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零陵區悟山裏村: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米,氣質和顏值雙提升
人民網長沙1月24日電 “悟山裏村的環境好、基礎設施好,但最明顯的就是村民們(men) 參與(yu) 村務的積極性高,黨(dang) 員承擔村裏工作的主動性更強。”近日,永州市零陵區石山腳街道辦副主任詹誌英介紹道。
詹誌英是一個(ge) 多月前,從(cong) 零陵區的另一個(ge) 鄉(xiang) 鎮調任至悟山裏村所在的石山腳街道。
在鄉(xiang) 鎮工作多年的她依然被悟山裏村的“顏值”和“氣質”所驚豔到。
走進悟山裏村,一個(ge) 個(ge) 美麗(li) 庭院,沿著幹淨整潔的村道蜿蜒向前,村民們(men) 三五成群或坐或站,談笑屋前。
“137”機製護航村莊發展
悟山裏村位於(yu) 石山腳街道辦事處西南麵,由原悟山裏村和楊柳灣村合並而成,下轄24個(ge) 村民小組,550戶2010人。
高質量的建設離不開強有力的保障,悟山裏村的保障,得益於(yu) 村黨(dang) 支部積極探索鄉(xiang) 村治理中黨(dang) 員作用的發揮,打通服務群眾(zhong) “最後一米”,促進基層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實現雙提升。
“在推廣‘137’管理模式後,變化最大的就是人居環境。”零陵區石山腳街道悟山裏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蔣先軍(jun) 表示,在黨(dang) 員帶頭示範作用下,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明顯增強了。
近年來,悟山裏村積極響應省、市、區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工作的號召,開展了一係列創建工作,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村莊綠化、美化、亮化、淨化成效顯著,村容村貌得到顯著改觀。
幫扶群眾(zhong) 的“私人訂製”
合並後的悟山裏村有80名黨(dang) 員,村黨(dang) 支部將黨(dang) 員分為(wei) 三類,一類是黨(dang) 員中的能人,有一技之長;一類是黨(dang) 員中的賢人,德高望重;一類是黨(dang) 員中的善人,樂(le) 於(yu) 助人。
而需要幫扶群眾(zhong) 也被分為(wei) 三類:一類是有生產(chan) 需求,想自力更生致富的;一類是有上進心的,不甘人後的;一類是生產(chan) 生活困難,需要幫助的。
分類基本明確後,根據群眾(zhong) 需求,結合黨(dang) 員特長,建立幫扶台賬,盡量做到各取所需,各展所長,滿足群眾(zhong) 個(ge) 性化需求,甚至可以“私人訂製”。
村民石豔林在外務工的時間較多,家中老人小孩留守,他坦言,家中很多事都是靠村裏的黨(dang) 員幫忙照顧。
村民楊誌清原本是一個(ge) 地地道道的農(nong) 民,全家的生活都寄托在幾畝(mu) 田裏,在別人都致富奔小康的好時代,他家卻在掉隊的邊緣。
楊誌清的責任幫扶黨(dang) 員謝許平主動將他招入自己的農(nong) 業(ye) 合作社,從(cong) “0”開始教起,進行專(zhuan) 業(ye) 培訓還能有工資拿。
如今,包括植保無人機在內(nei) 的許多農(nong) 業(ye) 機械楊誌清都能嫻熟操作,成為(wei) 一名專(zhuan) 業(ye) 的農(nong) 機手。家裏的收入水平也直線飆升,最近還買(mai) 了一輛小車。
“我們(men) 在全區334個(ge) 行政村推行黨(dang) 員包戶‘137’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wei) 鄉(xiang) 村治理打下良好基礎,助力全麵鄉(xiang) 村振興(xing) 。”零陵區鄉(xiang) 村治理辦主任李紅兵說。
對黨(dang) 員身份發自內(nei) 心的自豪
“‘137’模式推廣以來,村裏黨(dang) 組織的領導力、組織力、號召力都明顯提升,使鄉(xiang) 村治理得到進一步改善,真正實現了鄉(xiang) 村的有效治理。”零陵區石山腳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趙鑫說。
54歲的徐茂名嫁入悟山裏村已經33年,目睹了村裏這些年的變化。原本務農(nong) 的丈夫在黨(dang) 員的帶動下學會(hui) 了建築行業(ye) 的手藝,如今在周邊做建築工人,收入穩定可觀,兩(liang) 個(ge) 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撫養(yang) 壓力瞬減。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日子越過越甜了。”徐茂名所讚歎的並不僅(jin) 僅(jin) 是自己一家之變,而是整個(ge) 村子的改變。
而這種改變,不僅(jin) 僅(jin) 在於(yu) 村民、村貌,還包括黨(dang) 員們(men) 自己。
謝治海是悟山裏村的老支書(shu) ,他回憶稱,悟山裏村的民風村貌的改變並非一日之功,而是近年來,村裏不斷加強組織建設,重視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的結果。
“以前村裏有位黨(dang) 員,性格急躁脾氣火爆,容易和人吵架。但自從(cong) 村裏強化黨(dang) 建,對黨(dang) 員們(men) 提出明確要求後,就沒怎麽(me) 見過這位黨(dang) 員發過火了。”謝治海說,在基層,黨(dang) 員就是旗幟、支部就是戰鬥堡壘,大家都盯著黨(dang) 員,都學著黨(dang) 員,這倒逼了黨(dang) 員不斷提升自己。
對此,徐茂名也深有同感。“原來村裏有幾戶黨(dang) 員家庭的衛生情況不是很好,現在比以前要好很多了,可能這也是因為(wei) 他們(men) 覺得不能落後於(yu) 群眾(zhong) 吧。”
如今,在悟山裏村,80名黨(dang) 員就如同80根標杆、80把尺子。
“作為(wei) 黨(dang) 員,能成為(wei) ‘標杆’我們(men) 也有很強的獲得感。”謝許平說,如今黨(dang) 員們(men) 對於(yu) 村裏的事情都更上心,參加組織生活也非常積極,覺得這是一種崇高的榮譽,是一種對黨(dang) 員身份發自內(nei) 心的自豪。
“137機製”剛提出來的時候,村黨(dang) 支部開會(hui) 進行討論修訂,黨(dang) 員和村民代表們(men) 踴躍發言,結果整理出來的細則有好幾頁紙,很複雜冗長。
最後,謝治海在廣泛征求其他黨(dang) 員和村民意見後,提出了從(cong) “法、德、能、勤、潔、和、育”七個(ge) 方麵入手的簡潔版方案。敲定了如今的“137機製”。
謝治海表示:“村裏的事,沒那麽(me) 複雜,隻要抓住關(guan) 鍵就行,而悟山裏村的關(guan) 鍵,就是黨(dang) 建、黨(dang) 員。”
“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總結好悟山裏村的鄉(xiang) 村治理經驗,完善‘137機製’,逐步在零陵區進行推廣,為(wei) 實現全麵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夯實基礎。”零陵區委常委、副區長歐陽小婷說。(王義(yi) 正 李紅兵 劉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