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總書記春節足跡的十個瞬間

發布時間:2022-01-27 15:38:00來源: 新華社

  “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千頭萬(wan) 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wan) 戶的事。”

  從(cong) 2013年起,每逢春節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都會(hui) 來到群眾(zhong) 身邊,拉家常、問冷暖,聽民聲、送祝福。

  走過不同省區市、往返行程超過兩(liang) 萬(wan) 公裏;翻過海拔3000多米山梁,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嚴(yan) 寒,轉換多種交通工具,一路顛簸勞碌、不辭辛苦,隻為(wei) 看到實情,“哪怕一天隻看一個(ge) 點”;貧困農(nong) 民、一線工人、孤寡老人、孤殘兒(er) 童……千千萬(wan) 萬(wan) 基層勞動者、普通老百姓,始終是他最牽掛的人。

  心之所係,行之所至。

  春節足跡,溫暖瞬間,生動詮釋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以群眾(zhong) 為(wei) “重”、以民生為(wei) “本”、以人民為(wei) “上”的執政理念與(yu) 拳拳初心。

  (一)

  2013年2月2日至5日,甘肅

總書(shu) 記春節足跡的十個(ge) 瞬間

  甘肅定西、臨(lin) 夏,古來就有“瘠苦甲於(yu) 天下”之稱,屬於(yu)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惦記著這裏的困難群眾(zhong) 。

  踏著飛揚的黃土,繞過九曲十八彎,總書(shu) 記先後來到這裏的元古堆村和布楞溝村,入戶看望老黨(dang) 員和困難群眾(zhong) 。他同鄉(xiang) 親(qin) 們(men) 手拉著手嘮家常,詢問糧食夠不夠吃,低保有沒有保證,看病有沒有保障……得到肯定的答複後,總書(shu) 記很欣慰。

  2月的隴原大地,天寒地凍,總書(shu) 記的腳步卻沒有停歇。在引洮供水工程工地,他叮囑負責同誌“民生為(wei) 上、治水為(wei) 要”;在東(dong) 鄉(xiang) 族自治縣重建工地現場,強調“要更多關(guan) 心、關(guan) 愛農(nong) 民工,特別是不能拖欠、克扣農(nong) 民工工資”;在蘭(lan) 州市城關(guan) 區“虛擬養(yang) 老院”,親(qin) 手端上一盤熱氣騰騰的飯菜,送給就餐的老人……

  (二)

  2013年2月8日,北京

總書(shu) 記春節足跡的十個(ge) 瞬間

  正值除夕前一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北京地鐵8號線施工工地,看望慰問堅守崗位的一線勞動者。在鋼筋工範勇工地上的臨(lin) 時小家裏,總書(shu) 記關(guan) 切地詢問:“來這多久了?”“工作穩定嗎?”“收入怎麽(me) 樣?”“家裏生活條件怎麽(me) 樣?”他叮囑範勇一家人:“來一趟不容易,看看北京的景點,好好團聚一下。”

  總書(shu) 記還俯下身子,與(yu) 範勇的女兒(er) 親(qin) 切互動。掬著臉頰,伸開雙臂,大朋友小朋友相視而笑——相機定格的這個(ge) 瞬間,湧動著總書(shu) 記對廣大一線勞動者的真摯深情。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離不開農(nong) 民工的辛勤勞動和奉獻。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同普通工人談心,給勞模回信,為(wei) 勞動者鼓勁。“全社會(hui) 一定要關(guan) 心農(nong) 民工、關(guan) 愛農(nong) 民工”,總書(shu) 記的這番話直抵人心,展現了同勞動群眾(zhong) 心貼心、實打實的深情厚誼。

  (三)

  2014年1月26日至28日,內(nei) 蒙古

總書(shu) 記春節足跡的十個(ge) 瞬間

  在呼和浩特市兒(er) 童福利院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鼓勵聾啞女孩王雅妮和放假“回家”的大學生閆誌淨好好學習(xi) ,學業(ye) 有成。王雅妮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彎了彎大拇指,用啞語表示“謝謝”。總書(shu) 記笑容可掬地伸出手:“伸大拇指是‘好’,彎一彎是‘謝謝’。”

  此時無聲勝有聲。溫情與(yu) 關(guan) 愛盈滿鬥室、深厚綿長。

  如今,走出福利院的王雅妮成長為(wei) 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美容課老師。在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懷下,一批批特殊學校走出的孩子,正綻放著特別的精彩。

  “對兒(er) 童特別是孤兒(er) 和殘疾兒(er) 童,全社會(hui) 都要有仁愛之心、關(guan) 愛之情”,總書(shu) 記的殷殷叮囑,點亮了無數殘疾孩子們(men) 的夢想。

  (四)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陝西

總書(shu) 記春節足跡的十個(ge) 瞬間

  “近平回來了!”中午時分,安靜的梁家河村一下子沸騰了。

  闊別多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又回到陝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來到這片黃土地。春回陝北,總書(shu) 記同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一起,邊走邊聊。村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激動。

  從(cong) 知識青年到人民領袖,習(xi) 近平始終同梁家河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心心相印:他一眼就認出了村民王憲軍(jun) ,叫著他的小名,說道:“盈兒(er) ,你可老了”;他記得插隊時的房東(dong) 呂侯生曾因腿疾裝過假肢,一見麵就詢問他假肢好使不好使,生活過得怎麽(me) 樣,囑咐他保重身體(ti) ;晌午時分,他同村民代表一起,在老書(shu) 記梁玉明家裏吃了簡單的農(nong) 家飯……

  一篇回憶文章中,習(xi) 近平曾寫(xie) 道:“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作為(wei) 一個(ge) 人民公仆,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wei) 這裏培養(yang) 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wei) 人民做實事!”時光荏苒、初心如一,要為(wei) 人民做實事的意誌曆久彌堅。

  (五)

  2016年2月1日至3日,江西

總書(shu) 記春節足跡的十個(ge) 瞬間

  在井岡(gang) 山農(nong) 村,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會(hui) 製作糍粑。在當地人眼裏,隻有吃了糍粑才算過了一個(ge) 完整的年。

  這年春節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革命老區井岡(gang) 山。看到一家正在打糍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饒有興(xing) 致地加入其中,同村民一起拿起木槌、打起糍粑來。總書(shu) 記還給貧困戶送去年貨,給孩子們(men) 送去書(shu) 包,祝家家都把年過好。

  沒有革命老區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全麵小康。“老區在全國建小康的征程中,要同步前進,一個(ge) 也不能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鏗鏘的話語,在革命聖地久久回響。

  (六)

  2017年1月24日,河北

總書(shu) 記春節足跡的十個(ge) 瞬間

  “家裏有多少畝(mu) 地,種些什麽(me) ,收成怎麽(me) 樣?”在困難群眾(zhong) 徐海成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同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一起,一筆一筆計算著一年的收支賬,合計著來年的脫貧計劃。屋外白雪皚皚、滴水成冰,徐海成家小小的客廳裏溫暖如春。

  在村民徐萬(wan) 家,總書(shu) 記還走進他家廚房,掀開鍋蓋,看到裏麵蒸著熱氣騰騰的包子。在村裏其他人家,總書(shu) 記都要看看家裏吃喝怎麽(me) 樣,火炕燒得暖不暖,從(cong) 糧倉(cang) 、牛棚到廚房、臥室,都看得仔仔細細,問得清清楚楚。

  嘮的是家常事,看的是小賬本,心裏惦念的是帶領全體(ti) 人民早日脫貧奔小康的莊嚴(yan) 承諾。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hui) 主義(yi) 本質要求,是我們(men) 黨(dang) 矢誌不渝的奮鬥目標。”

  (七)

  2018年2月10日至13日,四川

總書(shu) 記春節足跡的十個(ge) 瞬間

  2018年時,大涼山三河村貧困戶吉好也求的家中,還是貧窮得令人揪心:泥土壘成的院牆布滿了一道道裂縫,簡陋昏暗的房間裏,垂下的白熾燈難以照亮整個(ge) 房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彎下腰,關(guan) 切地掀開床褥、摸摸被子,看看夠不夠厚實。抬頭看見掛在房梁上的臘肉,詢問家裏的吃穿怎麽(me) 樣。

  “總書(shu) 記就像長輩走親(qin) 戚一樣和藹可親(qin) ,他握著我的手,很溫暖。”彼時的場景,吉好也求仍曆曆在目。如今,吉好也求已搬進新居,還通過搞養(yang) 殖等,一年全家人均純收入過萬(wan) 元。

  住新居、辦產(chan) 業(ye) ,開啟新生活,吉好也求的生活變遷是全國千千萬(wan) 萬(wan) 脫貧群眾(zhong) 的縮影。

  “人民的美好生活,一個(ge) 民族、一個(ge) 家庭、一個(ge) 人都不能少。”為(wei) 了兌(dui) 現這一莊嚴(yan) 承諾,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走過14個(ge)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深入20多個(ge) 貧困村,為(wei) 了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推進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風雨兼程、一往無前。

  (八)

  2019年2月1日,北京

總書(shu) 記春節足跡的十個(ge) 瞬間

  2019年2月1日的北京,暖陽掠過屋簷,照進胡同的小院中。“我來看看你們(men) ,給大家拜年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拱手向大家問候。他還興(xing) 致勃勃,拿起一幅紅底金色大“福”字,親(qin) 自貼在大門上。總書(shu) 記深情地說:“共產(chan) 黨(dang) 的追求就是讓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

  每年春節前夕的考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到之處,都會(hui) 以當地特有的風俗習(xi) 慣同大家喜迎新春。2014年在內(nei) 蒙古,總書(shu) 記按照蒙古族習(xi) 俗,用無名指蘸上銀碗盛著的鮮牛奶彈了三下,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畜興(xing) 旺,人民幸福安康;2020年在雲(yun) 南司莫拉佤族村,總書(shu) 記敲響三聲木鼓,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送上新春祝福……不同年俗、相同祝福,喚起人們(men) 心與(yu) 心的共鳴、情與(yu) 情的共融。

  (九)

  2020年1月19日至21日,雲(yun) 南

總書(shu) 記春節足跡的十個(ge) 瞬間

  冬日午後,騰衝(chong) 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發順家的小院裏,一張方桌,幾把矮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同李發順一家六口圍坐在一起,共話脫貧攻堅,暢想幸福生活。

  “脫貧了,還有什麽(me) 需要提高改善的嗎?”總書(shu) 記親(qin) 切地問。

  “希望老人晚年過得再好一點,兩(liang) 個(ge) 小娃將來找份好工作,就心滿意足了。”李發順樸實地答。

  木樓上,一串串金黃的玉米呈現著豐(feng) 收的景象;院子裏,笑聲朗朗,暖意融融……

  “鄉(xiang) 親(qin) 們(men) 脫貧隻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總書(shu) 記的話激勵人心,讓李發順和在場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倍添信心和力量。

  (十)

  2021年2月3日至5日,貴州

總書(shu) 記春節足跡的十個(ge) 瞬間

  臨(lin) 近春節,貴陽市觀山湖區合力惠民生鮮超市內(nei) 張燈結彩,貨架上琳琅滿目。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專(zhuan) 門來此,考察春節前市場供應、年貨供銷、物價(jia) 運行等情況。他一路走一路仔細察看,詳細詢問物價(jia) 怎麽(me) 樣、年貨備齊沒有、過年還有什麽(me) 困難,並向大家致以新春的祝福。

  節日供應一直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春節考察的“特別關(guan) 注”。尤其是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各地倡導就地過年的背景下,居民消費需求增長,貨架上“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的供應保障情況,既關(guan) 乎年味的濃度,也關(guan) 乎民心的穩定。

  一頭連著田間地頭的農(nong) 民,一頭連著千家萬(wan) 戶的市民。走訪超市、調研市場供應,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民生關(guan) 切的生動注腳。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能不能真正惠及群眾(zhong) ,要看老百姓的口碑。”總書(shu) 記的話語樸素而暖心。

  監製:趙承

  策劃:霍小光

  主筆:薑瀟、王秋韻

  統籌:張曉鬆、鞠鵬、王絢

  攝影記者:蘭(lan) 紅光、鞠鵬、謝環馳

  圖片編輯:賴向東(dong) 、畢曉洋、虞東(dong) 升

  設計:薑瀟、李濤、王秋韻

  編輯:楊文榮、包昱涵

  新華社國內(nei) 部出品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