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星辰大海】GDP破2萬億+多重機遇 江蘇三地如何向海而興?

發布時間:2022-01-28 09:57: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去年歲末,《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已獲國務院批複,圍繞綠色生態和高質量發展,江蘇沿海發展被賦予新的使命。江蘇“十四五”規劃亦明確提出“加快打造沿海高質量發展增長極”。數據顯示,2021年江蘇沿海地區生產(chan) 總值已上2萬(wan) 億(yi) 元台階,達到21372.25億(yi) 元。進入“向海而興(xing) ”的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一帶一路”倡議與(yu) 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ti) 化發展等國家戰略在江蘇沿海交匯,連雲(yun) 港、鹽城、南通三地將如何擔負使命,承接機遇?

  連雲(yun) 港:陸海聯動 全球布局

  1月15日,蘭(lan) 州市與(yu) 連雲(yun) 港市新時代區域合作發展戰略協議簽署暨鐵海聯運班列對開儀(yi) 式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在兩(liang) 地同步舉(ju) 行。

  當日,滿載酒泉鋼鐵集團進口的3300噸紐曼塊的班列從(cong) 連雲(yun) 港市中哈物流合作基地整編出發,駛向蘭(lan) 州陸港。與(yu) 此同時,一輛載有1960噸鋁棒、鉻鐵礦的貨物班列也在蘭(lan) 州陸港集結完畢,物資通過隴海鐵路大通道運至連雲(yun) 港墟溝北站和東(dong) 站,再分撥至周邊地區。

  連雲(yun) 港位於(yu) 我國萬(wan) 裏海疆經濟騰飛的黃金點位,南連長三角,北接環渤海,東(dong) 進亞(ya) 太經濟圈,西至中西部出海要塞,通過新亞(ya) 歐大陸橋,將太平洋沿岸與(yu) 我國中西部、中亞(ya) 、西亞(ya) 、歐洲緊密聯係。

  近年來,隨著“一港四區”格局的逐漸形成,連雲(yun) 港市超億(yi) 噸的年吞吐能力成為(wei) 世界級深水大港的標誌,通過全球化戰略布局開辟了波斯灣、中東(dong) 、美西、南非等遠洋幹線,開通至日本、韓國、東(dong) 南亞(ya) 等近洋航線,以及數十條外貿支線、內(nei) 貿線。

  “建設東(dong) 方大港、打造標杆示範、深化雙向示範。”連雲(yun) 港市委書(shu) 記方偉(wei) 提出,連雲(yun) 港將加快完善深水航道、專(zhuan) 業(ye) 泊位,加密遠洋幹線,做優(you) 港航服務,以中西部首選出海口為(wei) 目標,建強“海河江、鐵公水”多式聯運品牌,構建大樞紐、大通道、大物流格局,“十四五”末建成年吞吐量3.5億(yi) 噸、集裝箱運量千萬(wan) 標箱的長三角北翼強港。

  當前,連雲(yun) 港正深化“硬聯通”,高水平打造“兩(liang) 基地”和國際班列,形成東(dong) 線出海、西線集結、覆蓋亞(ya) 歐、便捷高效的物流大通道;提升“軟聯通”,建設數字絲(si) 路、物聯絲(si) 路,促進製度、標準等深層次互聯互通;共建“心聯通”,深化安全、文化、科技、教育等領域國際交流和合作,構建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的緊密紐帶。

  方偉(wei) 表示,連雲(yun) 港將建設好國家東(dong) 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ti) 化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以服務帶動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建設樞紐城市、發展樞紐經濟,用好自貿試驗片區、綜保區等開放平台,探索製度型開放,加強聯動創新,構築高水平全方位開放高地。

  鹽城:河海聯動 向海圖強

  鹽城濱海港區,由海上看向陸地,4個(ge) 巨無霸儲(chu) 氣罐進入收尾階段,總長816米的棧道碼頭正向大海延伸。據了解,自2021年7月31日疏浚工程開工以來,江蘇LNG項目疏浚量累計突破1000萬(wan) 方,可填滿約4800個(ge) 標準遊泳池,總體(ti) 進度達51%。“項目投產(chan) 後,LNG船舶將會(hui) 漂洋過海,沿著這條海上‘綠色大道’在港池內(nei) 平穩靠泊,將LNG輸送至千家萬(wan) 戶,為(wei) 長三角乃至華東(dong) 地區提供持續穩定的清潔能源。”疏浚工作組相關(guan) 負責人說。

  作為(wei) 江蘇新一輪沿海發展在鹽城市的重要載體(ti) ,濱海港所在的黃海新區被寄予厚望。

  去年11月19日,鹽城市召開黃海新區建設發展動員大會(hui) ,明確“向海圖強、舉(ju) 全市之力高質量建設黃海新區”。當日,鹽城市委、市政府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黃海新區建設發展的意見》,明確要積極搶抓新一輪沿海高質量發展機遇,“一年大提升、三年大變樣、五年大跨越”,到2025年底,規上工業(ye) 應稅開票銷售達4000億(yi) 元以上,港口吞吐量力爭(zheng) 達到億(yi) 噸規模,人口規模25萬(wan) 左右,達到國家級開發區標準。

  由西向東(dong) ,濱淮高速、濱海港鐵路、濱海港20萬(wan) 噸級航道等工程如火如荼,一路向東(dong) 出海口暢通;從(cong) 北向南,響水、濱海、射陽等港口、碼頭和內(nei) 河航道資源已全部被整合進鹽城港控股集團,大力發展臨(lin) 港物流產(chan) 業(ye) ,並加強與(yu) 淮安、蚌埠、周口等地港航合作,為(wei) 的是打通西向水運通道;新成立的汽車產(chan) 業(ye) 集團建成長三角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場等科創平台,專(zhuan) 門服務沿淮汽車產(chan) 業(ye) 走廊建設。

  為(wei) 積極承接長三角產(chan) 業(ye) 轉移,打造河海聯動的出海門戶,鹽城正引入更多以創新為(wei) 導向的生產(chan) 要素,與(yu) 上海、杭州等地形成生產(chan) 要素、現代產(chan) 業(ye) 、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四大循環,協同長三角打造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走出國門,依托中韓貿易產(chan) 業(ye) 園和兩(liang) 個(ge) 國家一類口岸,鹽城積極申報建設江蘇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規劃建設綜合保稅倉(cang) 庫,配套建設綜合服務中心等,建設一批國際產(chan) 能合作示範基地。

  錨定目標,鹽城如何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鹽城市委副書(shu) 記、代市長周斌認為(wei) ,鹽城有良好的發展基礎,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有紅色基因的支撐,生態優(you) 勢應該說逐步彰顯,要在沿海地區,能夠起到更大的作用和發揮更好的貢獻。

  “要抓城市化和工業(ye) 化加速期兩(liang) 個(ge) 疊加融合的機遇;發揮改革、創新和開放三大優(you) 勢;注重就是特色產(chan) 業(ye) 培育,綠色低碳發展,城鄉(xiang) 融合,統籌發展和安全,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七個(ge) 方麵的重點工作,培育特色產(chan) 業(ye)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在加速長三角一體(ti) 化,推進綠色轉型,促進共同富裕,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及鍛造一支能打硬仗的幹部鐵軍(jun) 這七個(ge) 方麵重點工作。”周斌表示。

  南通:江海聯動 開放門戶

  南通位於(yu) 江蘇沿海地區最南端,也是江蘇沿海發展的領頭羊。數據顯示,南通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在2020年破萬(wan) 億(yi) 後,2021年繼續高歌猛進,實現地區總值11026.94億(yi) 元,增長8.9%。

  “多項戰略機遇交匯疊加,南通成為(wei) 江蘇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態勢日益明顯,正處在大有可為(wei) 的黃金發展期、跨越趕超的重要窗口期。”南通市委書(shu) 記王暉說,作為(wei) 全省唯一濱江臨(lin) 海的設區市,南通既有跨江出海鏈接全球的海港優(you) 勢,也有溯江而上服務內(nei) 陸的通道優(you) 勢,還有依托上海融入世界的窗口優(you) 勢,天然具有門戶功能。

  最新消息顯示,作為(wei) 重點打造的江蘇新出海口,通州灣新出海口呂四起步港區通用碼頭已經啟用,主體(ti) 港區一期通道建成通車,小廟洪上延航道、三夾沙南航道建成通航,通海港區至通州灣港區鐵路專(zhuan) 用線一期工程全線施工加碼提速,主體(ti) 港區三港池1#-3#碼頭工程日前開工,“一年建設、兩(liang) 年開港”的階段性目標達成。

  江海交匯,產(chan) 業(ye) 潮響。從(cong) 空中俯視南通江海岸線,工業(ye) 項目正“追新逐綠,逐流而上”。

  據了解,南通市船舶海工產(chan) 業(ye) 目前擁有規上企業(ye) 350多家,產(chan) 值超1000億(yi) 元,形成了東(dong) 起長江入海口啟東(dong) 寅陽、西至如皋長青沙的沿江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chan) 業(ye) 帶。港口方麵,海門港重點打造金屬新材料產(chan) 業(ye) 集群,預計2025年總投資1000億(yi) 元的中天精品鋼項目建成,將形成超500萬(wan) 噸精品鋼生產(chan) 能力;洋口港重點打造化工新材料產(chan) 業(ye) 集群,圍繞高性能纖維材料、可降解新材料、高性能樹脂等產(chan) 業(ye) ,加快推進桐昆PTA聚酯一體(ti) 化等重大項目建設,預計2025年可形成千億(yi) 元產(chan) 值規模。

  一路向東(dong) ,啟東(dong) 、如東(dong) 沿海新能源產(chan) 業(ye) 以風電、光伏為(wei) 主導,以氫能、LNG能源為(wei) 特色,全市風電總裝機容量約占全省的1/3,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約占全國的1/4,千億(yi) 級小洋口風電母港建設將為(wei) 國家“雙碳”戰略提供高端裝備支撐和清潔能源供應。

  王暉透露,南通已鋪展“一樞紐五城市”藍圖:建設暢聯全國通達世界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更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深層次推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標杆城市、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彰顯生態之美的低碳花園城市、宜居宜業(ye) 幸福城市。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