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持續深化農業農村領域“放管服”改革
前不久,位於(yu) 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的碩騰生物製藥有限公司順利通過獸(shou) 藥GMP動態驗收。這是我省推進自貿區“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和省級賦權後,蘇州首例動物疫苗GMP動態認證。碩騰生物成為(wei) 新版《獸(shou) 藥生產(chan) 質量管理規範》公布以來,全國首家通過認證的獸(shou) 用生物製品外資企業(ye) 。
“證”和“照”是企業(ye) 進入市場開展經營活動的兩(liang) 把“金鑰匙”。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統籌推進、分類實施全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係統40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證照分離”改革,其中,5項取消審批,1項改為(wei) 備案管理,4項實行告知承諾,30項優(you) 化審批服務。與(yu) 此同時,28項事項賦予自貿區實施,10項在自貿區實行告知承諾。
做好“三農(nong) ”工作、穩定“三農(nong) ”基本盤,對全局工作具有重大意義(y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審批事項涉及的市場主體(ti) 涵蓋種業(ye) 、漁業(ye) 、畜牧業(ye) 、農(nong) 機、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檢測等領域,全省年辦件量近300萬(wan) 件,關(guan) 係到‘菜籃子’‘米袋子’安全,關(guan) 係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我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領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企業(ye) 和群眾(zhong) 需求為(wei) 導向,加強政策集成,突出改革協同,著力消除製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
改革賦能,更高效有溫度。
做實“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省級52項(85個(ge) 子項)行政許可事項、143項公共服務及其他事項,均在省政務服務大廳“一窗受理、全科辦理”。市縣部門除農(nong) 機許可事項在分中心辦理外,全部進駐各級政務服務大廳。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行政審批處牽頭,橫向協同各業(ye) 務處室和單位,縱向融入省政務服務平台,做深做實線下“一窗受理”、線上“一網通辦”。
優(you) 化“一件事一次辦”。選擇“省級及以下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資格認定”探索“一件事”改革,開展協同現場評審,打通部門業(ye) 務係統,科學壓縮審批時間,切實減輕企業(ye) 負擔。
推進“省內(nei) 通辦”。對農(nong) 作物種子生產(chan) 經營許可等18項省級,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注冊(ce) 登記、駕駛證初次申領等2項市縣級許可事項,製定“省內(nei) 通辦”指引,讓群眾(zhong) 少跑路。
服務優(you) 化,更好辦更快辦。
聚力“四減”,更快辦。深化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建設,對“四級四同”權力清單中137項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事項,按照“最小顆粒度”原則逐個(ge) 細分為(wei) 213項辦事指南和實施清單,同一事項在江蘇政務服務網實現全省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在此基礎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自加壓力、持續攻堅,減時間、減材料、減環節、減跑動,22項省級事項改為(wei) 即辦件,申請材料減少128份,其中對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平均每個(ge) 事項減少2.5份材料。
聚焦難點,更好辦。圍繞企業(y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精準精細提供服務。比如部分地方發生疫情後,加大“網上辦、電話辦、快遞辦”等非接觸不見麵審批服務力度,“一對一”線上指導企業(ye) ,提高審批效率;對新辦肥料登記等5個(ge) 審批事項,臨(lin) 時免除現場審核程序,對獸(shou) 藥生產(chan) 許可等6個(ge) 許可證書(shu) 到期事項,自動延長證書(shu) 有效期,確保企業(ye) 穩定生產(chan) ,服務“三農(nong) ”發展大局。
監管精準,有深度有力度。
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在涉農(nong) 市場監管領域全麵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強化閉環管理。除特殊領域外,所有行政檢查均通過“雙隨機”方式進行,健全常態長效監管機製。
強化全過程監管。在全省範圍試點無紙化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B證),實現檢疫工作從(cong) 報檢、現場檢疫、出證到收證的全程信息化管理,進一步加強畜禽從(cong) 養(yang) 殖到屠宰環節的全過程閉環監管。
細化信用監管。在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領域探索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在省級龍頭企業(ye) 評選、省級示範合作社監測與(yu) 評選、綠色食品評選等7個(ge) 事項中運用信用報告,構建以信用為(wei) 基礎的新型監管機製,不斷提升監管效能。
今年是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dang) 代會(hui) 部署的開局之年。全省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相結合,圍繞“三農(nong) ”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持續深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領域“放管服”改革,給市場放權、為(wei) 企業(ye) 鬆綁、讓群眾(zhong) 便利,為(wei) 建設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xiang) 注入更強動能。
□ 本報記者 黃 偉(wei)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