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即入院 冬奧急救保障用上“移動ICU”
本報記者 曹政
在5G超快速、低延遲、高帶寬的支撐下,急救車如同移動ICU,實時采集患者心電監測、生命體(ti) 征參數等數據,甚至可以將影像數據實時傳(chuan) 輸到醫院,供醫生遠程會(hui) 診。
記者從(cong) 北京冬奧會(hui) 5G急救保障IT技術支持集成商東(dong) 華醫為(wei) 公司獲悉,專(zhuan) 門為(wei) 北京冬奧研發設計的院前智慧急救解決(jue) 方案融入了“上車即入院”和“移動的ICU”創新業(ye) 務模式,通過院前和院內(nei) 急救的患者信息實時共享,賦能醫療機構提升院前急救效能,縮短急救準備時間,提高搶救效率。
半年前,東(dong) 華醫為(wei) 急救產(chan) 品線研發總監梁強帶著20多位工程師組成了研發小組,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量身定製院前智慧急救解決(jue) 方案。也是從(cong) 那時開始,20多位工程師日夜忙碌,為(wei) 後續軟件開發、設備調試和車輛改造流程節省出不少時間。
要想做到“上車即入院”,首先得對急救車輛進行數字化升級。根據方案,這些車輛在5G的支撐下,結合物聯網、互聯網、無線通信技術等,能夠將救護車上自動采集的患者生命體(ti) 征數據,以及醫護人員的診斷、評估等相關(guan) 信息,同步到醫院急救信息係統。
“醫院可根據患者情況,提前建卡和做好各種接診準備工作,比如準備病床、救治團隊、藥品等,待患者抵達醫院時立即展開救治。”梁強說,這就使醫院從(cong) 過去的“病人等醫生”轉變為(wei) “醫生等病人”,從(cong) 而縮短急救準備時間,提高搶救效率。
改造後的救護車更是一個(ge) 移動ICU。通過集成車載設備,能實現患者在轉運過程中的精細化監測,實時采集患者心電監測、生命體(ti) 征參數、生命波形等數據,並通過可視化數字大屏將這些數據進行實時展現。此外,還可自定義(yi) 需要進行報警設置的體(ti) 征項目與(yu) 報警閾值,當係統獲取到超出報警閾值的體(ti) 征數據時,將自動警示,提醒急救醫生及時監控患者病情的變化,以便實施有效急救。
救護車上的院前急救,也能獲得院內(nei) 的遠程幫助。“5G技術實現信息互聯互通,能夠打通救護車與(yu) 醫院急診指揮中心的急診綠色通道,輔助醫院急診專(zhuan) 家進行連線,將急救車內(nei) 全方位高清視頻數據、音頻數據、生命監護設備數據、影像數據、急救電子病曆等實時傳(chuan) 送給醫院專(zhuan) 家。”梁強說,這就可以輔助醫院專(zhuan) 家及時對急危重病人進行遠程診斷和搶救指導,提升救治效果。
在冬奧會(hui) 上“嚐鮮”的這套方案,未來將在本市更多地方落地應用,服務更多市民。尤其是方案打造的院前急救一體(ti) 化移動工作站,提供了院前病曆、醫保結算等一體(ti) 化急救服務,能借助掃碼終端讀取患者電子醫保卡,實現患者的醫保、自付費用分解與(yu) 結算。
北京冬奧會(hui) 即將開幕,梁強又帶著同事組建起值班小組。“我們(men) 準備好了!可以24小時全天候為(wei) 冬奧會(hui) 提供服務保障!”他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