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學校醫院停車改善項目實施一年 有力提升民生滿意度
汽車時代的到來,給人們(men) 帶來諸多便利,但也帶來許多煩惱。去學校接孩子,汽車排成一條長龍,晚些到已經沒位置停;去醫院看病,繞幾圈還沒找到停車位,不免心急如焚。2021年,嘉興(xing) 積極回應民生所需,將學校醫院停車改善項目納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這個(ge) 項目到底包含哪些實實在在的利民舉(ju) 措?實施後,廣大群眾(zhong)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明顯變化了嗎?評價(jia) 又如何?記者進行了現場探訪。
民生現場:
學校醫院停車更人性、便利化了
1月25日16時40分,位於(yu) 嘉興(xing) 市區天楓路和天竹路交叉口的三水灣小學門口,早早匯聚了來接孩子的家長。記者看到,天竹路上大量電動自行車整齊排成一排,汽車則呈長龍狀有序停靠街邊。“這是單行路,但對家長接送孩子時停車一直是開放的。以前路比較差、引導標誌少,常堵車。”市民裘先生正在路旁汽車內(nei) 等接孩子,他說,“現在早來晚來都有車位停,實在沒位置,商鋪門前也可臨(lin) 時停車,綜合行政執法人員會(hui) 過來引導。原來接送孩子要半個(ge) 多小時,現在不到15分鍾孩子們(men) 都被接走了。”正在做道路引導員的家長蘇海棠也很有感觸,“大家都按照規範停車,交通秩序就會(hui) 變好,孩子出行也更安全。”
天楓路和天竹路一帶屬於(yu) 嘉興(xing) 老城區,道路狹窄。2021年,該區域路麵改造,增設了不少交通引導牌。“外部環境提升的同時,為(wei) 改善學校周邊停車環境,我們(men) 也想了很多辦法。”三水灣小學校長包永勝告訴記者,一是借助街道力量,把教師的汽車引導到外圍停車場,騰出了更多空間;二是嚴(yan) 格區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停放區域,加強和交警部門的聯動引導;三是繼前年拆出校內(nei) 空間建立學生安全等候區後,又細化700多名學生分批次錯時放學模式,並從(cong) 開學初就強化家長綠色出行的意識。
夜幕深,寒意濃,1月25日19時50分,上海外國語大學秀洲外國語學校門口,一個(ge) 個(ge) 家長正走向電子刷卡屏,提前打卡,以便學校核對後順利放行孩子。校門前,車輛排成兩(liang) 條長龍;路口,幾名交警正有序指揮。該校副校長沈華冬說:“目前,我們(men) 1300多名初中學生是參加延時托管服務的。為(wei) 改善停車環境,2021年我們(men) 又開放一個(ge) 校門,分流了部分接送學生的車輛。我們(men) 建議家長把車輛停到周邊商場、停車場,再步行一段過來。我們(men) 還在學生中宣傳(chuan) 綠色出行理念,僅(jin) 七年級的400多名學生,就有150多名是隨家長綠色出行的。”
對於(yu) 學校周邊的停車變化,八年級學生家長陳娟都看在眼裏,“以前,大家會(hui) 把汽車停四五排,堵路經常有,還不安全!現在秩序好多了,車也相對好停,回家一般能比以前早20分鍾。”七年級學生家長張彬更是直言,“家裏離得近,響應學校綠色出行號召,平時都是走著來的。”
中小學校的停車環境在改善,社會(hui) 頗為(wei) 關(guan) 注的醫院停車情況又如何?記者做了測試。一次是上午騎電動自行車到嘉興(xing) 市婦幼保健院,被門口保安引導到非機動車區域,經測溫、亮碼後停放車輛,整個(ge) 過程5分鍾不到,離開時也從(cong) 非機動車區域直接駛出,全程與(yu) 機動車無交集。另一次是上午就醫熱門時段開車到嘉興(xing) 市婦幼保健院,在工作人員指導下,登錄醫院微信公眾(zhong) 號上的互聯網醫院停車場選項,比對院內(nei) 車位和周邊停車場車位情況後,最終找到合適車位。
“醫院停車環境如何直接影響群眾(zhong) 的就醫獲得感,2017年我們(men) 就建起立體(ti) 車庫,2019年又在建設、交警等部門幫助下,優(you) 化了院內(nei) 交通內(nei) 循環。2021年,我們(men) 還多層麵推出了眾(zhong) 多優(you) 化措施。”該院副院長宋美紅告訴記者,一是在大門口優(you) 化設置出租車專(zhuan) 用停車位,方便群眾(zhong) 出行;二是借力數字化改革,上馬ETC無感支付係統提高車輛出入效率,在醫院微信公眾(zhong) 號上設置互聯網醫院停車場選項,引導群眾(zhong) 提前了解院內(nei) 外停車情況,有序選擇出行方式;三是開展病人分時段診療,既便民又有效分流人群;四是嚴(yan) 格區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行車區域,減少通行幹擾;五是引導員工把車停到周邊區域,並給予一定補助。交通部門在外部引導等方麵也給予有力支持,經過嘉興(xing) 市婦幼保健院的公交車線路已達十多條。目前該院車位開放率達到90.5%,車位周轉率達到4.89%。
“除上午就診高峰時車位有些難找,有時要停到周邊商場或者小區裏,其他時間過來都很容易停車的。”市民曹安葉告訴記者,她很喜歡市婦保院的線上查詢服務,能提前知道車位狀況,選擇合適的出行方式。
實事背後:
對症下藥力破“停車難”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堅持高站位布局、高起點謀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2021年,嘉興(xing) 統籌推進城市品質提升、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實事學校醫院停車改善項目,為(wei) 改善出行、緩解交通擁堵起到了重要作用。
來自嘉興(xing) 市建設局的相關(guan) 數據顯示,通過製定學校、醫院緩解停車難三年行動計劃,因地製宜確定“一校一策”“一院一策”實施方案,2021年,嘉興(xing) 完成學校停車改善項目24個(ge) ,完成醫院停車改善項目19個(ge) ,新增停車位6675個(ge) ,大大超過計劃數。
新增停車場方麵,隨著嘉興(xing) 市文化藝術中心、餘(yu) 新中心農(nong) 貿市場、海寧北湖嘉園南側(ce) 區塊、港區市場路大橋、沈蕩鎮文體(ti) 中心、嘉善縣第二實驗小學西校區、桐鄉(xiang) 市全民健身中心、經開凱宜醫院一期等一批公共停車位建設項目的順利完成,讓市民有了更多停車場地。
內(nei) 部挖潛方麵,各地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浙江省榮軍(jun) 醫院(嘉興(xing) 市第三醫院)通過重新規劃設計後,從(cong) 車輛占用道路兩(liang) 側(ce) 轉為(wei) 有序停靠一側(ce) ,院內(nei) 交通組織更加有序高效;嘉興(xing) 市第一醫院通過推行“職工讓位行動”,騰出院內(nei) 所有路麵車位供就醫群眾(zhong) 使用,院內(nei) 每天供外來車輛使用車位數從(cong) 原來的327個(ge) 增至1479個(ge) ,增長352.3%;許多學校更是采取錯時放學、引導教師周邊停車並給予補助等形式,拓展停車空間,部分有條件的學校還將校門口停車接送區域移至學校內(nei) 部,並合理而嚴(yan) 格地設置校內(nei) 通行路線。
外部聯合方麵,一係列“組合拳”更是給力。通過依法增設臨(lin) 時停車位、征用社會(hui) 停車資源、推廣限時停車位、利用附近公共停車位等方式,統籌利用學校醫院周邊停車資源;依托交警、綜合行政執法部門的力量,加強對學校醫院周邊道路和街道的整治,開展不定時抽查,全麵禁止違章停車,保證車輛往來高效暢通;深化“智慧停車”模式,多平台發布停車信息,便於(yu) 群眾(zhong) 及時做出合理的出行判斷;廣泛開展交通安全專(zhuan) 題教育,積極提倡並鼓勵拚車出行、公交出行、非機動車出行、步行等更為(wei) 環保的出行方式。
嘉興(xing) 市教育局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僅(jin) 就學校的停車難專(zhuan) 項整治來說,實施以來,涉及學校周邊停車難及交通擁堵狀況得到有效改善,調查問卷顯示,95%以上的家長對項目實施效果表示滿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