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冬奧會 一起向未來(相約北京冬奧)
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創作歌曲、為(wei) 誌願者編寫(xie) 培訓教材、拍攝視頻向海外網友展示奧運場館的豐(feng) 富細節……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即將舉(ju) 行,一些國際友人和體(ti) 育愛好者用各種方式表達對這場體(ti) 育盛會(hui) 的期待、對雙奧之城的祝福和向往,“一起向未來”的歌聲越來越響亮
用這本書(shu) 迎接遠道而來的朋友
本報記者 邵玉姿
“北京冬奧會(hui) 的成功離不開你們(men) 的付出,希望你們(men) 能拿出最好的狀態,讓各國運動員了解中國為(wei) 舉(ju) 辦冬奧會(hui) 所付出的努力!”去年12月27日,在河北外國語學院,來自韓國的金敬植教授和學校派往北京冬奧會(hui) 張家口賽區的首批誌願者進行視頻連線,為(wei) 他們(men) 送上了鼓勵和祝福。
今年65歲的金敬植目前是河北外國語學院的一名韓語教授。2014年,河北外國語學院同韓國慶南大學締結為(wei) 姐妹學校。同年9月,金敬植作為(wei) 韓語教授被派至石家莊,任期一年。在中國工作期間,金敬植一有空閑就坐著公交車走街串巷感受風土人情。“這座城市每個(ge) 角落都充滿溫情,我非常喜歡在這裏生活的每一天。”任期結束後,金敬植改變了原定“隻工作一年就回國”的計劃,繼續留在石家莊任教。
2015年,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金敬植聽到這個(ge) 消息非常興(xing) 奮。作為(wei) 滑雪愛好者,他非常期待能夠在中國見證這場冰雪運動的頂級盛會(hui) 。2018年,他的很多朋友和學生都作為(wei) 誌願者參與(yu) 了韓國平昌冬奧會(hui) 。金敬植想借助自己的語言優(you) 勢,將韓國的一些經驗和知識分享給自己的中國學生,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盡一份綿薄之力。
2018年暑假,金敬植回到韓國,利用假期走訪了平昌冬奧會(hui) 的很多工作人員和誌願者,搜集一手資料、討教各類經驗。“榮譽感”“自豪感”“使命感”是走訪交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幾個(ge) 詞語。“冬奧會(hui) 的成功舉(ju) 辦離不開誌願者的辛苦付出,他們(men) 是主辦國的形象名片,更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傳(chuan) 遞者。”金敬植被誌願者的無私奉獻精神觸動,於(yu) 是萌發了為(wei) 冬奧會(hui) 誌願者編寫(xie) 書(shu) 籍的想法。
他的想法得到了河北外國語學院的大力支持。很快,便有來自不同學院的20名老師加入了編輯委員會(hui) 。2019年5月,河北外國語學院要向北京冬奧會(hui) 選派翻譯誌願者的消息傳(chuan) 來,金敬植馬上與(yu) 編委會(hui) 成員商討,決(jue) 定將編寫(xie) 方向調整為(wei) 誌願者培訓教材,主要用於(yu) 學校的誌願者培訓工作。為(wei) 了激發學生們(men) 的學習(xi) 興(xing) 趣,金敬植還特意就“大學生喜歡的文化與(yu) 表達是什麽(me) ”進行了調研。
曆時兩(liang) 年多,經過無數次討論修改,2021年1月,總字數超過4萬(wan) 字的培訓教材——《奧林匹克會(hui) 話》和《術語集》正式完成,內(nei) 容囊括了冬奧會(hui) 曆史、各國禮儀(yi) 、誌願者職責、賽事規則、比賽用語等諸多方麵。
“冬奧會(hui) 是綻放在冰雪上的慶典,我們(men) 熱愛和平,期盼人類共榮……溝通是連接我們(men) 所有人的捷徑,所以我們(men) 想用這本書(shu) 伸出手,迎接遠道而來的朋友。”金敬植在序言中如此寫(xie) 道。
編寫(xie) 教材的過程中,他密切關(guan) 注北京冬奧會(hui) 的各種動態,綠色冬奧、低碳冬奧、科技冬奧的案例和詞語經常出現在他和學生的小課堂上。“冬奧會(hui) 的許多比賽場館是現有的體(ti) 育設施改造而成的,既環保還能節省開支,非常符合綠色奧運的理念。”“先進的比賽場館,外形與(yu) 龍相似的賽道,還有從(cong) 北京到張家口的高鐵……冬奧會(hui) 很好地展現了中國科技發展的豐(feng) 碩成果。”每每看到冬奧會(hui) 的新聞,金敬植就會(hui) 興(xing) 奮地和同事們(men) 分享,並趕緊記錄下來這些語句,告訴學生們(men) 應該如何用韓語表達。
教材完成之後,學院將其翻譯成8個(ge) 語種供誌願者學習(xi) 。2021年9月,學院首批誌願者前往北京和張家口,奔赴各個(ge) 工作崗位。隨著冬奧會(hui) 的腳步越來越近,“一起向未來”的口號聲也越來越響亮,前線誌願者們(men) 的工作愈發忙碌。金敬植常常和同學們(men) 在線溝通、視頻連線。在他看來,學生們(men) 辛勤工作的身影,就像是中國努力籌備冬奧會(hui) 的縮影。他說,在全球疫情尚未消除的當下,舉(ju) 辦冬奧會(hui) 既是一場考驗,也是號召各國戰勝疫情、邁向未來的契機。
北京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點燃了人們(men) 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熱情。金敬植觀察到,如今,越來越多的石家莊人在家門口的滑雪場體(ti) 驗冰雪運動的樂(le) 趣。他說,以前,因為(wei) 冰雪運動季節性強、設備成本高,普及起來有一定難度。如今,伴隨著北京冬奧會(hui) 籌辦工作順利展開,“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美好願景已成為(wei) 現實。金敬植說:“北京冬奧會(hui) 為(wei) 更多人關(guan) 注並參與(yu) 冰雪運動提供了良好契機。”
寫(xie) 一首歌祝福北京冬奧會(hui)
本報記者 張光政
“潔白的雪覆蓋著廣袤大地山巒起伏,北京期待著奧運健兒(er) 們(men) 踏上征途。”前不久,在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舉(ju) 辦的北京冬奧會(hui) 中俄主流媒體(ti) 線上專(zhuan) 題見麵會(hui) 上,一首由俄羅斯退休軍(jun) 醫弗拉基米爾·沃羅比約夫作詞作曲、以北京冬奧會(hui) 為(wei) 主題的MV《北京》正式發布。
MV以中國的峻峭山川開篇,穿插紅場、芭蕾舞等俄羅斯經典元素,通過航拍、特寫(xie) 、快慢鏡頭的轉換,展現了北京冬奧會(hui) 的比賽場館、冰雪運動的精彩競技畫麵,以及中國的一係列發展成就。歌曲由俄羅斯歌唱家亞(ya) 曆山大·帕赫穆托夫演唱,歌聲渾厚有力而又充滿激情,飽含著俄羅斯人民對北京冬奧會(hui) 的期待以及對其成功舉(ju) 辦的美好祝福。
沃羅比約夫今年64歲。工作之餘(yu) ,他喜歡詩歌創作,並為(wei) 詩歌譜曲。至今,沃羅比約夫已創作了20多首俄文和英文歌曲。
談起這首冬奧會(hui) 歌曲《北京》的創作緣起,沃羅比約夫說:“雖然我沒有去過中國,但一直對這個(ge) 國家充滿興(xing) 趣。中國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nei) ,在許多方麵取得了巨大發展成就,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現在,中國正自信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在新聞中看到,中國政府為(wei) 籌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做了大量工作。我想將這首歌送給北京,紀念這個(ge) 盛會(hui) 。”
對於(yu) 從(cong) 未到訪過中國的沃羅比約夫而言,創作中國主題作品並非易事。去年8月,他開始嚐試寫(xie) 作,但因為(wei) 缺少素材,一直不知如何下筆。於(yu) 是,沃羅比約夫在網上搜集中國的各種資料,觀看相關(guan) 視頻,更好地了解中國、了解北京,以尋找靈感。
“北京!張開手臂歡迎來客!北京!期待勝利的消息!北京!奧運聖火將你照耀……”飽含著感情,沃羅比約夫寫(xie) 出歌曲《北京》。這首曲子旋律優(you) 美動人,歌詞朗朗上口,一經發布,就受到了俄中兩(liang) 國眾(zhong) 多網友的熱烈關(guan) 注。沃羅比約夫倍受鼓舞,他告訴記者,“我正在創作新的歌曲,計劃今年3月發行一張中國專(zhuan) 輯,希望中國的聽眾(zhong) 們(men) 會(hui) 喜歡。”
除了歌曲創作,沃羅比約夫閑暇時間最喜歡的活動就是進行體(ti) 育鍛煉。他說,年輕的時候踢過足球,打過排球、籃球、曲棍球,還喜歡拳擊、舉(ju) 啞鈴。一直到現在,沃羅比約夫依然保持著每天鍛煉四五十分鍾的習(xi) 慣。作為(wei) 體(ti) 育迷,沃羅比約夫非常關(guan) 注冬奧會(hui) ,喜歡看冰球、滑雪和花樣滑冰比賽。他說,“我會(hui) 和妻子一起在家裏守著電視直播觀看北京冬奧會(hui) !”
沃羅比約夫對北京冬奧會(hui) 充滿了期待。他說,北京成功舉(ju) 辦了2008年夏季奧運會(hui) ,相信今年同樣能夠舉(ju) 辦一屆高水平的冬奧會(hui) 。“今明兩(liang) 年是俄中體(ti) 育交流年。俄羅斯總統普京還受邀參加北京冬奧會(hui) 的開幕式。我堅信,體(ti) 育和文化交流將加深兩(liang) 國人民之間的友誼!”
用鏡頭記錄冬奧場館之美
本報記者 屈 佩
“我身後的纜繩是他們(men) 用來製作這座建築屋頂的樣品,它使用了特別的技術,而且完完全全都是中國製造……”在位於(yu) 北京的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拉斐爾·薩維德認真地向網友介紹館內(nei) 索網應用的特殊材料——中國產(chan) 高釩密閉索。麵對鏡頭,薩維德感慨:這不僅(jin) 是一座體(ti) 育場館,還是真正的建築學上的傑作!
薩維德來自委內(nei) 瑞拉,如今在深圳工作。在他的社交媒體(ti) 賬號“Rafa的環遊記”裏,冬奧相關(guan) 內(nei) 容占據了相當大的篇幅。《相約北京2022》《近距離探索冬奧會(hui) 首鋼場館》《震驚外國小哥的超前冬奧會(hui) 建築北京“冰絲(si) 帶”!》……網友們(men) 紛紛在視頻下麵留言:“‘冰絲(si) 帶’的名字好好聽。”“體(ti) 育館好酷啊!”“這次冬奧會(hui) ,會(hui) 多麽(me) 震撼!”
從(cong) 小生活在熱帶地區的薩維德是一名體(ti) 育愛好者,但卻一直沒有機會(hui) 參與(yu) 冰雪運動。2022年冬奧會(hui) 即將在中國舉(ju) 行,薩維德很是激動。去年9月,他受邀參加北京冬奧組委主辦的“大V冬奧行”活動,到北京和張家口兩(liang) 地探訪了數個(ge) 冬奧場館,還體(ti) 驗了冰壺、滑冰等運動,結識了許多熱愛體(ti) 育的朋友。他將這些新奇的體(ti) 驗呈現在自己的視頻作品中,分享給各國的粉絲(si) 們(men) 。
在薩維德的冬奧主題視頻裏,最常聽到的詞是“太美了”。他笑著告訴記者,“冬奧場館各具特色,美得讓我‘詞窮’,隻顧著一直感歎!”
“過去這裏是一個(ge) 生產(chan) 鋼鐵的工業(ye) 園區,現在已經變成了公園、博物館、畫廊,還是冬奧會(hui) 的場館和冬奧組委的工作地點。”在北京首鋼園區,薩維德感受到了過去與(yu) 現代的創意碰撞,“首鋼園區是一個(ge) 縮影,可以看到中國致力於(yu) 綠色發展的努力。”
薩維德說,記錄冬奧場館,他想要展現的不僅(jin) 是漂亮的建築、先進的基礎設施,還有這背後中國人民所做的努力,傳(chuan) 遞出的奧林匹克精神。在他的鏡頭中,總能看到場館建設者、清潔人員辛勤工作的身影。“我能感受到,中國不僅(jin) 要辦好北京冬奧會(hui) ,更是要通過這場體(ti) 育盛會(hui) 傳(chuan) 遞友好合作的精神和綠色發展的理念。”他說,在冬奧會(hui) 結束之後,一些冬奧場館將被賦予新的功能,繼續為(wei) 社會(hui) 服務。這種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令人讚歎。
薩維德第一次用手機記錄生活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所在的酒店行業(ye) 受到了不小的衝(chong) 擊,工作節奏放緩,他就在閑暇時間用手機記錄生活中的所見所感,並在社交媒體(ti) 上和國內(nei) 外的朋友分享。視頻發出後,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播放量也一路攀升,他經常會(hui) 收到中外網友的“催更”請求。
“外國網友想要了解更多、更生動的中國日常,而我剛好給他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視角。我沒有什麽(me) 炫酷的技術、厲害的拍攝工具,隻是用一部手機真實地記錄我看到的一切。做視頻博主一年多來我發現,了解中國不應該戴著有色眼鏡,也不需要刻意的濾鏡,這樣才能看到真實生動的中國。”談起自己的視頻風格,薩維德感慨。
製作視頻並非易事,為(wei) 了一個(ge) 10分鍾的視頻,薩維德經常需要工作十幾個(ge) 小時。現在,他的電腦裏還保存著幾十個(ge) 吉字節的視頻素材,還有一個(ge) 很長的拍攝清單。製作視頻作品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是他一直動力滿滿。“行走在這個(ge) 輝煌的時代裏,我想記錄這一切,給海外朋友看看真實的中國。再過10年,我會(hui) 通過自己的視頻作品看到中國發展變化的過程,這將是非常美妙的回憶!”
“2022年,我最首要的拍攝計劃就是冬奧會(hui) 了!我已經買(mai) 好了去北京的機票,要去近距離感受冬奧的氛圍,見證冬奧會(hui) 的盛況。”說起新一年的願望清單,薩維德很期待。“不隻今年,以後我每年都想去北京看看,持續關(guan) 注冬奧場館的變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