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港澳委員“雲端”履職為內地發展建言獻策

發布時間:2022-01-28 14:2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寧夏的葡萄酒、枸杞、灘羊等特產(chan) 品質好,香港可以發揮自身優(you) 勢,推動寧夏特色產(chan) 品‘走出去’。”“粵港澳大灣區是科技創新的熱土,建議廣東(dong) 省有關(guan) 部門未來在安排粵港澳青少年交流時加入更多科技元素”……一條條建議,一項項舉(ju) 措,都離不開各地港澳委員的調研思考,精心準備。

  近期,多地先後召開省級地方兩(liang) 會(hui) 。圍繞如何實現所在省份更好發展、加強當地與(yu) 港澳交流等議題,當地港澳委員積極建言獻策。受疫情影響,部分港澳委員不能親(qin) 臨(lin) 現場,但他們(men) 依舊認真“雲(yun) 端”參會(hui) ,積極履職盡責。

  線上積極參會(hui)

  今年湖南兩(liang) 會(hui) 召開前夕,在澳門的湖南省政協常委黃天鬆就和其他澳區委員提前溝通,為(wei) 線上參會(hui) 做好準備。“雖是線上參會(hui) ,但大家都做了充分準備。今年大家主要圍繞進一步推動湖南與(yu) 葡語係國家經貿、人文交流建言,助力湖南擴大對外開放。”

  安徽省政協港澳台僑(qiao) 和外事委員會(hui) 副主任、香港安徽聯誼總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吳誌斌介紹,為(wei) 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避免人員聚集,港區委員各自收看安徽兩(liang) 會(hui) 的開幕直播。“過去一年,許多港區委員受疫情影響無法回安徽,但省政協提供的‘皖美政協’這一平台,讓委員們(men) 能夠通過線上平台遠程參政議政。”他表示。

  在廣東(dong) 兩(liang) 會(hui) 開幕之時,部分港澳委員通過“數字政協”平台參會(hui) ,觀看大會(hui) 直播。粵港澳青少年交流、跨境醫療資源共享、完善大灣區商業(ye) 環境等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互通互聯方麵的議題是港澳委員關(guan) 注的重點。

  “雖然少了與(yu) 其他委員現場溝通交流的過程,但盡職履責不能掉線。”海南省政協委員、澳門海南同鄉(xiang) 總會(hui) 會(hui) 長韓電說,會(hui) 前他就與(yu) 部分澳門委員充分溝通、醞釀提案,為(wei) 線上參與(yu) 海南省兩(liang) 會(hui) 做好準備。其他港澳委員也表示,即使人不在會(hui) 場,但心係會(hui) 場,必須全力以赴,積極參會(hui) 。

  獻策當地發展

  如何讓各地實現更好發展?港澳委員紛紛結合自身專(zhuan) 業(ye) 及資源,積極獻策。

  “海南發展全域旅遊,除了從(cong) 封閉的旅遊業(ye) 自我循環向開放的‘旅遊+’轉變,還需要從(cong) 體(ti) 製機製創新上尋求突破。”港區海南省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建議,海南可以成立“全域旅遊企業(ye) 聯盟”,實現旅遊資源共享和統籌發展,統一進行產(chan) 品策劃、推廣服務,最終形成產(chan) 品、內(nei) 容聚集。

  山西省政協常委、澳門地產(chan) 發展商會(hui) 會(hui) 長陸惠德表示,當前,山西脫貧地區幫扶產(chan) 業(ye) 多以農(nong) 林種植業(ye) 和畜牧養(yang) 殖業(ye) 為(wei) 主,存在經營主體(ti) 規模小、經營能力弱等短板,他建議當地政府邀請相關(guan) 領域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專(zhuan) 家、業(ye) 界領軍(jun) 人物等進行實地考察,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優(you) 勢,結合市場需求、產(chan) 品特性等因素,為(wei) 當地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把好脈、指對路”。

  湖北省政協委員、香港湖北社團總會(hui) 副會(hui) 長金玲認為(wei) ,目前荊楚文化、長江文化元素較為(wei) 分散獨立,缺少標誌性內(nei) 容。因此提煉新形勢下的荊楚文化新印象尤為(wei) 重要。在“練好內(nei) 功”同時,湖北要借助新科技、新渠道、多層麵推動荊楚文化、長江文化“出海”。

  在四川兩(liang) 會(hui) 上,澳區四川省政協委員分別提交了《關(guan) 於(yu) 成立川港澳台人才交流中心的建議》《關(guan) 於(yu) 推進四川深入改善營商環境的建議》《關(guan) 於(yu) 加強高端人才引進,推進高層次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等提案。

  發揮港澳所長

  “如果整個(ge) 大灣區可逐步整合產(chan) 品質量的管理標準,進行規則銜接,營造‘灣區製造’品牌,將有助於(yu) 廣東(dong) 省做大做強內(nei) 需市場,並聯通海外市場。”港區廣東(dong) 省政協委員、香港廣東(dong) 青年總會(hui) 副主席林至穎認為(wei) ,香港在產(chan) 品質量管理方麵經驗豐(feng) 富、國際認可度高,可為(wei) 推動大灣區產(chan) 品認證的規則接軌提供參考。

  在各地兩(liang) 會(hui) 中,港澳委員在提供意見建議時注重發揮“港澳所長”,對接“當地所需”。

  香港是湖北最主要的外資來源地。港區湖北省政協委員黃震建議,湖北應創立鄂港合作永久基地,推動鄂港攜手拓展內(nei) 地市場,並一起走向國際市場。兩(liang) 地政府應牽頭組織各部門以及工商團體(ti) 等到永久基地內(nei) 設立分支機構或辦事處,為(wei) 鄂港兩(liang) 地企業(ye) 提供服務及谘詢,以解決(jue) 兩(liang) 地企業(ye) 麵對不同法律製度和營商管理規則問題。

  在深化皖港科創合作方麵,吳誌斌認為(wei) ,香港不僅(jin) 有大量的國際資本,還擁有科研國際化、科技基礎設施雄厚等優(you) 勢。安徽應發揮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科研平台力量,充分運用在港窗口平台,結合香港對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產(chan) 業(ye) 支持政策,加強與(yu) 港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合作,支持皖港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聯合進行技術攻關(guan) ,促進成果轉化。

  上海市政協委員、澳門恒和企業(ye) 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顏奕萍說,滬澳在金融、醫藥、高新技術等產(chan) 業(ye) 上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間,“倘若兩(liang) 地進一步加強產(chan) 業(ye) 聯動發展,有助穩固兩(liang) 地總體(ti) 經濟發展勢頭,既能為(wei) 上海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也可助力實現中央政府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目標。”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1月28日 第 04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