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湖:社會治理裝上“智慧大腦”
“我80歲的老父親(qin) 走丟(diu) 了!”上海市金山區廊下鎮北山塘村的劉先生急匆匆跑到派出所報了警。調取監控後,劉先生心裏“咯噔”了一下:事情恐怕有點麻煩了,老人前一天晚上11時許朝鄰近的浙江嘉興(xing) 平湖市廣陳鎮南山塘村走了。兩(liang) 個(ge) 村雖然隻有一河之隔,卻跨了省市。
然而,劉先生這次跨省找人並沒遇到多大麻煩。
上海的工作人員通過“長三角社會(hui) 治理協同應用”,將案件發給了平湖市南山塘村和廣陳派出所,信息再流轉到網格員和值班民警手上。經過查詢監控,安排巡邏車隊沿著軌跡尋找,線上線下合力,終於(yu) 找到了老人。從(cong) 報警到找到,前後隻花了2個(ge) 小時。
“如果按照以往傳(chuan) 統的線下溝通機製,通過打電話的方式層層通知聯係,既浪費寶貴的救援時間,甚至可能出現意外。”平湖市社會(hui) 治理中心副主任徐超說。
平湖與(yu) 上海共有58公裏相鄰邊界線,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浙滬邊界毗鄰地區在治安安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chan) 、道路交通等方麵遇到很多現實問題,集中體(ti) 現在跨省市“信息互通共享難、聯合指揮處置難、風險預警預測難”。
為(wei) 了解決(jue) 這些問題,平湖市推出了跨省域社會(hui) 治理協同平台——“長三角社會(hui) 治理協同應用”。設在平湖市廣陳鎮的浙滬社會(hui) 治理聯合指揮中心,就是“長三角社會(hui) 治理協同應用”的“智慧大腦”。這裏,集網格協同、金邊衛士、跨界聯動、環境監測等10個(ge) 小切口場景於(yu) 一體(ti) ,跨省、市、縣、鎮、村社區五級,通過數字法治、數字社會(hui) 、數字政府三個(ge) 係統,實現了浙滬兩(liang) 地政法、公安、綜合執法等多個(ge) 部門多跨協同,對矛盾糾紛調處、行政執法處罰等多項業(ye) 務進行跨界治理。
針對最常見的環境監測和水質監測,兩(liang) 地還在毗鄰區域都建立了監測點,一旦發現浙滬交界處空氣或水質變差,係統就會(hui) 自動預警。通過“長三角社會(hui) 治理協同應用”,第一時間將監測情況流轉到對方,實現兩(liang) 地信息實時共享。遇到重大活動和事件,多方可組織力量進行聯合指揮調度、流轉交辦、應急處突、督查反饋。
“長三角社會(hui) 治理協同應用”在上海進博會(hui) 、浙滬鄉(xiang) 村馬拉鬆、長三角龍舟賽、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等活動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還推動實現了跨省醫保一卡通、公交乘運一卡通、廚師執照互通等,極大方便了兩(liang) 地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27日 1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