤州香芹入選全國十大優(you) 異種質資源。雜糧種質資源近4萬(wan) 份,數量居全國首位。

  “特”“優(you) ”戰略引領現代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發展。加快布局三大戰略、五大平台,我省持續推進“特”“優(you) ”農(nong) 產(chan) 品走出去,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通報表揚我省打造“特”“優(you) ”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典型做法。預計全年十大產(chan) 業(ye) 集群完成產(chan) 值1400億(yi) 元,增幅65%;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銷售收入完成2560億(yi) 元,增幅17%。認證綠色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1652個(ge) 、地標產(chan) 品175個(ge) ,地標產(chan) 品全國第四。爭(zheng) 取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標準化示範基地7個(ge) ,全國第一。製定“土豆革命”五年行動方案和年度計劃,投資1億(yi) 元建設現代加工型馬鈴薯基地3萬(wan) 畝(mu) 。

  科技引領下的山西有機旱作之路紮實前行。晉中國家農(nong) 高區(山西農(nong) 穀)圍繞“四高地一先行區”定位,以有機旱作農(nong) 業(ye) 為(wei) 主題,承接科創中心、冷鏈物流基地等8個(ge) 國字號試點、15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8個(ge) 院士工作站。重構重塑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遴選17個(ge) 產(chan) 業(ye) 343名專(zhuan) 家。製定旱作農(nong) 業(ye) 標準73項,推廣旱作農(nong) 業(ye) 技術40項、優(you) 良品種125個(ge) 。新建有機旱作科研示範基地14個(ge) 、生產(chan) 基地27萬(wan) 畝(mu) 、糧油增產(chan) 增效示範片30個(ge) 。推動部省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更高層麵推進有機旱作農(nong) 業(ye) 發展。

  農(nong) 村宜居宜業(ye)

  奮鬥逐夢振興(xing)

  “自從(cong) 家裏有了坐便式馬桶,我們(men) 老兩(liang) 口就不怕過冬天了,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搬著板凳到戶外上廁所了。”說起自家新改的廁所,臨(lin) 汾市翼城縣中衛鄉(xiang) 東(dong) 浮圖村老人孔德蘭(lan) 露出滿意的笑容。

  如今,和孔德蘭(lan) 老人有相同感受的農(nong) 民越來越多。

  2021年,我省聚焦“三化一改善”,全麵啟動鄉(xiang) 村建設行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提質提檔。出台改善農(nong) 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10件實事實施方案,推動“路、水、暖(氣)、電、數、鏈、廢、機、田、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村村延伸、戶戶覆蓋、人人受益。推進農(nong) 村垃圾治理、汙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nong) 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ti) 係覆蓋自然村比例91.3%;48.8%的建製鎮具備生活汙水處理能力,衛生廁所普及率68.4%。

  環境變好了,發展的道路越來越寬了,廣大農(nong) 村正在成為(wei) 創業(ye) 逐夢的廣闊天地。

  強化園區承載,帶動區域發展、促進農(nong) 民就業(ye) 創業(ye) 。積極爭(zheng) 取國家項目,同步創建省級園區,國家級省級園區覆蓋一半以上的縣。形成以示範區、產(chan) 業(ye) 園、產(chan) 業(ye) 強鎮、產(chan) 業(ye) 集群為(wei) 載體(ti) ,布局科學、定位準確、點線麵覆蓋的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累計創建旱作高粱、晉南蘋果2個(ge) 國家級產(chan) 業(ye) 集群,太穀、萬(wan) 榮、隰縣、平順、雲(yun) 州、稷山等6個(ge) 國家級產(chan) 業(ye) 園和25個(ge) 產(chan) 業(ye) 強鎮,創建省級產(chan) 業(ye) 園60個(ge) 、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示範區12個(ge) 。成功申報清徐、太穀、臨(lin) 猗3個(ge) 國家農(nong) 業(ye) 現代化示範區。

  2021年,我省編製完成《山西省“十四五”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規劃》《山西省“十四五”農(nong) 業(ye) 現代化三大省級戰略、十大產(chan) 業(ye) 集群培育及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規劃》,構建“1+1+18”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規劃體(ti) 係,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架梁立柱。出台省委1號文件、有效銜接實施方案、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若幹政策等,提出“一個(ge) 穩定、兩(liang) 個(ge) 高於(yu) 、三個(ge) 翻番”目標要求,將全省117個(ge) 縣劃分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先行示範縣、整體(ti) 推進縣、重點幫扶縣,統籌政策支持、資金項目和成效考核。

  農(nong) 村改革持續深化,鄉(xiang) 村發展活力倍增。高標準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511.4萬(wan) 農(nong) 戶領到承包經營權證書(shu) 。基本完成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集體(ti) 經濟組織成員累計實現股金分紅8.35億(yi) 元,集體(ti) 經濟年收入超過5萬(wan) 元的行政村占90%以上。開展股份權能試點盤活集體(ti) 資產(chan) ,累計股金分紅10.2億(yi) 元。探索閑置農(nong) 村宅基地和閑置農(nong) 房流轉、有償(chang) 退出、盤活利用等,流轉承包地850萬(wan) 畝(mu) ,喚醒農(nong) 村“沉睡”資源資產(chan) 。農(nong) 業(ye) 水權、林權製度和農(nong) 業(ye) 綜合行政執法等重要改革取得積極進展,農(nong) 業(ye) 支持保護體(ti) 係不斷建立完善。

  農(nong) 民富裕富足

  生活幸福美滿

  新時代的山西農(nong) 民,裝備升級換代、素質全麵提升、收入大幅增加。手機操控農(nong) 田灌溉,智慧管理多個(ge) 大棚,持證種地科學高效,直播帶貨代言家鄉(xiang) 。

  去年12月7日,阿裏巴巴駐平順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特派員”林冬虹在聯合國發表演講,講述了平順婦女通過發展電商產(chan) 業(ye) 和數字科技項目創業(ye) 的故事。2021年駐紮縣鄉(xiang) 一線180天,土生土長的山西姑娘林冬虹為(wei) 平順3000多人組織了電商直播培訓。平順南坡村的90後主播王亞(ya) 妮帶著媽媽在田間地頭做直播,帶動當地5個(ge) 村120餘(yu) 戶農(nong) 民增收致富。

  全方位推進高素質農(nong) 民培訓持證,千方百計促進農(nong) 民工穩崗就業(ye) ,實現培訓持證一體(ti) 、產(chan) 業(ye) 就業(ye) 融合、增效增收同步。農(nong) 民合作社質量得到提升,新增國家級整縣推進試點10個(ge) 和省級試點20個(ge) ,累計培育農(nong) 民合作社9.6萬(wan) 個(ge) ,95個(ge) 農(nong) 民合作社被評為(wei) 國家示範社,帶動農(nong) 民增收。

  一係列惠農(nong) 政策出台,促進農(nong) 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出台土地出讓收入優(you) 先支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穩糧保供、一產(chan) 高質量發展、生豬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設施蔬菜馬鈴薯加快發展等一係列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政策,下達耕地地力補貼、農(nong) 機購置補貼、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資金、救災資金等各類補貼資金77億(yi) 元,有效增加農(nong) 民轉移性收入。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wei) 1075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35元,增長11.8%,增速高於(yu) 全國全省和城鎮居民。

  強化市場營銷,特優(you) 農(nong) 產(chan) 品融入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2021年前三季度,我省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金額11421.40萬(wan) 美元,同比增加33.38%。全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係統營銷戰隊北上京津冀、東(dong) 進長三角、南下粵港澳,持續推動特優(you) 農(nong) 產(chan) 品打入國內(nei) 中高端市場,有效提升我省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美譽度和產(chan) 品占有率,促進農(nong) 民增收。

  農(nong) 業(ye) 機械化、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品牌戰略、生產(chan) 托管服務等一係列喜人成就讓全省農(nong) 民的幸福指數大大提升。2021年,我省農(nong) 作物綜合機械化率73.6%,高於(yu) 全國;主要農(nong) 作物實現良種全覆蓋。質量安全追溯平台上線運行,1603個(ge) 綠色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實現可追溯,4944家生產(chan) 主體(ti) 納入追溯管理。累計打造省級區域公用品牌12個(ge) 、功能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100個(ge) 、晉字號特優(you) 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100個(ge) ,68個(ge) 產(chan) 品入選全國名特優(you) 新農(nong) 產(chan) 品名錄;累計培育生產(chan) 托管主體(ti) 1300個(ge) ,發展托管麵積2300萬(wan) 畝(mu) ,帶動農(nong) 戶110萬(wan) 戶。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le) 其俗。”站在新年的起點,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迎來接續奮進的又一征程,讓我們(men)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共同譜寫(xie) 全麵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篇章。(記者王秀娟)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