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揚州:奮力建設人才向往、人才薈萃的“好地方”

發布時間:2022-01-21 10:43: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這兩(liang) 天,揚州智穀大廈內(nei) 的一家成長型科創企業(ye) 正張羅一場視頻麵試會(hui) ,企業(ye) 負責人韓嶺希望通過“招兵買(mai) 馬”,在新的一年裏進一步提升企業(ye) 的軟件研發水平。如今,他公司裏有一半人才都來自外地。

  人才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核心要素。在強手如林的長三角地區,無論是城市之間的比拚,還是企業(ye) 之間的競爭(zheng) ,都對人才充滿渴求。

  一個(ge) 月前,江蘇省委人才工作會(hui) 議召開。會(hui) 上提出,要堅持麵向經濟發展主戰場,加快推進新時代人才強省建設,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力建設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讓更多“千裏馬”在江蘇創新創業(ye) 競相奔騰。

  作為(wei) 寧鎮揚的重要節點城市,圍繞建設產(chan) 業(ye) 科創名城,揚州該如何建設成為(wei) 人才向往、人才薈萃的“好地方”?市委書(shu) 記張寶娟表示,揚州將搶抓長三角和寧鎮揚一體(ti) 化戰略機遇,緊扣放大“追夢來揚、‘州’到愛才”的品牌效應,聚力打造人才集聚的“強磁場”、人才創業(ye) 的“夢工廠”、人才紮根的“新家園”,為(wei) 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以“策”引才

  得年輕人者得未來。近段時間,城市“年輕指數”成為(wei) 熱詞,有觀點認為(wei) ,隻有讀懂城市的“年輕指數”,以充分的誠意和溫度識才、引才、育才、留才,賦予每一個(ge) 年輕人實現夢想、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城市才會(hui) 更有活力、更有未來。

  在去年的揚州黨(dang) 代會(hui) 上,有代表就人才工作提出建議:“留住年輕人,留住人才,除了搭建個(ge) 人發展平台,子女入學、住房保障、醫療等配套政策一定要簡明易操作,手續不能太複雜。”“提升城市‘年輕指數’,要做好加法,提升年輕人的獲得感和幸福度。”

  韓嶺能從(cong) 外地招攬年輕人才落戶揚州,除了企業(ye) 自身努力,與(yu) 好的政策也不無關(guan) 聯。為(wei) 了給人才搭建發展平台,以產(chan) 聚才、以才興(xing) 產(chan) ,揚州做好頂層設計,先後出台了《關(guan) 於(yu) 提升人才創新創業(ye) 環境加強“產(chan) 業(ye) 科創名城”人才支撐的 15條舉(ju) 措》(“人才新政15條”),修訂《天使夢想基金使用管理辦法》,製定《揚州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實施辦法》,提升完善揚州人才政策3.0版本,推動人才政策向重點產(chan) 業(ye) 集聚、人才資源向平台載體(ti) 傾(qing) 斜、人才力量向基層一線流動,讓人才政策更加貼近產(chan) 業(ye) 需求、更加貼近企業(ye) 需要。

  人民網注意到,近年來,圍繞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揚州出台了一係列人才政策。在揚州入選國家級、省級、市級人才工程,將享受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疊加資金資助。以揚州市“綠揚金鳳計劃”為(wei) 例,對頂尖人才“一事一議”給予最高5000萬(wan) 元資助;對創新創業(ye) 團隊給予最高1000萬(wan) 元資助;對創新創業(ye) 領軍(jun) 人才給予最高300萬(wan) 元資助;對優(you) 秀博士給予最高15萬(wan) 元資助。此外,揚州還充分考慮到青年人才的成長規律,和不同人才的個(ge) 性特點,量身定製差異化的培養(yang) 路徑。

  與(yu) 此同時,還有一項工作值得關(guan) 注。揚州係統構建科技鎮長團“點—線—麵”工作機製,進一步發揮“團+組”“三長聯動”“院團會(hui) ”“雲(yun) 平台”四項製度和“團室共建”“揭榜掛帥”的品牌效應。

  近日,在江蘇豐(feng) 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綠色智能化飼料加工裝備實驗室”裏,企業(ye) 成功破解了“水產(chan) 膨化飼料品質不能精準調控”等諸多行業(ye) 難題。公司能夠牽手外部頂級科研資源,硬核提升企業(ye) 技術創新能力,離不開揚州市科技鎮長團的助力。

  都說揚州科技鎮長團“一肩挑兩(liang) 擔”,一頭連著高校,一頭連著地方,每一位團員的背後,都聯係一門學科、依托一個(ge) 學院、背靠一所高校。為(wei) 了充分發揮其優(you) 勢,揚州給科技鎮長團團員製定了努力實現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搭建一批產(chan) 學研合作平台、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ye) 、攻克一批核心技術、建設一批創新載體(ti) 、轉化一批科技成果“六個(ge) 一”的工作目標。為(wei) 了更好實現工作目標,科技鎮長團組建7個(ge) 產(chan) 才對接專(zhuan) 家組,選聘產(chan) 才對接專(zhuan) 家顧問,量身定製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組織開展重大人才科技創新工程及活動,通過麵對麵對接把脈、“揭榜掛帥”、搭建產(chan) 才對接雲(yun) 平台等,主動引進承接最新、最實用的創新成果,精準服務科技企業(ye) 。

  據悉,“十四五”期間,揚州將新引進和培育科技領軍(jun) 人才不少於(yu) 1000名、領軍(jun) 型企業(ye) 家不少於(yu) 500名、國家技術轉移專(zhuan) 業(ye) 人才不少於(yu) 200名,全麵提升揚州人才競爭(zheng) 力、科技競爭(zheng) 力、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

  用心留才

  2022年,是揚州市委八屆二次全會(hui) 確立的“攻堅突破年”。針對人才工作,各地也都精準定位,謀求突破。

  主城廣陵區提出,圍繞產(chan) 業(ye) 科創名城建設,全力做好聚才、用才、留才“三篇文章”,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人才三鏈深度融合;“優(you) 等生”邗江區則加快匯聚高新人才、創業(ye) 團隊,誌在以新產(chan) 業(ye) 、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聚焦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加快產(chan) 才融合互動,積極爭(zheng) 做裏下河地區人才發展的排頭兵;在全力爭(zheng) 當跨江融合發展先行區的大環境下,儀(yi) 征提出搶抓長三角和寧鎮揚一體(ti) 化深入推進,南京都市圈、揚州“一體(ti) 兩(liang) 翼”沿江都市區全麵展開的多重機遇,吹響聚才留才衝(chong) 鋒號,打好產(chan) 才融合組合拳,為(wei) 爭(zheng) 當跨江融合發展先行區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人才既要引得來、引得好,還要留得住,用得好。對此,揚州聚力優(you) 化人才政策環境,以打造“長三角”人才雁陣格局重要戰略支點為(wei) 目標,進一步優(you) 化人才政策,健全完善育才、引才、留才、用才的政策體(ti) 係,讓各路人才在推動“好地方”揚州建設發展中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期間,設立億(yi) 元天使(人才)專(zhuan) 項資金、千萬(wan) 元規模天使夢想基金,全麵落實“周轉池”“雙落戶”以及頂尖人才“政策包”、在揚高校“留才獎”等人才政策,加快構建人才向揚州集聚的“強磁場”。同時,加快規劃建設G328科創人才走廊,全力采用“一縣一產(chan) 業(ye) ”模式赴人才資源富集、產(chan) 業(ye) 匹配度高的地區開展“雙招雙引”活動,每年聘請“人才發展顧問”“引才薦才大使”“高校院所服務專(zhuan) 員”100名,每年拜訪大學大院大所100家,持續實施青年大學生“百千萬(wan) ”行動計劃,力爭(zheng) 每年新增在揚就業(ye) 創業(ye) 大學生2萬(wan) 人以上。

  在人才服務體(ti) 係建設上,揚州用心用情。針對青年人才最關(guan) 注的居住難題,揚州提供現金補助和過渡住房兩(liang) 種服務。現金補助方麵,3年內(nei) 分別給予每月最高3500元的市級租房補貼;5年內(nei) 在揚州首次購房一次性給予最高30萬(wan) 購房補貼。過渡住房方麵,主要是打造“類海外”國際人才社區,提供人才公寓和保姆式服務。其中,每年提供不少於(yu) 1萬(wan) 套人才公寓,集成打造融合社交、生活和創新創業(ye) 服務等元素為(wei) 一體(ti) 的人才工作生活場景。此外,進一步深挖揚州曆史文化資源,持續放大“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東(dong) 亞(ya) 文化之都”品牌效應,深化“追夢來揚、‘州’到愛才”人才 IP,以“養(yang) 眼”風景、“養(yang) 身”美食、“養(yang) 心”環境集聚更多人氣、才氣。

  人民網獲悉,江蘇省人社廳此前正式批複,同意揚州的江蘇華富儲(chu) 能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作為(wei) 省第六批示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以及在揚州的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揚州協同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亞(ya) 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賽德電氣有限公司等14家單位設立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獲批數量居江蘇省前列。

  揚州市人社局對外透露,此次批準設立的14個(ge) 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設站規模和結構與(yu) 揚州市的經濟發展相適應、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相匹配、企業(ye) 轉型升級相融合。截至目前,揚州全市共設有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6家、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56家,分布在7個(ge) 縣(市、區)、功能區,涉及機械、冶金、電子、化工、軟件信息、新能源、農(nong) 業(ye) 、醫療、建築等10多個(ge) 行業(ye) 領域。

  眼下的揚州,正全力建設產(chan) 業(ye) 科創名城。在市委書(shu) 記張寶娟看來,科創名城建設離不開廣大人才的支持,揚州將致力打造成為(wei) 人才薈萃之城,以人才的集聚為(wei) 建設“好地方”增添發展能量。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